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游德福
本想要个女儿,结果接连生了6个儿子,近日,在山东临沂贾家庄村,一名85后宝妈在社交平台记录真实生活,引发众多网友关注。11月6日,该名宝妈张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今年38岁,丈夫贾先生39岁,他们是在2013年结的婚,六个儿子分别在2008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2024年出生,“我们此前本想着要个女儿,没想到生出来的都是儿子,虽然照顾他们也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们既然出生了,就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儿子们在一起有时候也会打打闹闹,但是兄弟之间也会相互照顾,每天过得也很开心。”(11月6日极目新闻)
现在没有推行计划生育“国策”了,夫妇生育多少孩子是夫妇自己的事,旁人无需过多说什么话语。但,在当今育儿成本成为众多夫妇考量的要素的大背景下,一对夫妇生育了六个儿子,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敏锐且切中时代脉搏的事情。网友要说的是:多儿子家庭的父母们,是在用自己一生的辛劳,扛起一个正在转型的社会赋予他们的、前所未有的沉重使命。理解他们的焦虑,就是理解这个时代的一部分。
现时代多儿子家庭(通常指两个或以上男孩的家庭)的焦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多子多福”的喜悦,而是在高成本、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压力下,一种复杂、具体且深层的集体性困扰。从前面提到的山东临沂那对夫妇的情况来看,第一个孩子与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时间相隔9年,很有可能是放开生育政策之后想“儿女花色齐全”而出现的结果,而且接下来差不多是每年一个接连生了六个儿子。虽然,新闻报道中说到“他俩目前在经营一家餐饮店,六个儿子吃饭都很方便,”,但,除了吃饭问题,还有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要面对呢!
平心而论,过去社会上追求多子是出于“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不让生越是要“躲着生”。但现在,这些家庭反而可能承受外界“你们家是不是重男轻女才生这么多儿子”的审视目光,这种道德压力让父母倍感委屈和无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观念是“多子多福”,养老有保障。但现实往往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父母们焦虑于未来:儿子们会不会因为互相推诿而无人承担养老责任?自己倾尽所有,晚年是否会陷入无人照料的窘境?
倒是很佩服那对夫妇的观点:“目前她还没有考虑那么多,没有必要为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焦虑,过好现在的生活就好了”。“过好现在的生活就好了”这句话就是说:我们无法为儿子们扫平未来所有的荆棘,但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今天,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爱、支持和快乐的家。这个家,这种来自心底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才是他们未来闯荡世界时,最坚固的“铠甲”和最温暖的“港湾”。过好每一个当下,就是为整个家庭构建最强大的“反焦虑”系统。你说是吗?!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