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竟然成为了二战后疆域扩张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严重挑战

作为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印度可能是“唯一”一个坏处比好处多的国家,英国人殖民印度时,将四分五裂的印度“统一”了,1947年走的时候,印度政府接手了一个“完整”的国家。

同时,印度也继承了英国扩张的野心。

最近总能刷到印度又在“调整地图”的消息——这边刚把克什米尔部分区域划进“查谟-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那边又和尼泊尔为了一座山峰的主权吵得不可开交。

昨天和中国在边境线擦枪走火的新闻还没降温,今天就宣布在藏南地区新建了个行政区。有网友调侃:印度的地图,怕不是用橡皮泥捏的?

但玩笑归玩笑,当我们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二战结束至今78年,印度竟成了全球”实际控制领土扩张最激进“的国家之一。

这事儿,真不简单。

印度"地图扩张"的"三步曲"

印度的“扩张逻辑”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大概是:法理改、武力压、舆论炒

2019年,印度突然废除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自治地位,将其拆分为两个中央直辖区,其中”拉达克中央直辖区“直接覆盖了中国西藏阿里地区部分领土。2020年加勒万冲突后,印度内政部火速批准在所谓“拉达克”地区新建4个陆军基地,并在官方网站更新地图,把中印边界西段的中方实际控制区全标成“印度领土”。

2023年,印度又和尼泊尔爆发“卡拉帕尼地区”主权争议,新德里直接修改教科书,把这片有争议的区域写进小学地理课本,声称“自古属于印度”。

“武力压边界”几乎成了年度大戏,2020年加勒万河谷,印度士兵持钢管、石块袭击中方巡逻队,造成双方伤亡。2022年12月,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了超过5万兵力,还把T-90坦克、S-400导弹往前线推。2023年8月,印度边防部队甚至越线拆毁中方设施,双方再次爆发肢体冲突。

印度每次动手后,都会同步更新地图,你拆我设施,我就标新领土,你抗议,我就说这是我们的固有疆域。

最后是舆论炒民,意印度国内媒体几乎成了扩张吹鼓手:《印度时报》曾发文称“印度需要成为世界一流国家,领土必须匹配野心”。

翼组织“印度教特性运动”“公开煽动收复印度教圣地克什米尔",甚至宝莱坞电影都开始植入"印度领土不可分割"的情节。

这种“官方画饼+媒体造势+民众狂欢”的组合拳,让印度的扩张叙事在国内几乎成了政治正确。

印度的"扩张瘾"在怕什么?

1948年,中国还处于内战,印度就已经出兵藏南,并且试图建立一个“东北边境特区”,并坚持中印边界就是“麦克马洪线”。

可能有人会问:"印度为啥这么爱搞扩张?难不成真觉得自己能当'南亚霸主'?"

历史欠账太多,想靠地图填坑, 印度这个国家的诞生本身就是拼盘式的。

1947年英国殖民者撤离时,搞了个"蒙巴顿方案",按宗教把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巴基斯坦,还留下克什米尔这个"烫手山芋"。

独立后,印度不仅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反而变本加厉。

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印度惨败却拒不承认失败,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制造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1984年出兵斯里兰卡,镇压泰米尔武装,2019年空袭巴基斯坦境内目标......这些操作,本质上是印度试图用“武力和法理”重塑自己的大国形象。

但问题在于,历史上的边界从没有“默认即拥有”的说法,你当年签过协议承认的边界,现在单方面撕毁。

你曾经认可的“实际控制线”,现在说改就改。

这种“我吃的饭,我说了算”的逻辑,和强盗抢完东西还要写产权证书有什么区别?

国内矛盾太炸,拿"领土"转移火力。 印度表面上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国内问题比恒河沙数还多:14亿人口中有2.7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种姓制度导致底层民众连基本人权都难保障,东北部各邦分离主义武装活跃,农民抗议、工人罢工几乎每周都有。

这时候,莫迪政府要是不搞点“大事”,恐怕连基本盘都稳不住。于是我们看到:2019年废除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直接引发印控克什米尔大规模骚乱,但莫迪的支持率反而涨了。2020年和中国的边境冲突,让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反对党连批评政府的力气都没了。2023年和尼泊尔的领土争议,更是让印度人民党在地方选举中多拿了几个席位。

说白了,印度的领土扩张,本质上是“内病外治”,自己家里乱成一锅粥,就把矛盾引到国外去。

大国梦太飘,拿"领土"撑门面。 这些年印度总爱说自己是“世界最大民主国家、南亚领导者”,甚至想挤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但大国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得看实力。

印度GDP总量刚过3万亿美元,人均不到2500美元;军队人数全球第二,但装备大多是“万国造”,连航母都要借别人的维修技术。科技水平也就IT外包强点,航天、军工全靠进口。

这时候,印度急需用“领土扩张”来证明自己“有实力”。

但问题在于,你连自己国内的贫民窟都管不好,拿什么去管理克什米尔的雪山?你连边境士兵的防寒服都配不齐,拿什么去和解放军现代化部队对抗?

更讽刺的是,印度的“扩张”不仅没带来安全感,反而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比如克什米尔,印度派了70万军队镇守,每年军费花上百亿,结果当地武装分子越打越多,平民死伤数字年年攀升。

和中国的边境对峙,印度修了那么多哨所、公路,结果每次冲突都是自己先撤,还落个“破坏现状”的骂名。

和尼泊尔的领土争议,直接把自己在“南亚小霸王”的形象撕了个口子,毕竟连小国都敢和你硬刚,还谈什么“领导南亚”?

扩张能带来强大?历史早写了答案

从亚历山大帝国到罗马帝国,从大英帝国到苏联,历史上所有靠“领土扩张”堆起来的“大国”,最后都逃不过“扩张越疯狂,崩溃越彻底”的规律。

新中国从来不是“扩张者”。70多年前,我们从积贫积弱中站起来,靠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我们推动“一带一路”,帮150多个国家修铁路、建港口。

面对领土争议,我们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因为我们知道:个大国的担当,不在嘴上喊了多少口号,而在行动中做了多少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财经   疆域   印度   战后   中国   国家   克什米尔   领土   南亚   尼泊尔   巴基斯坦   边界   边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