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出计划生育,毛主席听后怒斥:别把人口问题等同于国家存亡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拥有八个孩子,马寅初只管自己生,却不让别人生。

1954年的江浙地区,农村多是跑闹的孩童,似乎给新中国带来无限生机,但73岁的马寅初看在眼里,忧虑在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年内,我们的人口增长率太快了,人不是越多越好,他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

最初,毛主席赞同马寅初的观点,但1957年,当《新人口论》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后,毛主席说:“别把人口问题,等同于国家存亡!”

毛主席斥责的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1952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限制生育就会灭亡中国》的评论,读到文章的马寅初忧心忡忡。

身为当时中国近乎唯一的人口学“大家”,马寅初深知中国人口已经到了进行计划生育的关键时刻。

多子多福的观念始终深入人心,大家都愿意多生,他是凭借什么作出的计划生育论断?

1953年11月,我国进行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马寅初惊讶地发现:全国的人口数量已高达6亿,人口增长率高达23%。

暴增的人口数字背后,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马寅初看来,人口爆炸式增长最先带来的巨大冲击,就是人均耕地问题。

建国初,人均耕地面积为2.7亩,到1953年人均耕地面积下跌到2.5亩。

而且,在此期间各地区都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开垦荒地,围湖造田,但新开垦耕地的速度,远不及当时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

马寅初估计,按照2%的人口增长率来算,大约到1979年中国人口将增长到10亿,到2014年中国的人口将增长至20亿。

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领土内的资源承受能力。

但当时除了马寅初,很少有人意识到人口增长背后潜在的危机,国内甚至计生用品不足。

马寅初将自己的忧虑汇报给毛主席等人之后,他计划生育的主张很快便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毛主席甚至还批准他将自己的看法整理成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然而,文章发表2个月后,毛主席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毛主席态度转变的原因

毛主席对马寅初和计划生育的态度,堪称“一波三折”。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学习苏联的人口管理态度,对生育采取不干涉的鼓励政策,甚至给多生孩子的女性颁授“英雄母亲”的名誉。

随着新中国人口的增长,以及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提出,毛主席逐渐认识到不加以控制的人口,潜藏着巨大的隐患——除了人地矛盾等最直接的影响外,还可能导致妇女地位下降。

所以,马寅初计划生育的呼吁,还得到了刘少奇等领导的支持。

1954年,刘少奇召开全国第一次人口座谈会,表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党坚决支持计划生育。”

1956年,毛主席在制定《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时也公开表态,要将计划生育纳入经济发展的规划当中。

可后来,毛主席有了新的看法。

其实,毛主席从始至终都不是反对计划生育本身,而是反对计划生育的“一刀切”政策。

1957年10月,毛主席在八届三中全会上呼吁:计划生育应当有条件地、有步骤地展开。

当时部分知识分子将毛主席的呼吁,误认为国家并不打算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对此引发了一系列事情。

造成毛主席对态度转变的另一个原因,跟1959年苏联撤走全部援华专家,中苏外交急剧恶化有关。

与此同时,受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在西南边境屡屡挑衅的印度,以及东南方向虎视眈眈的国民党,都威胁着新中国政权。

在全新的国际局势变化下,“一刀切”的计划生育政策,更显得不合时宜。

因此,20世纪60年代,“人多力量大”这一鼓励生育的口号,逐渐代替了马寅初最初提到的“计划生育”口号。

直到20世纪70年代,毛主席在晚年的时候,才对计划生育的态度,产生新的转变。

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结语

中国人口数量的激增,果然如马寅初所料,到1971年中国的总人口高达8.52亿。

如此一来,中国人口总数突破10亿大关的时间被提前,人地矛盾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由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西方国家陆续同中国建交,我国的地缘环境已经大大缓和,计划生育再次引起毛主席的重视。

1973年,中国第一次举行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会议上我国公开提出“晚、稀、少”的口号,呼吁夫妻生育时间需间隔3年以上,最多生2个孩子。

这便是中国最早的“二胎”政策,也为新中国日后的计划生育奠定了基础。

时至今日,计划生育依旧是我国推行的国策之一,但“计划”本身并不是限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生育的灵活调节。

毛主席对计划生育的高瞻远瞩之处,正是在于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参考文献: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毛泽东与计划生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错批马寅初,多生三亿人”背后的若干事实探讨(一)

人民网:毛泽东强烈反对计划生育,有人就能造出“人间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历史   存亡   计划生育   人口   专家   国家   中国   人口论   态度   人民日报   新中国   政策   全国   耕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