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爸妈后才发现,母婴市场的水实在太深了!很多打着"为宝宝好"旗号的爆款产品,十个可能有九个都是坑。
商家利用各种话术制造焦虑,把家长们拿捏得死死的,明明是普普通通的产品,加上“宝宝专用”等字样就能让,价格翻几倍以上。
今天就一口气给大家扒一扒:7样故意「收割家长」的母婴产品,看似高大上,其实都是智商税。
网友「@鸭梨」:当妈第一年,谁还没交过点智商税呢?我就是被婴儿水收割的"大冤种"之一!
▲水本身没问题,就是价格远超价值
一开始纯粹是跟风买的,因为身边很多宝妈都在用,不用总觉得亏待了宝宝,架不住"为娃好"的心理,入了坑。就这样,14个月喝了50箱,看了下账单直接惊呆,没想到光是给娃喝水花了4600元...普通瓶装纯净水一升也才1块多,而婴儿水一升差不多要9块左右。
▲很多饮用水品牌都有专门生产适用于婴幼儿的纯净水
后来我还专门查了,世卫组织确实有建议婴儿饮用水要低钠(≤20mg/L)、低硫酸盐(≤200mg/L),但上海市消保委检测发现,市售婴儿水和同品牌旗下的普通矿泉水在这些指标上其实差别不大。
▲数据来源:上海市消保委检测结果
并且:
想要方便也可以备着一个高硅硼玻璃凉水壶,晚上烧开放凉,第二天直接兑热开水用,这不比婴儿水香多了?而且一家老小三代人都能喝。现在想想4600元,换成 2000元档位的净水器 + 年换芯300元= 够用8、9年了!
网友「@航航真的很行」:求求各位宝妈了!定型枕头真的别买!我就是被坑惨的那个!
▲坑娃的定型枕
当初看商家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能睡出完美圆头,结果呢?我家娃睡了两个月直接睡成上扁头!我们妈妈群里跟风买的,个个都中招!后来改睡普通枕头,每晚手动调整睡姿,折腾了两个月才勉强救回一点弧度,但上扁的部分到现在都没恢复...
▲后面折腾了两个月才挽救了一点,但是上扁彻底无法恢复了
小编在这里大声喊一声:不要用任何定型枕 !!!三个月前左右侧睡 ,三个月后就让宝宝自己想怎么睡怎么睡,滚来滚去的,头就不会那么长,只会越来越圆!我家两个宝宝都是这么睡成超圆小脑袋的!
当爸妈的看到别人家娃会走路了,自己娃还在爬,难免着急上火。商家就是抓住这份焦虑,拼命推销学步车。但说实话,这玩意儿真的坑娃!
▲学步车看似很有用,其实有害更多
美国早就禁售学步车了,咱们国家卫健委也不建议用。为啥呢?
▲伤腿型、导致孩子垫脚走、靠裆部支撑
1️⃣ 伤腿型:学步车让娃双腿弯着走,时间长了容易O型腿/X型腿
2️⃣ 踮脚走:用久了娃会习惯性踮脚,影响正常走路姿势
3️⃣ 易摔跤:滑太快刹不住,分分钟翻车撞东西,而且还特别容易翻车
▲孩子在上面容易飞奔,一不小心可能就翻车,看着都揪心
养娃路上最大的坑,就是这些"婴儿专用"食品!
5块钱能买一斤500克普通面条,换成婴儿面条却只能买25克,等于买一斤得花100元!商家说是无盐配方还添加营养,但仔细想想:
▲大人面条里也有很多“无盐0纳的”,看营养成分表就行
1️⃣ 无盐面条又不是买不到
超市里很多普通面条都标着"0钠",掰断了就是婴儿面,揉碎了就是碎碎面,何必花冤枉钱?
▲煮面本来就会加点肉或菜,根本不需要给面条里添加各种营养剂
2️⃣ 添加营养真没必要
谁家宝宝一天三顿吃面条啊?肉蛋菜奶里的营养不比面条里加的那点强?省下的钱买新鲜食材不香吗?
▲宝宝酱油
3️⃣ 宝宝酱油更坑爹
看着迷你小瓶几块钱不贵,换算成大瓶正常规格居然要几十块!最气人的是,有些宝宝酱油钠含量比成人酱油还高,蛋白质也没多出多少...不如直接买减盐0添加酱油,安全又实惠!
▲有些宝宝酱油钠含量比成人酱油还高
过来人真心话:养娃路上坑太多,学会看成分表能省下一个亿!
网友「@大好」:这个感温勺真是我买过最坑的母婴用品!说是超过43℃就变色提醒,结果变色后半天都恢复不了,等它变回来饭菜都凉透了。
▲感温防烫勺,纯属智商税
最后想着就当普通勺子用吧,谁知道用了两个月就开始脱皮掉渣,跟蜡似的,吓得我赶紧扔了。几十块钱买个316不锈钢勺不香吗?又安全又耐用!
▲时间长了还容易掉渣
要说测温度,真不如花几十块买个食品测温计。泡奶、做辅食都能用,测油温肉温也方便,比那个不靠谱的变色勺精准多了!而且出门在外,用这个临时测一下水温也很方便~
▲想测温不如直接用专用食品测温计
网友「@努力码字的小陶陶」: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花一百多买的婴儿消毒柜,居然成了微塑料污染源!
▲塑料上翻盖消毒柜
当初看中它操作简单、性价比高,还安利给了好几个宝妈朋友。结果用了没多久就刷到其他宝妈吐槽,说塑料转轴会掉粉。
▲塑料来回摩擦,长时间热风烘干,很容易掉塑料碎屑,特别容易弄到餐具上误食
赶紧检查自己的消毒柜,果然发现柜底,有些甚至沾到了奶瓶、餐具上!最可怕的是带烘干功能,直接把粉末吹得到处都是。虽然商家说是食品级塑料,但谁愿意让宝宝天天吃塑料渣啊?
▲还是建议选不锈钢的
真心建议:买消毒柜千万别选这种塑料盖的,再便宜也别买!要买还是不锈钢的更靠谱,虽然贵点但用着安心多了。
网友「@旺旺小小Sun」:很多打着"婴幼儿专用"、"手口可用"旗号的湿巾,其实根本就是在跟我们玩"文字游戏"呢!
▲婴儿湿巾之前并没有专门的国标
说实话,之前带娃我也是走到哪都揣着所谓的婴儿专用湿巾,擦嘴、擦手、擦屁屁,觉得包装上写着"安全温和"就万事大吉了。直到有天我闲着无聊研究了下成分表,好家伙,差点没把我气死!
▲2024年9月29日才发布婴童湿巾新国标,2025年10月1日执行
跟你们说个扎心的事实:在2024年9月29日之前,咱们国家压根就没有婴幼儿湿巾的专门标准!婴儿湿巾、湿厕纸、酒精湿巾,其实都是一样的执行标准……
▲旧国标,婴儿手口湿巾和湿厕纸其实是一个执行标准
厂家想加啥防腐剂、加多少,全凭良心。更气人的是,很多配料表上就写个"主要成分"、"等"字眼糊弄人,故意不把成分写清楚。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我们当妈的不懂行嘛!
不过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2025年10月1日新国标就要实施了!到时候婴童湿巾的生产用液成分都得公开透明,谁家用什么防腐剂都得老老实实写清楚。
▲这是新国标的婴儿湿巾成分表,才能看到有丙二醇的标注(当然这种也是不建议给孩子用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要给宝宝买湿巾的话,最好再忍忍,等新标准实施后再入手。
你们想想啊,湿巾里90%都是水,不加防腐剂怎么可能放那么久?就像我们自己用棉柔巾蘸水,放两天就有味儿了,可湿巾却能保质期好几个月,这不是明摆着有问题嘛!
▲成分不明用着就是碰运气,万一过敏孩子受罪,家长操心还花钱
最让人无语的是某些商家的骚操作。包装上大大地写着"零添加",结果仔细一看小字,原来只是没加某几种防腐剂而已。还有更离谱的,居然敢说能"清洁乳牙"?这不是把咱们当傻子忽悠吗?
▲不如用棉纱布沾温水擦拭
现在我学聪明了,改用棉纱布巾蘸温水给孩子擦,虽然要经常洗有点麻烦,但至少心里踏实啊!真心劝各位宝妈,能用水洗的时候就别用湿巾,孩子的健康可不是闹着玩的!
写在最后:
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阅读,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到各位爸妈们!更多优质家居生活内容,咱们下期见~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