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血泪记忆——菏泽抗战历史回眸(上)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抗战时期,菏泽处于日军华北、华中两派遣军的结合部,广大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空前浩劫。穿越历史烟云,一行行苦难的泪水,一个个悲壮的身影,一段段不屈的抗争,在80年后的今天依然震撼人心。那是菏泽人民的至暗时刻,历史的血和泪,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日军两次占领菏泽城

“1938年5月,日军首次侵占菏泽城,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9月1日,记者走进菏泽市抗日纪念馆,展厅地板上镶嵌的一块铜牌,简略记述了日军侵菏的开端。

走过纪念馆内微缩的卢沟桥场景,便踏入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最触目惊心的,是一组日军当年侵占菏泽时留下的照片:第一幅标注着“菏泽县警备队第三中队讨伐归来”,画面中多名日军士兵骑马携枪;第二幅展现了日寇占领菏泽城后的街景,残垣断壁间尽显凄凉,成为日本侵略者犯下滔天罪行的鲜活铁证;还有一张照片里,一名日军士兵身着军服、头戴军帽,军刀拄地,背景可见“大日本军高庄集警备队”字样。这组照片由一位有心人在菏泽一家照相馆发现,如今已成为日寇侵华的重要物证。

立此存照,没齿难忘。《中共单县大事记》记载了日军入侵菏泽的最早记录:“1938年1月13日,日军第三十二师团悍然出动两架飞机轰炸单县城,投掷炸弹4枚,造成数人伤亡,引发大火,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银币。”

1938年5月11日,日军第十四师团酒井支队从济宁出发,攻陷郓城。5月12日,该师团司令官土肥原贤二中将率领主力2万余人,从鄄城、郓城等处渡口渡过黄河,先后占领鄄城、巨野、成武、菏泽(现牡丹区)、定陶、曹县等县城,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共菏泽市党史大事记》明确记载:“1938年5月14日,日军第一次侵占菏泽,奸淫掳掠,杀害民众2000余人。”

史料显示,1938年5月14日拂晓,日军炸开菏泽城门、轰塌城墙后发起进攻。国民党第二十三师官兵在城内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数次击退敌人。但关键时刻,第六十七旅、第六十八旅旅长信心动摇,率部后撤,导致菏泽城防瞬间崩溃,大批日军涌入城内。第二十三师参谋长黄启东率残部与日军展开肉搏,头部受伤后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师长李必藩率部突围时身负重伤,退至菏泽以南5公里的王庄后,在军用地图空白处写下遗言:“误国之罪,虽死尤轻。愿我同胞,努力杀贼!”随后举枪自戕,以身殉国。5月25日,日军第十四师团从菏泽出发,向陇海铁路以南地区进犯。

日军暂时撤离鲁西南后,国民党新建的专区、县级机关陆续返回菏泽城。随着日军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其华北方面军开始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轮番大规模“扫荡”。1938年秋至1940年夏,日军再次沿津浦、陇海、平汉三条铁路线向菏泽地区发起新一轮进攻,到处安炮楼、设据点,扩充伪军,对菏泽地区尤其是鲁西南、湖西、运西抗日根据地实施封锁与蚕食,致使国土沦丧、社会动荡、生灵涂炭。

侵华铁证 菏泽之殇

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不容忘却。在全国人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历史的回响依然清晰:有些伤痛,必须永远铭记;有些记忆,终将化为前行的力量。

日军铁蹄所至,惨案接连发生。无辜百姓惨遭杀害,田园化为焦土,房舍变为废墟,美丽富饶的家园毁于一旦。1938年至1945年,日军盘踞菏泽的7年间,始终推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罪行罄竹难书。

城破之后,百姓最先遭殃。1938年日军侵入菏泽后,当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遭受空前浩劫。据《曹县志》记载,曹县人口从1936年的60.3万人降至1946年的34.0342万人;《东明县志》显示,东明县人口从1936年的16.2978万人减少到1945年的9.0578万人。

除人口锐减外,菏泽人民的财产也损失惨重。《菏泽市志》记载,日寇入侵后,菏泽的生产活动遭到严重破坏,畜禽数量以惊人速度减少。

抗战期间,日军在菏泽制造了数百起死亡10人以上的惨绝人寰的惨案。据《菏泽市军史志资料》记载:1939年7月3日,日军第五师团一个联队1000余人占领菏泽,至抗战结束的6年间,强征大量劳工修筑工事,挖掘了一条北起马村石口、南至金堤河南王,长达90里、宽约5米,两侧各占压3米土地的封锁沟;在城区及乡村修建了42个各占地约20亩的炮楼。在此过程中,菏泽劳工死伤无数,许多人落下终身残疾。

更令人发指的是,日军为搜刮民财、麻痹民众意志,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开设大烟馆,强迫群众吸食鸦片。1940年秋,日军先在定陶马集镇后张家村开设两处大烟馆,后又在赵庄增设一处,强行将群众抓进烟馆吸毒,先后致使70多人成瘾。力本屯村的富裕户李方见被迫吸食鸦片后无法自拔,最终卖掉100多亩土地,仍被烟毒折磨致死。

暴行累累 山河犹泣

日军在菏泽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桩桩惨案如利刃般刺进菏泽人民的心脏,其残暴程度难以用文字尽述。

1938年5月14日,日军第一次攻占菏泽城时,制造了大丁庄血案。当天凌晨,日军闯入大丁庄后随即展开屠杀:分成多个小组向村民院中投掷手榴弹,随后破门而入,见人就杀。短短不到4个小时内,丧心病狂的日军杀害村民32人,6户人家惨遭灭门,10余人受重伤,40多名妇女被奸淫,100余间房屋被毁坏,给大丁庄留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

里冯庄惨案的血腥场景至今仍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1943年9月20日拂晓,4000余名日伪军分三路围攻牡丹区安兴镇里冯庄村,驻扎在该村的国民党二区两个营官兵及村内绝大多数群众惨遭杀害。日军用大炮炸开南门攻入村内后,村民们纷纷躲进田继业家两间隐蔽的屋子里,因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暴露了目标。一名日军士兵站在门槛上举枪点射,屋内28名成年人全部遇难;村民郭远明被投入井中活活淹死。此次惨案中,国民党二区两个营约400名官兵、600余名群众全部惨遭杀害。

1940年冬,定陶东北的黄店、孟海一带因长期驻守着国民党军孙良诚部,对日军构成较大威胁。1941 年2月25日,日军纠集7000余人对孙良诚部驻地发动 “扫荡”。孙良诚部张栋臣率领第八师驻守马楼、孟海抵御日军。马楼西门被日军炸塌后,敌人冲入寨内,守军奋勇抵抗后被迫退至相邻的孟海固守。日军随即动用百余门山野重炮,对仅有百余户的孟海村狂轰滥炸。当日午后两点,日军攻入孟海寨,第八师1800余名官兵壮烈阵亡,17名村民惨遭杀害。据孟海村村民孟凡明回忆,他当年参与埋葬第八师官兵遗体,足足用了三天时间。这片英烈安息之地,后来被人们称为“万人坑”。

东明王官营村惨案、定陶苗楼惨案、曹县水牢惨案、巨野杨楼惨案……桩桩惨案、笔笔血债,均被永远记录在史册之上。

80多年过去了,菏泽大地上的每一处历史伤痕都在时刻警醒着我们:唯有铭记苦难,方能倍加珍视和平;唯有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开创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菏泽   血泪   记忆   日军   惨案   定陶   曹县   菏泽市   师团   官兵   国民党   烟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