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茶
2025年10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出口实施新管制,引发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的强烈反应。
31个国家联合向WTO提出申诉,要求撤销新规,并威胁贸易报复。
中国凭借对稀土资源的控制和技术优势,成功抵挡了压力,西方的集体施压没能改变中国的决定。
拿不到稀土,31国联合起来想硬抢?
2025年10月12日,中国商务部宣布了一项重要政策——对稀土出口实施新的管制规定。
该政策的核心是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管控,要求出口商必须申请许可,并对含有中国成分的稀土相关物项进行严格审查。
这一决定迅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依赖中国稀土的西方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弹”。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新报告,全球约92%的重稀土产量由中国控制,而这些稀土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智能手机的磁性元件,还是军用装备的关键部件,稀土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稀土依赖性显而易见。
尤其是美国,几乎没有足够的重稀土资源,欧盟和日本的情况更为严峻。
欧盟27个成员国的85%的稀土需要从中国进口,而美国的重稀土产量几乎为零,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
随着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西方国家的高科技产业链遭遇了巨大的供应链危机,多个大型企业纷纷表示,由于缺少稀土元素,生产线可能被迫停产,甚至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稀土元素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的“命脉”。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航天军事、半导体、风能等领域,稀土材料几乎无处不在。
中国稀土的出口管制,首先影响的就是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
以德国大众为例,该公司在10月中旬举行了紧急会议,讨论未来的生产计划。
大众的新能源车型ID系列高度依赖中国稀土,而公司领导层已经表示,若无法获得中国的稀土出口许可,ID系列车型将面临停产的风险,2.3万名工人的工作也将受到威胁。
美国雷神公司也发出了警告,称由于缺少铒元素,它的“标准-6”防空导弹将被推迟交付。
原定于2026年的订单被迫取消,这直接影响到美国海军的装备更新计划。其他企业如日本丰田和荷兰的阿斯麦也面临类似问题。
丰田表示,因无法保证稀土供应的稳定,暂时停止了对爱知县混合动力汽车生产线的投资计划,而阿斯麦则表示,由于缺少核心稀土元件,其光刻机的交货期将被推迟。
这些事件清晰地展示了稀土在西方高科技产业中的关键地位。
没有了中国的稀土,西方国家的很多高端产业将陷入停滞,无法继续推进创新和生产。
因此,西方国家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有效的替代方案来填补稀土的空缺,甚至许多企业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在中国境外建立稀土加工厂,但这一过程显然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投入。
面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西方国家迅速联合,开始通过国际组织施加压力。
美国牵头,联合日本、德国等G7成员国,再加上欧盟27个国家,共同向WTO提出申诉,要求中国撤销这一新规。
申诉文件中,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管制政策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并威胁如果中国不撤销新规,将采取报复性措施,包括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进入市场。
然而,在这些强烈反应背后,西方国家的团结却显得相当脆弱。
尽管31个国家联合发声,试图通过政治压力来迫使中国让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重重,彼此间的利益并没有完全统一。
法国、瑞典等国虽然公开支持美国,但私下却派出代表团前往中国,寻求进一步的合作机会。
而德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汽车产业与中国的稀土资源联系极为紧密,根本不敢轻易采取对抗措施。
波兰经济部副部长在公开场合直言,欧洲国家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非易事,这显然暴露出西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除了内部矛盾,西方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不仅掌控着全球稀土资源的开采与供应,而且在稀土冶炼与分离技术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MPMaterials公司在稀土磁体生产中的良品率仅为72%,比中国的标准低了20个百分点,生产成本也高出了23%。
这意味着即使西方国家能够从其他国家获取稀土矿石,由于缺乏中国的技术支持,它们仍然无法大规模、高效地提炼稀土,生产出的产品也无法达到高端制造的要求。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源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产量,而且在稀土开采、冶炼和提纯方面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
中国的稀土产业技术,尤其是在6N级稀土分离技术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使得中国能够高效、低成本地提取稀土资源,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中国还提出了“城市矿山”战略,通过回收废旧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途径提取稀土,这一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
2024年,中国通过循环利用回收的稀土量达到了1.2万吨,相当于一座中型稀土矿山的年产量。
这一技术的成熟,使得中国能够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占据更为稳固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牵头修订了国际稀土标准,并将其技术规范纳入到强制认证体系中,这意味着其他国家即使有了稀土资源,如果不按照中国的标准进行提纯和加工,它们的产品也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中国还通过对境外稀土物项的管控,进一步封堵了第三方国家的转口渠道。
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中国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西方国家的压力,确保了自身的稀土资源和技术的安全,而且也逐步打破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尽管西方国家在表面上通过联合申诉和威胁贸易报复来施压中国,但从根本上看,它们在稀土领域的依赖性仍然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变。
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不仅是对外部压力的回应,更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的战略布局。
随着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格局势必将发生深刻变化。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