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往事|梁镇川:孝衍春秋 义贯乾坤 ——孝义名称的由来

孝衍春秋 义贯乾坤

——孝义县(市)名由来的人文历史解析

(修改版)

文/梁镇川


孝义市

在孝义市新城西牌楼上,赫然镌刻着“孝衍春秋““义贯乾坤”八个金色大字。这是2008年我应时任市委书记邀请,精心编撰的一联箴言。衍,有延续、扩展的意思;贯,有贯穿、充满的意思。春秋,是经年岁月,说的是时间;乾坤,是天地阴阳,说的是空间。时间无尽永前,空间无界永在。时空概括了人生世事延续轨迹的全部。行孝,延续扩展于千秋岁月;仗义,贯穿充满于天地之间。可见“孝衍春秋,义贯乾坤”这八个大字涵盖之广阔、意义之深远,价值之重大,是人世间千秋万代永存的浩然正气,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真可谓“千秋孝义,孝义千秋”!


说到“孝义”县(市)名的由来,翻阅清代乾隆、雍正、光绪年间的三部《孝义县志》,以及现代版《孝义县志》,都有这样的记载:

乡贤事迹篇載:“郑兴,唐时人。幼有至性,力穡(sè)奉母。忧母病,刲(kuī)股为羹以进母,病适愈。正(贞)观元年,有司以闻于朝。诏改永安县为今名,并旌(jīng)里曰大孝里。祀邑忠孝祠。”

胜迹篇载:“义虎亭,城西门外。相传明时有樵夫,坠岩虎穴中,虎负之出。樵夫与虎相约时、日,剚豚(zì、tún)西门外以谢。至期虎如约攫(jué)豚以去云。”

这是千百年来相传的两则有关孝、义的故事。孝义人也把这两个故事当作孝义县(市)名的由来而广为传播。2014年元旦,孝义市委、政府大楼前,竖立了两座雕塑:一是“郑兴割股奉母”,一是“义虎救樵夫”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这两个孝义县(市)名由来的故事呢?

郑兴割股奉母,作为“孝”的由来,古今《孝义县志》都有记载:唐·贞观元年(627年)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唐太宗李世民敕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此后虽有两次更名,但孝义县(市)名一直沿用至今。这是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至于“义虎救樵夫”作为“义”的由来,就值得商榷了。

一者,这一传说故事发生在明代,与唐太宗御赐孝义县名的唐贞观元年,几乎相差近千年。显然,作为县名由来是不靠谱的。

二者,这一带有怪异色彩的离奇传说,不是有据可查的真实历史,不可作为县名由来依据。

三者,王士祯《义虎》文开头一句分明写道:“汾州孝义县狐歧山多虎”。可见,即使这个传说可能发生,也是在孝义县得名之后,以此作为孝义县名“义”的由来,也说不过去。


如何正确对待“义虎救樵夫”的传说呢?

关于义虎救樵夫,清代诗人、文学家王士祯有一篇文章《义虎》,选自他的笔记体文集《池北偶谈》第二十卷,讲述的就是这个传说。

义虎救樵夫,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动物也有灵性,也是通人性的。这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段佳话,寄托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希望。在当今提倡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珍稀动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处的新时代,这个美丽的故事,值得大加赞扬。 我们在研讨胜溪湖森林公园植入“孝义文化”的时候,建议在公园内建一座“义虎救樵夫”群雕。孩子们喜爱动物,可以吸引孩子从小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观念。同时,也可以从动物身上,看到大义大孝的感染力,从而诠释孝义文化的影响力。

唐贞观元年诏改永安县为孝义县的时候,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大力倡导“以孝治天下”。孝,乃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首;义,乃八德之一,万事之先;孝和义,有其内在的伦理联系,一般说到孝,往往和义联系起来。也许唐朝内阁大臣们商议县名时,想到这些意思,于是便改永安县为孝义县了。 所以,有“郑兴割股奉母”“孝行闻于朝”,诏改永安县为孝义县,作为孝义县名的由来,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无须再找其他来由了。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隋末唐初,尉迟恭作为匈奴刘武周部的将领镇守白壁关,与秦王李世民决战时,“大义归唐”;后来尉迟恭又为李唐天下以及李世民登上皇位,立下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想到孝子郑兴的“孝”和尉迟恭的“义”;于是,一孝一义,涌上心头,御笔—书,赐予县名。 这一观点,看似合情合理,但无历史记载,不足为凭。

总之,孝义县(市)名的由来,还是应该以《孝义县志》的记载:“唐·贞观元年(627年)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唐太宗李世民敕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为准。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中,我曾创作过一首市歌:

《孝义千秋》歌词

贞观元年唐宗下旨,

诏改永安县名为孝义。

从此孝义人就传承相継,

将行孝仗义铭刻在心里。

一个神圣的名字,

几个感人的故事,

啊——孝义千秋,

千秋孝义!

百善孝首行善誉,

万事义先成事基。

人人崇尚孝和义,

人间共谱和谐曲。

孝河义水流淌不息,

滋养了世世代代孝河儿女,

融汇着新世纪时代旋律,

奏响了文明富强前进乐曲。

两个神圣的大字,

一生信守的规矩,

啊——孝义千秋,

千秋孝义!

百善孝首行善誉,

万事义先成事基。

人人崇尚孝和义,

人间共谱和谐曲。

千百年来,孝 • 义文化,已经积淀成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珍惜呵护;孝 • 义文化,已经俗定成习惯规矩,规范着我们言行举止;孝 • 义文化,已凝铸成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奔向美好的未来!

在孝义古城标志性建筑、国家级文物保护项目——中阳楼上,悬挂着一块匾,上书“行孝仗义”四个金色大字,还有一副对联:

孝为人之本,

义乃君子宗

孝、义,是中华传统美徳的核心,一本、一宗,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准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对于每一个孝义人来说,应该珍惜这个名字,热爱这个名字,理解这个名字,践行这个名字,传承这个名字,真正使“行孝仗义”成为:

修身立业的座右铭,

为人处事的指路灯,

教徒训子的金科玉律,

警世喻俗的暮鼓晨钟。


来源:《木易真金》公众号

#头条家时光#​#头条创作挑战赛#​#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历史   汾阳   孝义   乾坤   由来   春秋   往事   名称   永安   樵夫   千秋   孝行   元年   贞观   县志   这个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