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贺云翱教授:以史为镜,正东汉襄阳属南阳郡之辩


贺云翱教授您好:

近日拜读有关您谈及“汉代襄阳南阳同属南阳郡”的言论,作为关注历史地理研究的后辈,深知您在学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广泛影响。但就汉代襄阳与南阳的行政归属问题,传世正史的记载实有明确指向,在此愿以史料为据,与您作一探讨。

《汉书·地理志》与《后汉书·郡国志》均清晰载明,襄阳在汉代隶属于南郡。《汉书》直言“南郡:襄阳莽曰相阳”,《后汉书》亦载“南郡:襄阳有阿头山”,两部正史对行政区划的记载前后呼应,足见汉代襄阳属南郡是确凿无疑的行政事实。

更值得注意的是,《晋书·地理志》明确界定“以楚之汉北立南阳郡”,清晰划定南阳郡与南郡以汉水为界。湖北襄阳隆中位于汉水以南,从地理边界来看,本就与南阳郡无涉,这也与《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的空间指向形成明确区分。直至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这一行政区划调整在《襄阳县志》等历代方志中均有佐证,反证此前襄阳从未隶属于南阳郡。

最早记载隆中的是王隐《蜀记》,根据《晋书·惠帝传》晋永兴中(305)刘弘在宛城平叛,在宛城驱逐司马释,没有史料记载刘弘在襄阳。《蜀记》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这个隆中在南阳卧龙岗,习凿齿记载的号曰隆中,是208年刘备从新野退守樊城,诸葛亮临时居住的家,习凿齿故号曰隆中。没有任何一个史料记载南阳郡跨江管辖古隆中的记载,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南阳郡和南阳以汉水为界,古隆中也不是习凿齿号曰隆中。

历史地理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对原始史料的敬畏。您的学术言论常为公众认知历史的重要参照,其严谨性不仅关乎个人学术声誉,更影响着历史知识的准确传播。或许此次表述是一时疏漏,但作为学界前辈,您对史料的熟稔想必远超我辈,若能借此契机厘清史实,定能让公众更深刻理解“以史为据”的治学真谛。

学术之路本就是在不断辨析中趋近真理,晚辈斗胆建言,实乃出于对历史严谨性的珍视。期待您能就此问题进一步考辨,让汉代行政区划的史实得以更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一位尊重历史的研究者

2025年7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历史   襄阳   南阳   东汉   教授   汉水   汉代   史料   晋书   后汉书   地理   行政区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