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死前拒绝服药,留下八字遗言!出殡遇大雨,朱元璋动杀念

1382年阴历八月的一天,大明开国皇后马秀英躺在病床上,她已经51岁了,因为病痛的折磨,她看起来极消瘦,本就有些蜡黄的脸看起来更难看了。

自马皇后病重以来,她所住的坤宁宫就笼罩在阴郁中。宫人一个个都无比紧张,生怕出了任何差错,而来来回回为马皇后瞧病的太医也惶恐不已。

朱元璋每日下朝后,几乎都会来坤宁宫,他的脸色比马皇后更难看。为了治好马皇后的病,朱元璋操了不少心,他一面给太医施加压力,一面为她找各路名医,同时还从各处搜罗各种珍稀补品送来。

朱元璋没想到马皇后51岁就会得此大病,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太子朱标也常来探望母亲,朱标与母亲关系最要好,如今母亲病重,最难过的也是他。朱标完美遗传了马皇后的天性仁慈,他的这一特性与父亲朱元璋的残暴特性截然相反,两人免不了常有矛盾。而在这中间平衡父子矛盾的,一直是母亲马皇后。如今,母亲眼看不行了,这以后自己和父亲可如何处?

随着马皇后病情的不断加重,朱元璋的脾气也越来越坏了,朝堂上的众臣颇有点“惶惶不可终日”之感。之前,沐英、汤和、郭英和耿炳文等开国功臣还一直有安全感,他们非常确定:只要马皇后在一日,朱元璋就不会拿他们怎样。可如今马皇后身体一天天坏下去,那之后的日子,就真的不好说了。

马皇后在某种程度上,是朱元璋的灭火器,只要有她在,凡事就都有转圜的余地。之前,朱元璋因朱标的老师宋濂卷入胡惟庸案欲杀之,就是马皇后为之求情,让宋濂免于一死。就连首富沈万三的命,也是靠马皇后一张嘴救下的。

这些年,马皇后从朱元璋那里救下来的人,可当真不少。

马皇后几乎是残暴的朱元璋的反面,她爱民如子,每次遇到灾荒,她就带着宫人一起吃素;逢收成不好时,她就带着宫中的人一起吃麦子做的饭、野草做的汤。

朱元璋心疼她,于是便提醒她“政府已经赈过灾了。”可马皇后却借着这机会给朱元璋进言,她说:“与其每次都赈济抚恤,不如先储备好粮食,以备不患。”

都说“枕边风”是最厉害的,马皇后提了建议后,朱元璋竟真的听进去了,他开始在丰收之年设立粮仓,以备灾荒。

马皇后的仁慈感动了无数人,大明的子民每每提起这位“大脚”的马皇后,无不交口称赞。

最厉害的“服人”方式是“以德服人”,马皇后身边的每个人都服服帖帖,正是因为她的德行。她被册封为皇后后,一点皇后架子没有,她照旧每日给朱元璋亲手准备膳食,她还坚持将旧衣穿烂后再换,对人对事,她从来周到体贴。就连对待朱元璋的众多嫔妃,她也从不嫉妒,对宫中的诸多皇子也不偏爱。

朱元璋建国后,曾想过要封赏马皇后的娘家人,马皇后听了却坚决予以了拒绝。她有她自己的一套说辞,她认为:“朝廷爵禄不可以私外家”。朱元璋拗不过她,只好作罢。

朱元璋爱重马皇后,可不仅仅因为她做皇后做得好,他对马皇后的感情深厚,与她早年为他付出的种种分不开。

都说朱元璋的“开局”是一只碗,可在朱元璋自己看来,自己真正的“开局”,实是迎娶马皇后。遇见马皇后前,朱元璋只是郭子兴手下的一名亲兵,而马皇后,则是反元义军领袖郭子兴的义女。遇见马皇后后,他在短短八个月时间,完成了从亲兵到义军镇抚的逆袭,并顺利成为最大领导“郭子兴”的义女婿。

这除了因为其个人能力的确突出,当然得感谢马皇后这位“贵人”的助力。

马皇后本是进士马默的千金,因杀人避仇,逃亡他乡。临行前,将爱女马皇后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郭子兴心疼马皇后幼年丧母,父亲又不得不逃亡外地、生死未卜,于是将马皇后收为义女,好生养着。

马皇后本就在进士父亲的教导下学了文化知识,尤其读史书多,性格也颇倔强,做了郭子兴义女后,对养父养母极其孝顺。郭子兴于是进一步教她文化知识,养母张氏教她针织刺绣,十几岁时,她就聪慧无比,且因为肚内有诗书,显出一种温润从容的气度来。她遇事从不疾言厉色,总是淡定处置。郭子兴夫妇越发爱重她,总想着给她找个好夫婿,以不辜负马默托孤。

朱元璋在义军中的出色表现,让郭子兴觉得他是做女婿的可靠人选,加上马皇后对他也有好感,没多久,郭子兴就让两人结了婚。此后,身份有了惊天变化的朱元璋越爬越高。

越登高,越要小心谨慎。不断爬高的朱元璋因其生性残暴,难免引起郭子兴的猜忌。好在,马皇后总能巧妙地协调好两人的关系。

朱元璋与马皇后画像

郭子兴是粗人,直来直去,却耳根子很软,经常出现“做事迟疑没决断”的情况。朱元璋则善于精打细算,他有野心,说一不二,会千方百计买人的好。日久后,性格不合的两人之间,出现了不少搬弄是非者。郭子兴经常看女婿不顺眼,没事就挑他的错处。

军情紧急的时候,郭子兴还能暂时忘了这些,可一闲下来,听几句谗言,立马就开始给朱元璋难堪了。

一次,郭子兴怀疑朱元璋有谋反之心,就将他关了禁闭,还跟人说“谁也不许送茶饭进去”。马皇后知道后着急了,为了让他吃上几口热乎的,她偷偷背着人将刚出炉的炊饼揣在胸口,致胸口都烫伤了,愣生生把吃食送到了朱元璋嘴边。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马皇后因见不得丈夫被人“暗算”,于是开始巴结小张夫人,又拿出私房钱帛和将士们分的彩头送礼,让她在义父面前替丈夫说好话。

这般操作后,朱元璋在军中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朱元璋若没有马皇后,可能在郭子兴那儿就直接嘎了,这点,他非常清楚。也是因此,他对马皇后感激不已。而最令朱元璋感动的是自己与死对头陈友谅战斗时,因受重伤无法自行脱险,马皇后见状,立即背着受伤的朱元璋,率部逃跑。

马皇后可不仅仅是救过朱元璋这么简单,她还曾经替朱元璋扛过真正的大事。

原来,1360年,陈友谅率兵东进,直逼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郊)。关键时刻,朱元璋亲自率兵抵御。眼看朱元璋所率的部众处于劣势,城中官员和百姓都有了逃难的打算,有的甚至开始收拾金银细软,有的忙着囤积粮食,整座城都陷入恐慌。

马皇后见状,知道是她出马稳定大后方的时候了,她读史书多,明白大后方对前线的作用之大。她首先摆出一副震惊自若的样子,照旧该干嘛干嘛,还特意让官员和百姓看到。同时,她还将自己的金帛拿出来犒赏士兵,以稳定军心。

马皇后的这一波操作,很快起了作用,城中迅速稳定下来了。军心稳定,对前线作战极为重要,朱元璋能取得那次战斗的胜利,离不开马皇后的绝佳处置。事后,朱元璋对马皇后越发钦佩。

关键,这样的马皇后,还是为朱元璋生下第一个儿子的女人。古代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元璋结婚本就晚,他25岁才结婚,这个年龄在古代是超大龄,可仅仅两三年后,他的妻子马皇后,就为他生下了儿子朱标。

得知自己有后后,正在攻打南京的朱元璋欣喜若狂,竟忍不住在战场上刻石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与朱标

后来,马皇后又为他生下了4子2女,是他25个嫔妃中,为他生育子女最多者。

在这些之外,马皇后还因慈爱同朱元璋一起收养了二十多个养子,其中包括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后改为朱文忠)、开国功臣沐英、猛将平安等。

这些孩子无一不是由马皇后亲自教导和抚养长大,他们长大后,成功帮助“家小业小”的朱家维持住了局面。

然而,摊子越大所耗费的心力越大,而这些心力,全是马皇后一人在费。这些孩子长大后,多半都是大明的栋梁,他们的功勋章里,自然也有马皇后的一部分。

对于朱元璋而言,马皇后身上叠加了太多能命中朱元璋心脏的砝码:初恋、原配、头胎生子且生养最多、救命恩人、贤内助等等。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与马皇后

这样的马皇后,在朱元璋的整个后宫,都无人可比,这也是朱元璋的后宫,从未出现过任何“宫斗”的原因所在。曾有人调侃说,若朱元璋的后宫,哪个宠妃做满了100场局,要让马皇后往里钻,只要她挤一滴眼泪出来,朱元璋就会立马让做局的宠妃“诛九族”。

朱元璋对马皇后之宠,最大的一个体现就是:他向来独断专行,却“允许马皇后干政”。也是因为朱元璋允许马皇后干政,马皇后才能从他手中救下那么多忠臣。

这些年,马皇后也是唯一能“忤逆”朱元璋的人,病入膏肓之际,她依旧在“忤逆”这九五之尊。而这次,她的忤逆方式是“拒绝吃药”。

朱元璋得知马皇后拒绝吃药后,心里又急又气,他不明白:她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尽全力活着!急火攻心之下,朱元璋竟对着拒绝服药的马皇后愤怒地斥责道:“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我(朱元璋常在马皇后面前称‘我’,而非朕)多的是女人立后。”

说完后,朱元璋甩给了马皇后一个决然的背影。可也就在转身走出两步之时,朱元璋的泪水夺眶而出。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的背影,却并未生气,她看向朱元璋的眼神里,唯有不舍和眷恋。她太懂朱元璋了,不是急坏了气坏了,他怎会说出这样的狠话。

马皇后心里最怕的是他从此不再立后,而并非他在自己死后立后,她太懂他了。如今,他既说出这样的话来气他,就更表示他真的不会再立后了。

马皇后绝不会让朱元璋知道:自己之所以拒绝服药,是为了保全那些太医。她非常清楚,若自己就此病故,朱元璋一定会将所有怒气发泄到那些可怜的太医身上。唯有自己拒绝服药,方能保全这些太医。

拒绝服药后,马皇后的身体坏得更快了。尤其院子里的树叶开始纷纷落下后,感觉到几分寒意的马皇后愈发扛不住了。她经常陷入昏迷,她常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回到过去那个充满战火的年月,那时,他们的日子多艰难啊,她吃了多少苦头啊,噢,自己的病根就是那时候落下的……

这几十年,她一直与朱元璋并肩作战,共同面对了无数风雨,如今,她要走了,可好在他不是一个人,她给他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孩儿,还有那么多死忠于他们的忠臣……

马皇后还剩最后一口气时,朱元璋匆匆赶来,朱元璋抱住她并拉住她的手后,她微笑着说了最后一句话:“亲贤纳谏,慎终如始”,随后,她带着那抹微笑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朱元璋痛哭失声,整个坤宁宫的宫人和太医也跟着齐刷刷地跪下痛哭起来。

宫人是真心在为马皇后哭啊,他们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主子。太医哭,是懂了她的良苦用心,是哭自己无法救下她。

马皇后死时,她的义子沐英镇守云南,得到消息,哭得吐血。宫人追念她的慈爱,作歌追颂道:

“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怀德难忘,于斯万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一直憋着悲愤,他在找机会发泄。无法接受马皇后离世事实的他,决定为她举行最盛大的丧礼,他甚至还宣布:举国哀悼三日。

马皇后下葬那天,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朱元璋心里一紧,莫非这是马皇后在天有灵在给自己警告,她是想告诉自己:有人想制造混乱?

本就憋着悲愤的朱元璋大发雷霆,他动了杀孽,就在他欲做出重大决定之际,一位老和尚上前,平静地告诉他:“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言外之意是:这突来的大雨,预示马皇后死后已成佛。朱元璋听了这解释后,才心情平静下来,没有迁怒任何人。

朱元璋将马皇后葬在了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他以马皇后的谥号“孝慈”中的“孝”字单拎出,将这座大型皇家陵墓命名为“明孝陵”。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又做了十五六年的皇帝,却始终再未立后。“空”着的后位,是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亦是对人间真挚情爱的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怀德   皇后   大明   生下   义女   遗言   残暴   后宫   太医   大雨   父亲   母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