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伊朗媒体“努尔新闻社”发表了一篇名为《加沙的死亡经济》的报告,顿时引起了国际舆论轰动。
很难想象,在加沙地带所谓的备受“人道主义关怀”的环境下,数千名巴勒斯坦人民仍然拿不到应有的食物补助。反观隔壁以色列,美国军工企业一批又一批的武器却能送到那些“刽子手”的手中。
为什么加沙地区会陷入“风可进,雨可进,粮食不能进”的悲惨处境呢?
这份报告深刻地揭露了,加沙的悲剧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人道主义陷阱”。表面上,美国和国际社会不断强调对加沙的援助,但现实却是,援助物资被卡在边境,而军火却源源不断地流入以色列。
今年3月,美国政府批准了一项价值近30亿美元的军售,包括MK-84重型炸弹、BLU-117钻地炸弹和“捕食者”无人机弹头。更讽刺的是,这批军火中的推土机被广泛用于拆除巴勒斯坦人的房屋,为以色列的定居点扩张铺路。
美国军工复合体在这场人道灾难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等军火巨头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通过游说集团确保美国政府持续对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持。
而与此同时,联合国仓库里的食品却在埃及边境腐烂。以色列以“安全审查”为由,阻止了数千辆卡车的援助物资进入加沙。
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并非单纯的“盟友支持”,而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中东政策更加偏向以色列,甚至默许其“饥饿战术”。
7月26日,当地卫生部门发表声明,从今年3月以来,加沙北部已有127人死于饥饿,其中85名是儿童。
然而,当联合国呼吁开放陆路通道时,美国却以“哈马斯可能劫持物资”为由,支持以色列的空投行动。
至于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和军事行动,实际上也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有着深层的战略考量。
通过制造人道主义危机,以色列试图逼迫哈马斯在谈判中让步。内塔尼亚胡政府多次声称“哈马斯抢劫援助物资”,并以此为借口限制陆路运输。然而,联合国官员反驳称,正是以军拒绝提供安全通道,才导致物资在边境积压腐烂。
同时以色列也希望借此削弱加沙的社会结构,使其长期处于依赖状态。加沙原本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和渔业,但在持续封锁下,本地生产几乎瘫痪。
世界粮食计划署指出,加沙不仅需要外部援助,还必须恢复商业食品进口,否则饥荒将无法真正缓解。然而,以色列严格控制加沙的进出口,甚至拦截渔船,使当地经济彻底沦为“救济经济”。
不过更关键的是,内塔尼亚胡政府近年来深陷腐败丑闻,而通过对哈马斯采取强硬立场,可以转移国内矛盾,巩固右翼选民的支持。
7月24日,以军高调宣布击毙哈马斯武器走私部门的核心人物,并宣称摧毁了拉法口岸的“军火黄金通道”。这类行动虽然短期内提振了民意,但长远来看,只会加剧巴以对立,让和平更加遥不可及。
加沙的饥荒并非天灾,而是彻头彻尾的人祸。以色列的封锁政策让这片土地变成了露天监狱,而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更像是一场表演。
7月31日网上传出一个视频 ,一名11岁男孩在领取食物后,刚说了一句感谢,就被武装人员当场射杀。
这样的惨剧并非孤例,英国医生记录到,许多儿童在援助点被“系统性瞄准射击”,伤口集中在头部和下体。这种残忍的手段,已经超出了军事打击的范畴,而是对平民的蓄意虐杀。
加沙的医疗系统早已崩溃,原本36家医院仅剩11家勉强运转,麻醉剂库存仅够3天。营养不良的儿童挤满病房,医生不得不在手电筒照明下进行手术。
一位加沙母亲绝望地说:“我每天只能给孩子喂盐水,他们已经一周没吃东西了。”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色列仍坚持封锁,甚至阻挠联合国主导的援助分发,转而支持由美以私营组织控制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却多次被曝管理混乱,多次发生武装人员袭击平民事件。
国际社会的反应充满矛盾。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在9月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澳大利亚总理谴责以军“践踏人性”,但美国政府依然坚定支持以色列。这种双重标准让加沙的困境陷入死循环。
一边是西方政客的道德表演,另一边是源源不断的军火输送。联合国警告,加沙北部已符合“饥荒”标准,儿童急性营养不良率三周内翻了三倍,但政治博弈让救援行动举步维艰。
加沙的黎明何时到来?答案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遥远。
只要美国的军火商仍在牟利,只要以色列的封锁政策不被打破,这片土地上的悲剧就不会结束。正如一位加沙医生所说:“孩子们正在一个个死去…没有比这更恐怖的局面了。”
而当世界仍在争论“人道主义”的定义时,加沙的孩子们已经等不起了。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