在东莞的安世半导体工厂的机器依旧是在轰鸣,尽管荷兰总部在2025年的9月30号是突然切断了系统的权限,但是安世中国的生产线依然是保持着运转的。
安世半导体国内的团队是直接采取了独立的自救行为,加紧的拉通了国内的供应链,确保了国内客户的供应。面对荷兰的突然发难,闻泰科技的相关负责人是这样表态的。
这一个事件主要还是源自于荷兰经济事务部的一个突然的决定,要求安世半导体冻结所有的运营,甚至是禁止母公司闻泰态科技干预人事和生产计划。
荷兰的这一次行动来得非常的突然,并且很猛烈,他们不仅仅是实施了为期一年的资产冻结,还要求闻泰科技转让股权,并且暂停了CEO的职务。
美国的出口管制穿透政策跟荷兰的行动是高调的同步性令人侧目。9月29号,美国是刚刚发布了新规,次日荷兰就立即跟进了,这种紧密配合也是引发了外界的质疑。
令人震惊的是,荷兰法院仅仅是给闻泰科技保留了1股权益,其余的是全部交由了第三方进行托管。这也意味着尽管闻泰科技是合法的母公司,却完全失去了运营的话语权。
面对危机安世中国是迅速的启动了应急的预案,通过他们的官方渠道是向员工保证:国内全部主体运营以及员工的薪资福利是一切正常的,所有的薪酬将会继续由安世国内的公司来进行发放。
公开信息强调了安世国内的公司,是独立经营,决策的一个中国企业,必须要遵守中国的法律。
在业务连续性方面,还是中国是立即启动了本土供应链的一个替代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安世半导体中国的工厂是承担着全球70%的产能,这一个数据是成为了应对争端的一个重要的筹码。
在业务连续性方面,安世中国立即启动本土供应链替代方案。值得注意的
中国跟荷兰贸易数据也是揭示了双方在经济上的依存度很高,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25年的第一季度,荷兰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一个农产品。出口市场出口额是达到了7.2亿美元。
同时荷兰的猪肉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也是高达97.7%,这是成为了中国反制的重要领域。
在半导体领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的数据,中国的汽车芯片国产化率已经是从12%提升到了28%,显示出了本土替代的加速。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很关键,他们生产的车规级芯片在一辆汽车中要用上几百颗。
根据路透社的一个报道,大众,通用等大型的汽车厂商的安是芯片库存只够维持4~6周的一个时间。
如果说供应链中断的话,欧美汽车工厂最早会在下个月就可能会停产了。
这一个风险也引发了很多家的欧美汽车协会的预警,他们是正在积极的寻求跟中国相关部门的一个协商解决方案。
荷兰的干预安世,反而加速了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一个自主化的进程,比亚迪,蔚来等中国车企已经是加大了国产芯片的一个采购比例了。
而是中国在自救过程中是发现国内的客户对于本土芯片供应链的需求是日益的迫切,多家企业是自动提出了长期合作的一个意向。
这一种趋势成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独立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全球的汽车产业正在面临很严峻的考验,到11月份,欧美的主要车企的生产线可能会因为芯片的短缺而停摆。
这不仅仅只是一家企业的生存之战,更是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一次重新洗牌。荷兰现在寻求中方的对话是不是有点晚了!
安世中国的独立运营,正在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突破外部制约的一个重要实践。
那么你觉得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能不能借助这一次的事件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1. 闻泰科技公告:安世中国团队将采取独立自救行为(2025-10-20)
2. 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公开信(2025-10-19)
3. 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第一季度贸易数据
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度报告
5. 路透社: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分析(2025-10)
6. 懂车帝:安世半导体产能调查(2025-10-20)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