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盯上年轻人!安贞医院医生:5大习惯是元凶,尤其第2个,很多人天天做

心梗就像一颗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看似突然爆发,实则与日常习惯密切相关。了解心梗的真相、警惕危险信号、掌握急救方法,能为生命多添一份保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孙佳音指出:心梗的危害极大,且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大家要重视生活中的细节,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准备。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阻塞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为心脏供血,堵塞会严重影响心功能,不及时处理可能致命。

一、这些“不起眼” 的习惯,正在加速心梗到来

1、长期熬夜: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使冠状动脉收缩,增加心梗风险。

2、吸烟酗酒: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动脉硬化;过量饮酒则会导致血压波动、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梗。

3、高油高盐饮食:长期摄入过多油脂和盐分,容易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导致血管堵塞,为心梗埋下隐患。

4、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使血液循环变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脂质易在血管壁沉积,增加冠状动脉堵塞的可能性。

5、情绪激动:暴怒、过度紧张等剧烈情绪波动,会使血压骤升,心脏耗氧量急剧增加,可能诱发心梗。

二、心梗来临前,身体会发出这些“求救信号”

1、胸痛胸闷:这是心梗最典型的症状,多表现为胸骨后或左胸部剧烈疼痛、压迫感,持续时间较长,休息或服用普通药物后无法缓解。

2、放射痛: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肩部、背部、颈部、下颌甚至牙齿,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部位的疾病。

3、莫名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4、“沉默性” 征兆:一些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人群,心梗发作时可能没有明显胸痛,仅表现为轻微不适,更需警惕。

三、突发心梗,黄金时间内这样自救

1、保持镇静: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平卧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和剧烈移动,减少心脏耗氧。

2、及时呼救:立刻拨打 120 急救电话,清晰说明自己的位置、症状和发病时间,等待专业医护人员救援。

3、服用药物: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可在舌下含服一片(注意血压过低者禁用);若有阿司匹林(无过敏史且血压不低),可嚼服 300 毫克,有助于抗血小板聚集。

四、做好这些事,有效预防心梗

1、控制基础病: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定期监测指标,遵医嘱服药。

2、健康饮食:保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少吃油炸食品、肥肉和腌制食品。

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心脏功能。

4、定期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血脂等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心梗虽凶险,但并非无法预防和应对。远离不良习惯,关注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牢记急救要点,才能为心脏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愿我们都能重视心脏健康,让生命远离心梗威胁。

#心梗#心血管#心脏健康#高血压#开方儿#开方儿中国行#心内科#孙佳音#北京安贞医院#熬夜#心率紊乱#血压飙升#供血不足#高盐饮食#时间补偿心理#社交娱乐诱惑#侥幸心理#补充水分#深呼吸#及时就医#固定作息

免责声明:1.个体差异请遵医嘱,特殊人群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2.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和设计图片,我方并非此类图片的原创者,所引用的图片素材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我方对其不具任何权利。3. 因技术手段和获取途径的局限,我方难以查明全部素材的准确来源,无法直接与版权人沟通授权事宜。若在转载中存在引用欠妥或引发版权争议,烦请相关权利方及时知会我方,我方会即刻采取诸如及时删除、合理支付稿酬、发布澄清声明等恰当行动,尽力防止给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本文指导专家

编辑:于航

图文:姚佳怡

监审:高洪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养生   元凶   年轻人   习惯   医生   医院   心脏   冠状动脉   我方   血压   胸痛   剧烈   医嘱   血管   心率   高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