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
书籍《穷爸爸和富爸爸》告诉我们,财富的核心在于思维模式。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都由思维而来,这决定着我们的财富积累。
长期缺钱的人,身上都会有这4个习惯。
01 过度节省
发小的婆婆在家帮她带孩子,婆媳俩经常因为一些生活习惯闹矛盾。
她的婆婆极其节省,总是“省小钱花大钱”。
婆婆会把家里用过的水储存起来,用来冲厕所。
家里的厨房、卫生间放满了水桶,让本来紧凑的家更为不便。
长期储存的废水还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家人健康。
有一次,孩子不小心接触到废水,引起皮肤过敏。
孩子的医药费花了不少,发小还因此耽误了工作,得不偿失。
发小和老公倾诉,老公只是安慰她说母亲穷怕了,让她多理解。
长期缺钱的人,总想着钱是可以省出来的。他们省吃俭用,对自己极为苛刻。
朋友的远房表叔,独自一人在外打工。
他感冒严重到肺部发炎,硬扛着不去医院,不幸意外离世,留下妻儿在家艰难生活。
听到这个消息,朋友叹息着对我说:这值得吗?
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省下了生活开支的钱,丢掉的却是健康。

02 爱占小便宜
在电视剧《小巷人家》里,黄玲用自己的钱好不容易从国营饭店买到了五花肉和排骨。
她的丈夫庄超英就请来了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一家来吃肉。
庄家人想白吃白喝,被黄玲识破占便宜的心理后,心生不快。
后来,庄超英的母亲更是想方设法将外孙向鹏飞送到黄玲家,省去自家抚养照看的费用。
这种占便宜的心思,让庄超英的母亲不受人待见,和外孙及孙子孙女都不亲。
长期缺钱的人,往往会投机取巧,总想从别人那里占便宜。
金钱的匮乏让他们丢失了道德上的良知,变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这样的人,不可深交。
03 生活没有规划
有钱人都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生活。
“人生如棋,计划是致胜之招。”
长期缺钱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混乱的,没有任何的规划。
小学同学沫沫,现在在流水线上做着简单的工作,收入不多。
她在毕业后频繁跳槽,尝试了各行各业的基础工作,却始终没有确定一个自己想长期发展的行业。
当我们闲聊问她后面有啥打算时,她总是说先这样干着,边走边看。

下班时间里,她沉迷在游戏和追剧中。
毫无规划的生活,让她只知道享受当下,得过且过,整个人也没有了以往的精气神。
对生活的规划,是要把自己后续的人生拆分成不同的阶段。
在每个阶段里,写下自己想做的事,然后一步步细化到每天去完成。
没有了规划,我们就如无头苍蝇,看似忙碌,却始终飞不出“缺钱”的怪圈。
赚钱靠的不是虚假的“勤奋”,而是有头脑的努力。
04 缺乏行动力
大姨的生活比较清贫,她的愿望一直是住上县城里的楼房。
每次去她家做客,她逢人就说自己要是能住上县里的楼房就好了。
她的愿望,亲戚们都知道。
大家更清楚的是,她的愿望也不太能实现,因为她只说不做。
她会去亲戚家打听房源,也会在中介那里了解卖房信息。
但多年来,她所有行动都停在这一步。
她没有真正地看过几套房,也没有找家人协商如何一起买房,更没有为买房这个愿望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最后,对大姨来说是:买房的愿望说了千百遍,没房的事实一直在。
她把自己的愿望如同月亮般挂在天上,只是晚上对月惆怅,脚步却从未迈出去。
所有好的结果都是需要行动起来去实现它的,对金钱的积累也一样。
没钱的人,有的是满脑子的想法和计划,却始终不见行动。

长期缺钱的人,看似是习惯不好,实则是思维方式受限。
要想有钱,先得尊重钱,有赚钱的欲望,而不是满足于现状。
其次是自强自立,靠自己去制定计划,努力实现。
长期缺钱的人,只会困在自己思想的牢笼里,走不出自己行动的束缚。
要想蜕变,主要在思想,其次在行动。
-END-
作者简介:朵蓝。用文字表达自己,让思想落笔生花。爱文字更爱生活。
关于文章讲到的观点,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