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上午,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座城市同步举行,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跑动50棒,每棒跑动50—100米,在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全景式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湾区实践。
三水籍粤剧名家曾小敏担任十五运会广州站第21棒火炬手,交接动作一招一式尽显粤剧韵味。
11月2日下午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融火仪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成功举行。

仪式上,火种护卫护送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火种入场并引燃火炬,四城代表手持火炬,共同点燃火种盆。随后,火种护卫将融合后的火种收入一盏新的火种灯,护送至指定地点保存。伴随着四路火种融为一体,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承办的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圆满收官,也为11月9日的开幕式主火炬点燃奠定庄重序幕。四城火种融合而成的火种名为“同心之火”,11月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当晚,象征粤港澳大湾区勠力同心、融合发展的“同心之火”也将承担点燃主火炬的光荣任务。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火炬传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往届全运会相比,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呈现出难度大、亮点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十五运会火炬传递的难度不仅体现在源火的深海采集上,本次火炬传递活动是在粤港澳三地四城市同步开启,这在协同调度上也增加了不少难度。在火炬传递过程中,我们还使用了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夸父’、低空飞行器等高科技工具,顺利完成高科技、高难度的火炬传递活动,不仅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科技重镇的区位优势,也展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拼搏奋进、敢想敢干的精神面貌。”
从深圳莲花山公园的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到香港、澳门、广州的同步起跑,四座城市以火炬为纽带,共同演绎了“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壮美画卷。每一棒火炬的传递,不仅是体育精神的延续,更是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香港的火炬穿梭于维多利亚港两岸,从添马公园到启德体育园,以渡轮与开篷巴士串联地标,展现国际都市的开放与多元。澳门的路线以“文化共融”为主题,从特区政府总部至大三巴牌坊,在中西文化交汇处刻下全运印记。

在当天上午四城同步举行的火炬传递仪式上,广州以“千年商都”为脉络,从镇海楼到海心沙亚运公园,通过无人智能驾驶汽车传递,穿越历史与未来,既彰显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展现创新驱动的时代活力。深圳以莲花山为起点,通过智能机器人传递科技力量,以“陆空联动”致敬改革开放,生动诠释“开放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的蓬勃朝气。

从深海采集的“源火”,到四城传递的“圣火”,再到湾区融合的“同心之火”,全运会的精神在科技与人文的交织中不断升华,为全国人民留下了独一无二的“湾区记忆”。

来源: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羊城晚报、三水新闻
编辑:佛山新闻网 严婉明
审校:宋扬、罗旭仪、闵莘、朱广晖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