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上
的严重饥荒事件
作者:中国社科院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郑文明
于2025年5月6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饥荒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饥荒大多由自然灾害(如旱灾、蝗灾、涝灾、洪水灾害等)引发,但有的是人为因素起到了加剧作用。
1、汉朝甘肃榆中18年的灾荒:
汉武帝时期关东地区因旱灾发生“人相食”现象。
2、唐朝天宝十三载(754年):
关内、东都等地发生大饥荒,甚至出现人相食的现象。
3、明朝崇祯年间(1634年):
陕西、山西等地发生严重饥荒,导致大量人口死亡。
4、清朝五年奇荒(1875-1879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饥荒之一,波及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导致约1300万人死亡,另有2000万人流离失所。这场饥荒的主要原因是连续四年的旱灾,以及清政府财政困难和赈灾不力。饥民为了生存,甚至出现了吃树皮、草根、观音土等极端行为,最终导致了“人相食”的惨状。
5、清朝光绪共三十二年的大旱(1887-1919):
这场旱灾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导致粮食歉收,饥荒蔓延至直隶、山东、河南等地,饿殍遍野。长期的饥荒,还引发了社会动荡。
6、民国时期几乎年年闹饥荒,平均每年的灾荒导致严重的人口死亡:
1920-1921年华北四省区大饥荒:死1000多万人,灾民3000万(一说5000万)。
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死人数不详。
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1300多万人。这是一次以旱为主,蝗、风、雪、雹、水、疫并发的巨灾,以陕西、甘肃为中心,遍及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热河、河南八省,并波及鲁、苏、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灾情从1928年延续到1930年,造成的逃荒人流无法数计,倒毙在荒原上的饿殍大约1000万。陕西原有人口1300万,在三年大荒中,沦为饿殍、死于疫病的300多万人,流离失所者600多万,两者合计占全省人口的70%。难民估计达五千万左右。
1931年饥荒:长江1931-1949年发生水灾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两次水灾死人都超过14万人,1931年灾民1亿人,水灾后因饥饿、瘟疫而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人。
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饿死过600万人。
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成都盆地各县外都是灾区,受灾大约3700余万人。
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灾中饿死的人数,没有精确统计的数字,只能从当时的报纸上略知一二:四川万源县人口骤减三分之一。甘肃死人数目亦不详。1941年广东大饥荒,死人数不详。
1942年中原大饥荒:仅河南一省就饿死300万人。
1942年,“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地区的110个县,1000万众的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而死者无数。妇女售价累跌至平时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只及过去的三分之一。(这里面有些人祸)
1943年广东大饥荒,300万人冻饿而亡。
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等省灾民达一千九百万人。
在湖南,1946年4-7月,饥荒遍及全省。饥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
民国时期几乎年年的长期饥荒,是自然灾害和官员腐败及管理不力的结果,导致社会动荡,造成城市的抢米风潮和人肉交易,还引起中国农村广大贫苦民众的不满。
7、新中国“大跃进”时期的三年饥荒(1958-1961年):
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严重饥荒事件,主要原因是多年的战争创伤和在旧社会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广大民众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也很穷苦;另是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所造成,导致约2000万人非正常死亡。这也是新中国为解决中国人民几千年多次饥荒问题,实施政策探索与社会试验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饥荒事件。
为解决好中国人民几千年的饥荒和温饱问题,新中国初期开展了土改运动,没收地主垄断的土地,让全国农民每家每户有耕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并且经三年“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从六十年代起调整政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掀起人民公社集体化生产劳动并实施按劳分配,开展农田平整改造和兴修水利,同时农业科研机构遵照指示精神,至七十年代初已研制出优质高产的稻谷、棉花、玉米、麦子种子,同时还有化肥、农药、电力、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让粮食、棉花、玉米、麦子等稳产高产。经近二十年的政策探索和艰苦奋斗,从七十年代初起,在根本和基础上已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吃饭穿衣问题。并且这些农业生产措施和科研成果在八十年代已在全国推广和普及,让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历史中,第一次感受到真正能吃饱和穿暖,彻底解决了困挠中国人民几千年的饥荒和温饱问题。
.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