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静养与天天锻炼的人,谁更长寿?调查22398名老人给出答案

家住小区西侧的刘大爷,年过七十,邻里间为人熟知。清晨天色微亮,他已换上运动服,带着手杖快步穿梭在绿道上。

而对门的陈叔叔,碰见邻居时常说:“年纪大了嘛,还是少动动,静养就是养身。”这两位老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人说,多静养才是长寿秘诀;可也有人坚信,天天锻炼才真正养命。

最近一项对22398名中老年人开展的全国调查,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到底是静多动少,还是天天锻炼,更有利于延年益寿?很多人想不到,真正决定寿命长短的,或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接下来,一组鲜活的数据,几个易被忽视的真相,或许会彻底改变你的想法。究竟哪种生活方式才是健康长寿的关键?第3点,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做到!

锻炼和静养,哪种方式更健康?22398名老人参与的中国健康老龄化研究发现,二者带来的健康结局可谓天壤之别。

长期静养的人,运动量明显低于同龄人,患慢性病的风险上升超过18.3%

专家指出,长时间静坐或卧床,会导致代谢率下降、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变缓,这些都直接增加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反观坚持规律锻炼的人群,不仅心脏功能、免疫力和认知水平均优于静养者,且寿命普遍更长。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如快步走、慢跑、太极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了22.7%,抑郁、焦虑和失眠问题大幅减少。

世界卫生组织也多次重申,“适度运动是全球认可的健康长寿‘法宝’,对于60岁及以上人群依然有效。”可是,坚持天天锻炼,真的意味着就一定长寿吗?调查显示,运动习惯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一部分老人虽天天活动,但锻炼方式单一或强度过大,不仅没有获得理想的健康收益,反而容易受伤或引发新健康问题。

数据显示,受访者中有14.2%因锻炼不科学导致跌倒骨折、过度疲劳或心脏不适

而最为长寿的一类老人有较高比例把锻炼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运动有计划,量力而行,讲究“动静结合”。例如,每周4-5次慢走、太极、游泳等低冲击性锻炼,适当午休、保持愉悦心情,让身体在“动与静”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专家特别提醒,只注重静养的老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的风险高出15.8%,但一味追求高强度锻炼,也可能适得其反。

那么,怎样让锻炼真正成为健康长寿的抓手?

选对方式。中老年人以低强度、持续时间适中的有氧运动为主,快步走、广场舞、八段锦都非常适合。

坚持规律。哪怕每天只运动15-30分钟,也比偶尔“突击”好得多。

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运动前后,补充足量水分和优质蛋白,注意劳逸结合。

运动要“听身体的话”,若感到心慌、胸闷、头晕,应当立即暂停,及时求医。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也能“动”起来:上下楼梯、主动做家务、饭后散步,都是加分项。

在家有条件的老人,可以每天花10分钟练习简单的拉伸运动,有助于关节灵活、预防跌倒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健康管理建议》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SD)年报》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防治共识》

《老年人运动预防慢性病专家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养生   长寿   老人   答案   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生活方式   快步   太极   老年人   强度   慢性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