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天祝县博物馆组织开展“秉八步沙精神之火 承孔府智慧之脉”研学旅行活动,31名红领巾小小讲解员走进八步沙和武威文庙,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精神力量,触摸历史文脉,开启了一场兼具教育意义与文化魅力的研学之旅。
在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实物陈列、影像资料和情景再现,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以及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
在武威文庙,同学们身着汉服,参加了庄重的尊师礼仪式。正衣冠、行拜师礼、点朱砂、诵读《论语》,庄重的仪式感让同学们沉浸于尊师重道的氛围中。随后,大家参观了文庙古建筑群,详细了解了文庙的建筑风格、历史变迁以及背后的故事。
天祝县博物馆红领巾小小讲解员 拜静宜:今天我参加了博物馆组织的研学活动,我们参观了八步沙纪念馆,还有武威文庙,学到了很多东西,还参加了沙画体验课和《尊师礼》课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天祝县博物馆红领巾小小讲解员 巢世栋:今天博物馆的老师带我们去古浪八步沙纪念馆,我知道了六位老爷爷和他们的后代子孙把沙漠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既是天祝县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红色精神与传统文化融合传承的有益探索。近年来,天祝县博物馆充分发挥其“第二课堂”的教育职能,打破“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通过“实地探索+动手实践+课程体验”的多元形式,让青少年在研学旅行中拓宽视野、收获知识、提升素养,为传承和弘扬优秀精神文化贡献力量。
天祝县博物馆工作人员 张世勇:这次我们博物馆带孩子们走进八步沙和武威文庙,在八步沙,孩子们能直观感受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坚守,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种下生态保护的种子。在武威文庙,通过触摸古建筑、聆听儒家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尊师重道、勤学向善的传统智慧,感受文化的力量。一沙一儒,一刚一柔,我们希望孩子们既能从治沙精神中学会担当,也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这正是此次研学的意义所在。
全媒体记者:周昳轩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