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烩面哥”,终于火上央视!身份被扒 西藏地震他就在

文|轻岛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我给救援队的伙计们盛一碗,吃完了记得来续,吃饱为止!”

近些天来,贵州榕江的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而在天灾无情下,一个河南大哥,用一盆盆热乎乎的烩面,撑起了灾难中少有的人间温情。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古人说的道理,被河南汉子赵占胜搬进了灾区。

这份对善和爱的专注,也经由央视的镜头,温暖了全国的观众。

而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行善一生的小小注脚。

从洪灾灾区,到地震现场,从高高的“世界屋脊”,到低深的田间水渠;

这份跨越山河的烟火气,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坚持?

不顾千里之遥,驰援榕江

自榕江洪灾暴发以来,灾区投入人力物力,不断输送生活物资,一直是赈灾工作的头等大事。

可即便在全国援助之下,灾区的吃饭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妥善地解决。

因灾难导致的缺水缺电,让受灾群众以及救援团队,长期以来都得依靠各种方便食品果腹。

在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吃一顿热乎现做的餐饭,几乎成了奢望。

可就在灾区人民苦苦挣扎之际,一份来自中原的善意,跨越了1500多公里的山河,朝榕江人民伸出援手!

6月29日当天,红衣“烩面哥”赵占胜,带着六千多份烩面与一应配料工具,从河南赶到贵州榕江。

抵达灾区之后,他不顾连夜15小时的疲惫,立刻召集团队和志愿者埋锅造饭。

不多时,一盆盆热乎的烩面,就出现在救灾的帐篷之下。

很快,随着赵占胜的吆喝,一些受灾群众与救援队成员,有序地站在帐篷面前。

长久的疲惫之下,这碗热乎乎的烩面汤面,显得那样可贵。

这一份来自1500多公里外的温热善意,不仅滋润了当地群众、救灾队员的胃,更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在人们的奔走相告下,越来越多的人排在了烩面帐篷前。

面对不断增多的队伍,赵占胜大手一挥:

做!只要有一人想吃烩面,自己就做!

在他和团队手中,越来越多的面条放入锅中,烹饪成难得的美味!

从抵达的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三点,烩面大哥依旧在灶台前忙碌。

火热的厨房、闷热的空气,让他汗流不止。

为了降温,他甚至一瓢凉水浇在头上,胡乱地擦一擦脸,只为了不耽误做饭。

有时实在顶不住了,他就拿来几瓶藿香正气水,一股脑地全灌进嘴里,歇上片刻就赶紧起来继续忙活。

他忙碌的身影,以及这份大爱无疆的善意,让驻守当地的央视工作人员,也不由得为之动容!

随着央视频对“烩面哥”善行的报道,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场“救灾马拉松”。

不少人为赵占胜的善意鼓掌,更多人为他的坚持泪目!

而在感动之余,也有网友自发的查询起“烩面哥”之前的事迹。

可当他之前的救灾事迹曝光,网友们这才发现。

原来一个人的善行,真可以做到永无止境!

抗灾行善,永远在路上

对于赵占胜来说,榕江“烩面”救灾,并非他行善的第一站。

2025年1月,西藏定日县爆发6.8级地震。

一时间,这个位于“世界屋脊”的小县城,牵动了全国上下的心。

而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无数的善意就通过各种途径,汇集在高原之上。

“烩面哥”赵占胜,也是其中之一。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出生于中原沃土之上的赵占胜,深知除了物资援助之外,一碗热饭对震区人民的重要程度。

于是他不顾冬日的严寒,亲自带着120余斤的羊肉,以及1万余份的烩面,从河南出发赶往西藏灾区。

这一路上,他不仅面对着昼夜驰骋的疲劳,更要忍受高原反应的威胁。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了抗震救灾第一线。

在抵达后,赵占胜不顾严重的高反影响,一直活跃在灶台之间。

以至于在饭点忙碌之余,他连喝口水的工夫都顾不上。

经常是大家都吃完了,他自己才用一点残余的边角料,简单一烩填饱肚子。

而如此高强度的备餐做饭,他一干就是五天时间。

以至于当食材用完,他踏上回家之行时,整个人都已经消瘦了好些。

可即便如此,在看到灾区人民接过热烩面时,一抹开心满足的笑容,他的心里就充斥着说不出的满足与幸福!

而西藏赈灾、榕江做饭,也只不过是赵占胜伟大善举的其中之一。

早在非典前后,他就已经热心于公益事业。

20多年以来,或是自己驱车前往,或是随着神鹰救援队驰援灾区,他的身影永远活跃在灾害第一线!

2024葫芦岛特大暴雨,赵占胜驱车前往,为灾区提供了三千多份胡辣汤、烩面

在涿州洪灾,他带着团队逆流而上,曾4小时端出13锅烩面又制作河南大锅菜360份,温暖了不少救灾队员和群众的心!

2022年,疫情期间,他不顾生命安全驰援上海,在春风中,为滞留上海的货车司机们送上可口的饭菜!

然而赵占胜的善,不仅仅体现在这样社会关注的头等大事上。

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将自己的善行贯彻其中。

在红衣“烩面哥”之外,赵占胜还有一个外号。

那就是“漂流哥”。

而这个外号的起因,源自一次偶然的救人事件。

2023年,一次在甘肃民勤县地头直播的过程中,赵占胜遇到了一件突发的老人落水事件。

当时事发突然,他顾不得多想,立刻放下直播设备,一头扎进了地头旁的水渠之中。

由于夏天水渠水深,且岸边湿滑,赵占胜带着落水者,一连漂流了200余米,才被路边的好心人救出。

而正是这次意外的“直播救人”,也为他在观众群中,赢得了“漂流哥”的称号。

相关新闻报道

如今,带着数千份温暖前往贵州榕江的赵占胜,因为央视的报道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他的善心善迹,也有广大网友与众多灾区人民所见证,显得格外坚挺真实。

而两相比较,有些打着行善旗号的网红,他们做出的事情,可没有那么体面了。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赵占胜的善,不仅在于勇于出手,不顾艰辛的奔向救灾第一线。

在忙碌于救援之外,他也是有名的公益带货博主。

在下水救人之前,他正在向网友推荐民勤的蜜瓜。

而他的民勤之行,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帮助了当地农民卖出蜜瓜10万斤,荣获当地授予的“蜜瓜电商助农大使”。

在带货之余,赵占胜也坚持着自律行善。

每周三、周五,只要没有在救灾,他都会为当地农民工准备600余人次的“免费午餐”!

他把这份自发的善意,当作温暖劳动人民心房的柴薪。

可同样是“行善网红”,他们却纯粹将人们对善良、正义的诉求,当作了赚钱的工具!

和赵占胜略有不同的是,同样是“善行博主”的“云南波波”,却行走在对抗贫困的第一线上。

他行走在浩荡难行的大别山中,镜头扫过一个个贫苦人家。

在他的视频中,有破落低矮的土屋土房,有三餐尽是土豆的穷苦孩子,有瘦弱不看的孤寡老人。

而每当看到这些可怜的山人,“云南波波”总是送钱送物。

最出名的,便是他在视频中,给了一名老人整整3000元现金!

按理来说,这样的善行应该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

但随着一条内幕消息的爆出,“云南波波”的真实面目,也跃然出现在大众面前。

实际上,他的每次视频内容都宛如剧本一样。

不仅许多行善内容都是剧本,甚至他还为了节目效果,故意将镜头对准人家用于存放货物的破屋子。

而那次让他火遍全网的“3000元善款”,更是经不起曝光。

随后就有网友指出,这只是波波的剧本。

所谓的“赠与3000元”,在拍摄之后,就被博主向老人要回了2800元。

一番作秀下来,他就只给了老人200元善款。

与其说这是慈善,倒不如说是支付老人出镜的工资!

随着网友调查的越发深入,“云南波波”的更多黑料被扒出。

什么“借全村老人的钱拍视频”“在同一家接连拍摄好几条视频”等诸多黑料,被翻了出来。

也因此不断产生的网络风波,让他彻底的失去了网络博主这个饭碗。

而与“云南波波”相比之下,赵占胜的不图出名,只图救人的善行,更显高贵。

一个是为了流量、为了利益骗人骗己,一个人是为了群众,抗震救灾而冲锋在前。

其中动机的高下之分,也印证了两人口碑到事业如此天差地别的现状!

结语

赵占胜的 20 多年,像一碗持续沸腾的汤,滚着善意,冒着热气。

他不是什么英雄,只是把 “行善” 过成了日常。

而反观一些人,将行善当作了“把戏”,他们最终深败名裂的结局,也是咎由自取!

如今,灶台前的红衣依旧忙碌,汗珠子砸在锅沿的声响,像在敲打着更多人的心。

这股从河南飘向四方的暖意,早已不是一碗面的温度。

这颗名为“善”的火种,会在更多地方燎原,让每个需要的角落,都能等来属于自己的那碗 “热乎”。



部分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河南“漂流哥”带6000份烩面支援榕江:街头架锅煮面,一顿有一两千人来吃

民勤发布:卖瓜救人!这个“河南漂流哥”了不起

光明网:有网红“行善”被指摆拍,当地人回应.....

百度百科

抖音

图片源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美食   西藏   河南   央视   身份   榕江   灾区   善行   民勤   善意   云南   救人   洪灾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