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中国篮球这两年留洋的球员越来越多,杨瀚森去西班牙,曾凡博在NBA发展联盟混得风生水起,现在又轮到林葳这个小伙子站出来了。10月2日,他的经纪公司精英传奇体育直接在网上放出消息,上赛季CBA本土得分王林葳通过NCAA资质审查,正式加入俄勒冈大学,新赛季穿23号球衣打2025-26赛季的一级联盟比赛。这事儿一出,整个圈子都炸锅了,因为林葳是第一个从CBA职业联赛直接转战NCAA的中国男球员,之前的中国球员进NCAA都是学生身份,从没见过这种操作。
先说说林葳在上赛季的CBA表现吧,这小伙子真不是盖的。2024-25赛季,他代表南京同曦出战36场常规赛,场均21.6分、5.3助攻、3.4篮板、1.4抢断,投篮命中率41.3%,三分命中率34.9%。这些数据直接让他拿下本土得分王,总得分776分,还成了球队得分王。季后赛他更猛,首轮两场场均30.5分、11助攻、6.5篮板、1.5抢断,投篮命中率43.5%,三分26.5%,罚球94.1%。同曦队史首次杀进季后赛,全靠他扛着进攻大旗,常规赛场均34.6分钟上场时间,季后赛更是全面开花。这成绩单搁在CBA本土球员里,绝对是顶尖水平,21岁就这么稳,难怪大家觉得他前途无量。
赛季一结束,林葳没闲着,直接4月7日通过经纪团队宣布参加NBA选秀。这步棋走得挺大胆,毕竟他才21岁,CBA里正红着呢。夏天他飞美国参加联合试训,在芝加哥的训练营里跟球探们过招,5月还单独去达拉斯独行侠的工作坊,练了两个小时的突破和投篮。6月26日,选秀大会在纽约巴克莱中心开场,他坐在观众席上等了两轮,结果落选了。没事儿,落选不等于没机会,7月9日G联赛国际球员选秀在拉斯维加斯,他第8顺位被独行侠下属的德克萨斯传奇队挑中,按规矩两周内得签合同,但他没动静,到7月23日也没去队里报道,直接放弃了。
放弃G联赛后,林葳的经纪团队开始四处碰壁。澳大利亚NBL、欧洲联赛都有球队联系他,薪水不低,NBL那边甚至开出高价,但名额有限,欧洲也得适应新环境。8月30日,他还在洛杉矶参加工作坊,一对一对抗练了半天投篮和过人。9月,团队分析了各种选项,G联赛轮换不确定,海外联赛适应期长。结果,NCAA这条路冒出来了。俄勒冈大学主教练直接打电话,承诺新赛季15-20分钟上场时间,这对林葳来说太实惠了。球队后卫培养体系成熟,出过狄龙·布鲁克斯和特雷·普里查德这样的NBA球员,跟林葳的突破和三分特点对得上。全美高校排名29位,早年1939年拿过NCAA首届冠军,历史战绩28胜18负,参加19次锦标赛。
10月1日,经纪团队敲定方案,文件一签,资质审查过关。10月2日下午,北京时间,精英传奇体育发公告,附上林葳的照片和球队标志,瞬间刷屏。南京同曦队也转发了,确认他新赛季代表俄勒冈出战。公告一出,国内媒体全跟进,新浪、搜狐、腾讯体育都发了专稿。林葳当天就拍了新赛季定妆照,穿上23号球衣,球队官网也更新了球员名单。10月3日,他已经随队投入训练营,在马修骑士竞技场跟队友们练基础运球和防守轮转。
这事儿为什么选NCAA?说白了,实用。G联赛坐板凳风险大,海外联赛文化差异大,NCAA有上场保证,还能加强防守,这正是林葳的短板。上赛季他攻强守弱,得分效率不高,大局观也得练。俄勒冈队里有俩四星后卫,竞争激烈,他得从轮换打起,一点点抢时间。另一个关键,NCAA的NIL政策,从2021年起允许学生运动员靠姓名、形象、肖像权赚钱,签代言、拍广告啥的。林葳这身份,收入能顶CBA合同,不用愁钱。国内篮球圈人士说,这政策让国际球员蜂拥而至,林葳就是受益者。
从时间线看,这过程挺曲折。4月宣布选秀,6月落选,7月G联赛选中又放弃,8月工作坊,9月评估,10月官宣。经纪团队精英传奇体育全程把关,帮他过NCAA注册关。今年NCAA刚放开政策,允许职业球员参加,非美籍注册复杂,林葳的流程拖到尘埃落定才公布。相比王俊杰和赵维伦那种学生身份进NCAA,林葳带着CBA经验,这路子更成熟。之前中国球员留洋多走NBL或欧洲,林葳这条CBA到NCAA,开辟新路径,为后面小将们树榜样。
CBA这边,同曦队得调整阵容,上赛季靠林葳得分,本土第二得分手都没他一半猛。新赛季他们得找人补位,季后赛经验也得从头攒。吉林队那边,琼斯从NBL亚军回来,重签老将稳后卫线,新疆外援被截胡,休赛期交易挺热闹。林葳走人,CBA本土后卫人才缺口更大,21岁就这么能打的,留着能顶几年。但他选择出去,说明CBA顶薪几百万也挡不住更高平台诱惑。落选NBA后,不回CBA躺赢,而是咬牙去NCAA练级,这心态接地气,搁谁都得掂量。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