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轮胎竟然正在被各个西方国家联合“限制”!
近日,欧亚经济联盟开启了一场反倾调查,目标是经常出现在卡车、拖车等车型上的橡胶轮胎,而这些轮胎的原产地则基本在泰国和越南。
而他们之所以开启此次的反倾销调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轮胎企业在越南、泰国等地建厂数量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来自法国的百年轮胎品牌米其林,之前也曾在财报中有所提及,正是因为受到了中国廉价轮胎的冲击,才导致了该品牌的销售额一度下降4.4%。
日本的品牌优科豪马也曾提及,自己之所以关闭了建设在以色列的工厂,就是因为跟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工厂相比,自己的竞争力越来越小了。
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都开始“抵制”中国轮胎呢?

2024年8月,英国方面提议:为了防止本国品牌销量被进口的新型轮胎影响,即日起对中国出口的轮胎,进行关税上的调整。
但其实也不难看出,这就是一场专门针对我国轮胎而展开的反倾销。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除了英国以外,还有美国和印度等国家,也都分别发出了提高关税的说明,而他们的目标全是针对原产地为中国,和从中国进口的轮胎。
可是中国轮胎为什么会遭到“全球封杀”?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最近几年,我国的“轮胎队伍”在日渐壮大,从而加快了向国际市场发起“进攻”的脚步。
在我国目前的3万多家轮胎企业中,山东自己就“包揽”了超40%,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基本上能叫出名字的轮胎品牌都是出自这里。
然而,大多数的人都只听说过山东的轮胎厂密集,却没了解过这些本土轮胎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根据英国在2025年全球轮胎企业排名。

中国品牌赛轮,以9.04亿美元成功“杀入”全世界前10,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第一个出现在全世界排行榜中的轮胎品牌。
接下来就是来自烟台的企业玲珑,以7.85亿美元的成绩排在了第12名的位置,其他山东本土企业森麒麟、三角排名分别为第19名和第25名。
这也意味着,我国轮胎的“宿敌”已经逐渐从国内品牌,转变成了拥有百年历史的行业巨头: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品牌。
除了品牌,当然还有更加实际的营收。
2024年全国轮胎企业排名前10名里,共有7家企业来自山东。

榜单显示,排在第2的双星以266亿元的销售额占据了“亚军”的宝座,而排名第3的赛轮以255.63亿元的销售额夺得“季军”,排在第4、5名的玲珑、三角销售额则为201.65亿元和104.20亿元。
难怪大家都说,山东凭一己之力,占据了我国轮胎制造业大部分的产值。

当初,有很多家外资的轮胎品牌都选择在山东建工厂。
比如把厂子建在济宁的品牌倍耐力、在青岛建工厂的固铂等,也正是因为这些品牌的加入,才让山东有了“世界的代工厂”称号。
同时还为我国轮胎行业带来了标准化的设备,以及辅助我们接触到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中国的轮胎行业未来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而这也成了在我国平均10家轮胎企业里,就会有3家左右是来自山东的原因。
但实际上,如今的山东轮胎能有这样的成绩,靠的绝不只是运气好这么简单。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山东的科技院校就为我国的轮胎企业,培育出了不少行业精英,甚至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供给体系。

我国大部分轮胎厂的研发总监、技术骨干等,几乎都是从山东走出去的。因此,山东也被称作我国橡胶行业的“智能库”。
作为中国能源产地“大户”的山东,以独特的天然优势坐拥胜利油田、齐鲁石化以及兖州煤矿等产业,而这些刚好就是制作轮胎时所需要的关键原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大省。
其中青岛港、日照港等港口,都可以被称为“世界级的深水港”,在这里不仅能让大多数需要进口的天然橡胶,实现了直接从港口卸货,便利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运输时间,几乎一切都可以在省内完成闭环。

随着山东众多轮胎企业开始在研发新技术和提升产品质量上寻求突破与提升,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展示出极佳的竞争优势。
仅2025年的前3个季度,我国的汽车轮胎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2.4亿条,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9%。
但作为曾经的国际轮胎品牌三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却饱受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的“折磨”,从2019年开始,一直到2025年,这6年时间里,其市场份额也从最开始的41%减少至现在的32%。
相比之下,山东无论是在过去的“生产”方面,还是在当下的“智造”效率,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先是来自青岛的企业赛轮,其自主研发出一款名为“液体黄金”的新型轮胎,使用寿命比普通轮胎多出整整20000公里,还联手青岛科技大学开发出了EV专用胎,该轮胎特意在原料上选择了石墨烯复合材料。
再是同样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烟台品牌玲珑,不仅成功研发出了一款静音轮胎,还顺利拿下了小鹏、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的轮胎订单;而轮胎品牌中的“黑马”森麒麟更是直接“打破”了民航轮胎的技术壁垒。

但是,无论对任何产业来说,一旦到达顶峰,也就意味着危机的出现。
而我国轮胎企业,当下也面临着两大挑战:
首先,海外贸易方面的壁垒仍然存在。
2024年7月,印度工商部提出,对于原产地区为中国、从中国地区进口的卡客车轮胎,开始实施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
同年8月,美国方面,也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做出决策:对中国的卡客车轮胎征收“双反”税。现在如果决定继续实施这种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日落审查”的政策,那么提高的关税就要一直交到2029年。
这对中国轮胎来说绝对是一场不小的考验,更是一种长期的压力,面对这样的“天价”关税,很可能直接就会在价格上失去优势,那其中的利润空间自然也会被无限压缩。

其次,国产轮胎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不高。
虽然玲珑、赛轮等中国轮胎品牌,已经开始在全球榜单中崭露头角,但要是和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较,用户在心智上还是差出了一大截。
而如何才能让国内的消费者,真正认可咱们中国制造的轮胎,才是接下来的重要方向。
其实,结合以上出现的两个方面来看,国产轮胎依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尽管我国轮胎的出口数量,确实因为海外国家的一系列“双反政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但好在中国各个轮胎企业很快就做出了调整,更多地把未来重心放在了墨西哥、沙特等更具发展的新兴市场,而这一计划上的调整也可以让中国轮胎,在出口贸易上变得更加多样性。

另外,国产轮胎虽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算多,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实力。反而是在提醒它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沉淀,慢慢扭转消费者对品牌的偏见,同时更加注重品牌信任感的建立。
如今,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山东的轮胎企业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过去那种拼体力、拼产能的旧模式里。
而是始终坚持靠自己进行技术研发,在找准差异化目标定位的同时,努力让“中国制造”在“国际赛道”中越走越远。
中国轮胎缺的从来都不是实力,只是缺少一个能够被重新认识的机会。
-END-
参考资料:
1.第一财经《中国轮胎之路》
2.新浪财经《抢占85%市场份额,中国轮胎巨头集体转向新蓝海》
3.中国新闻网《玲珑轮胎董事长:全链协同创新 引领工业绿色转型新路径》
编辑:歌
作者:晚晚
#头条深一度#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