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孙颖莎人生中第一个贵人!拼尽全力,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

孙颖莎那时候,谁知道她是谁,江嘉良说让她上场,队里都觉得怪,大家用惯了武杨,稳,见过大场面。媒体都觉得这没啥悬念,网上有人直接说这不是白送吗,江嘉良不吭声,媒体追着问是练兵,还是干脆放弃了。

他说孙颖莎能扛起女队的大旗,当时没人当真。

连乒协内部都有人觉得江嘉良是不是带徒弟带糊涂了,孙颖莎就这么稀里糊涂被推上去了。

2017年的T2联赛,早田希娜那帮日本小将势头很猛,打法又凶,心态也好,国乒这边压力不小。
江嘉良临阵换将不用武杨,换上来一个16岁的小姑娘。

名字都没几个人听过,连个积分都没有,记者都懒得采现场一看俩小姑娘站那儿,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十几厘米。气场把孙颖莎盖过去了,孙颖莎个子小,眼睛特亮,咬着牙,早田希娜一路领先,场面挺难看。

孙颖莎倒没垮,第一局死死咬住,第二局被拉开,越打越狠。

打到赛点那个球,一个正手抢攻,球擦着边儿过去,全场都安静了。真赢了,谁都不敢信。

江嘉良在场边,眼睛也有点湿,不是激动,是那口气终于松下来了,赛后媒体围着问他是不是赌赢了,他就笑了一下。说他早就知道孙颖莎不是一般人,这一场球,改变了两个人。 孙颖莎从一个“省队边缘人”直接成了国家队重点培养的对象。

开始打国际比赛,连着赢了好几个高手,没几年,就把伊藤美诚给干掉了。

世界排名第一,江嘉良后来就点了个赞,什么都没说,圈里人对他又重新敬佩起来,有人开玩笑说他看人比带队还厉害,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不是什么天才的直觉,是这么多年打球看球带人攒下来的。

他说孙颖莎身上那股劲儿,不是谁都能教出来的,采访的时候他这么讲。

后来刘国梁接手,东京奥运会那一回,孙颖莎顶着压力打伊藤,一下成了全民的英雄。其实她早就被检验过了,敢在她身上冒这个险的。只有江嘉良,那会儿的江嘉良没什么高位。也没什么媒体光环,就是敢看人,国乒平时用谁不用谁。

那都是一层层博弈下来的,一个16岁的小姑娘能被带上场,这背后意味着很多。可能老队员的机会就没了,教练自己的饭碗也可能不保。江嘉良都懂,他还是坚持说她能打。

那天孙颖莎扎个马尾,跟个放学的小孩似的,笑起来挺甜。可一上场那眼神就变了,反差特别大,就是那种杀气。这种风格其实很中国,不是说没天才,是很少有敢放手去试的。

江嘉良那一次,就代表了一种敢,孙颖莎那一局,就代表了一种赢回来。

丁宁退了以后,乒女队一直缺个能完全扛旗的人。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一代接一代的冠军,全世界都盯着中国。光环太多了人也容易麻木,直到孙颖莎带着一股野劲儿出来。那种狠的文化好像又回来了,有人说她像樊振东,也有人觉得她像年轻时候的张怡宁。

就是多了份可爱,能赢球,也讨人喜欢。这种实力和亲和力揉在一起的特质,成了一个新符号。

看孙颖莎这一路,最关键的其实不是她自己。是中国体育这个体系的包容度,敢让没资源没背景的年轻人去试错。去成长,别的国家很难做到这点。

江嘉良那次豪赌,说白了也是体制给的安全感垫的底。国乒太强大了,能给年轻人空间。不然他也不敢,这种体系下的个人爆发,才是中国体育领先的秘密。

不光是靠天赋,是眼光和体系一块儿撑着。

T2联赛那场“试错”,更像是一场命运的实验。江嘉良押上了自己的名声,她押上了自己的青春。

一个老教练的孤注一掷,一个少女的无畏初战,最后拼出来一个冠军。

很多人喜欢把这事说得挺浪漫,其实一点不浪漫,她要是输了,可能就回省队了。

江嘉良可能就被调走了,结果是两个人都赢了,刘国梁在领奖台后面笑着看她。

央视的主播感叹女乒出了个孙颖莎,江嘉良坐在屏幕前,轻轻叹了句,这就是当年那个孩子。

时代的转折点有时候就这么简单,一个敢押的教练,一个敢上的姑娘。

孙颖莎的成功不只是她一个人的故事,她证明了在所有质疑面前。

最值钱的就是那种敢赌一把的信任,江嘉良当年押中的,不只是一个冠军,是国乒下一代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体育   贵人   职业生涯   人生   孙颖   媒体   小姑娘   女队   教练   体系   冠军   光环   中国   劲儿   马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