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卖火柴的小女孩”:妈妈去世,零下天气穿拖鞋在外捡吃的

前几天看到一个这样的新闻:

在冬天的西安街头,一个8岁的小女孩,穿着很脏的旧棉衣、凉拖鞋在外面捡吃的。

有人问她“你爸爸妈妈呢”,得知她妈妈得了癌症已经去世,而爸爸虽然活着但几乎不怎么管她。

看到这一幕,仿佛是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照进了现实。

作为母亲,我见不得这样的事情发生,很容易代入到自己孩子身上,只想把这个孩子紧紧搂在怀里给予她温暖;

她才8岁,还不知道苦为何物的年纪就已经吃尽了人生的苦。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当官的爹”。

以前觉得这样的说法过于偏颇,可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个说法是真的有一定道理。

同样是亲生的,为什么当妈的就能为了孩子舍弃一切,而当爹的却经常为了其他舍弃孩子呢?

01

如果父母两者只能选一,孩子大多会选妈妈

我们经常看到网上有这样的视频段子:

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第一句往往就是“妈,我回来了”;

孩子在家里最常说的话就是“妈,我的**去哪了”、“妈,我们中午吃什么啊”、“妈,我今天穿什么衣服”......

唯一一句喊爸爸的话可能就是:“爸,我妈呢?”

虽是段子,却来源于生活,我家就是这样的情况。

有一次孩子把我喊烦了,我不耐烦地说:

“天天就喜欢在我面前痞痞赖赖,有事为啥不找你爸?我好欺负些吗?”

结果孩子一句话就把我的心融化了:“我们就喜欢跟妈妈痞痞赖赖,因为我们跟妈妈亲嘛。”

但是面对爸爸,孩子们要么偶尔开句玩笑,要么拘着自己,从来没像在妈妈身边那么自由和松弛。

这些跟孩子相处的细节里,其实都藏着孩子对妈妈深深的依赖和妈妈对孩子满满的爱。

02

爸爸通常认为孩子成长“给钱就行了”

我曾看过一个对孩子的采访,问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会选择谁。

视频里的孩子无一例外全部选择妈妈,给出的理由也出奇一致:

“在家里都是妈妈照顾我的生活,我跟妈妈最亲”“妈妈会为了我舍弃一切”“我就是我妈的全部”......

问到为什么不跟爸爸,孩子大多的说法就是:“爸爸就觉得孩子成长给钱就行了。”

一个家庭中,可以没有爸爸,但一定不能没有妈妈,不然你仔细观察那些离异家庭中;

但凡仍然每天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跟着妈妈生活的,而那些跟着爸爸生活的,很多都邋里邋遢、全身脏兮兮。

这些细节,你不能全部归咎于“爸爸粗心”,只能说他的心思根本没有用在孩子身上。

03

离异再婚,男女的要求暴露孩子地位

在另一个采访里,同样是离异男女带娃相亲,问找对象有什么要求,女方强调最多的就是“对我的孩子好”,而男方则很少有这样要求。

女方更多的是思考再婚以后的生活对孩子有多大影响,而男方则更多地思考再婚以后对自己的生活有多大帮助。

对于女人来说,再婚男人对自己孩子好与不好,是权衡是否再次走入婚姻的重要指标;

而对于男人来说,无非是把孩子从一个女人交给另一个女人照顾,所以,他觉得再婚跟女方在一起开心最重要。

基于这个原则,往往后者比前者更容易找到对象,也更容易重新组建家庭。

事实上,孩子很多时候比大人更通透。

孩子清晰地知道,如果父母离婚,自己跟着妈妈,妈妈也会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方方面面照顾得很好。

而如果跟了父亲,一旦父亲再婚,本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生活习惯,父亲会忙于工作,把自己交给后妈带。

没有感情基础的后妈,能对孩子有多好呢?

一个母亲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舍弃一切,而一个父亲,则很轻易地会为了新妻子舍弃孩子。

这就是离异时孩子愿意选择母亲不选择父亲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育儿   在外   零下   小女孩   现实   天气   妈妈   孩子   爸爸   父亲   女方   后妈   说法   身上   母亲   男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