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2025年9月27日,山东济南一位网民家中的小熊电器养生壶突然爆炸,喷溅的碎玻璃与沸水导致一岁孩子全身40%大面积烫伤,尽管孩子目前已完成手术,但后续仍需植皮修复疤痕。
这起令人揪心的安全事故,迅速将小熊电器推上舆论风口,可就在消费者为孩子伤情担忧、质疑产品质量时,更让人不解的现象接连出现。
5月,公司第二大股东施明泰的一致行动人“泰牛1号”私募基金减持套现2569.28万元,8月11日至9月8日,副总经理刘奎又实施减持计划,套现约425.87万元。
一边是频发的产品安全事故,一边是股东与高管的密集套现,曾经凭借“高性价比”俘获大量消费者的小熊电器,这次难道真要“凉”了?
先回到济南这起养生壶爆炸事件本身,小熊电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跟进,事发后第一时间派专人赴医院探望伤者,提供医疗协助及心理安抚。
对于事故原因,企业表示目前正在全力核查,但因尚未接触涉事产品实物,暂无法判定责任归属。
同时,小熊电器强调每一款产品出厂前都经过严格质检,养生壶从设计到生产经历多轮安全检测,均有国家检测报告,还提到水壶属于玻璃材质器具,存在一定特殊性,使用中需避免磕碰、撞击。
可这样的回应,显然难以平息消费者的疑虑,在网络平台搜索不难发现,小熊电器类似的爆炸事件并非首次,不少吐槽贴和投诉都显示,其玻璃制品水壶在正常加热过程中就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并非外力磕碰导致。
除了壶类产品,小熊电器其他品类的质量问题也不少,消费者对电饭煲、煮蛋器、豆浆机等产品“精准年抛”的吐槽层出不穷,产品用不过一年已让人不满,更让人头痛的是使用过程中潜藏的安全隐患。
要知道,小熊电器成立之初主张“分享健康未来”,靠着时尚可爱的设计和较低的价格,确实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
但随着市场反馈增多,人们发现其部分产品如电饭煲、煮蛋器、料理机等小家电会使用塑料配件,这引发了消费者对加热时可能释放双酚A的担忧。
双酚A是广泛使用的工业化合物,添加到塑料制品中能使其无色透明、耐用、轻巧且防冲击性突出,还能防止酸性蔬菜和水果侵蚀金属容器,因此被用于罐头包装、奶瓶、水瓶等数百种日用品制造。
尽管双酚A属于低毒性化学物,但加热时塑料容器是否会释放双酚A,各界学者说法不一,这种争议让消费者对小熊电器的产品安全更添一份顾虑。
从成本构成来看,小熊电器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达60.03%,主要包括塑料原料、五金制品、电子电器、电机、陶瓷、玻璃、包材等。
虽然塑料材料在小家电产品中应用广泛,但对比高端品牌,小熊电器使用的材料在质感和耐用性上可能略逊一筹,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其产品会频繁出现质量问题。
黑猫投诉榜单显示,有关小熊电器的投诉累计接近3000万条,其中不少都与产品质量相关,如此庞大的投诉量,足以说明其在品控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控漏洞之外,小熊电器还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和自身发展“中年危机”的双重压力。
小熊电器成立于2006年3月,是以“小熊”为核心品牌的小家电企业,201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产品覆盖厨房、生活、个护、母婴等多个领域,目前拥有超过90个产品品类、1000多款型号的产品。
2021年以前,受“宅经济”等因素影响,小家电一度成为新的消费风口,吸引大量初创公司入局,小熊电器从九阳、苏泊尔、美的小家电等众多知名品牌中突围,主打高性价比,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但中国小家电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头部企业占据相当高的市占率,竞争激烈、淘汰率高成为行业常态。
更关键的是,小家电热潮退坡速度远超预期,自2021年起,市场大盘开始降温,2023年“618”期间,包含14个品类的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19%,“双11”期间,厨房小家电的线上零售额、销量更是双双下跌。
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小熊电器的发展也遭遇瓶颈,尽管自上市以来营业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四年营收增速明显放缓,2021年甚至出现负增长。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竞争对手可能通过价格战、广告战、专利战等手段挤占其市场份额,为维持产品盈利空间和市场份额,降本增效成了小熊电器不得不走的路,可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品控方面的压力。
再看2025年半年报业绩,表面看似亮眼,实则暗藏隐忧。今年上半年,国内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319亿元,同比上涨9.3%,零售量13652万台,同比下降1.2%,线上零售额256亿元,同比上涨12.4%,零售量同比下滑0.5%。
这种“额涨量跌”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在国补带动下,相对中高端、高端产品以更快速度吸引了消费者,厨房小家电行业实现结构化升级。
小熊电器在这一时期实现营业收入25.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32%,其中,收入占比超60%的厨房小家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2%。
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这份业绩增长是建立在2024年公司业绩低迷的基础上,2024年小熊电器营收仅增长0.98%,归母净利润却同比降低35.37%,也就是说,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尚未恢复到2023年中报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盈利能力差距,虽然小熊电器在行业内处于中上游水平,但与北鼎股份相比,差距明显。
2025年上半年,北鼎股份营业收入为4.3亿元,同比上升34.1%,归母净利润为5583万元,同比上升74.9%。尽管北鼎股份的营收规模与小熊电器不在一个量级。
但得益于推广力度加大,以及政府“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消费市场回暖,其业绩增长迅猛,且自营品牌的毛利率高达55.9%。
北鼎股份能有如此高的毛利率,核心在于其自营品牌走高端化路线,锅具多入驻山姆超市等“中产”聚集的商场,产品定价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空气炸锅、焖锅等价格在千元级,更高端的电蒸锅、电饭煲则高达2000元。
而同行业空气炸锅价位多在100-200元区间,主打性价比的小熊电器,自然难以在中高端市场分一杯羹,为了在低价市场立足,不得不压缩成本,这又陷入了“成本压缩—品控下降—投诉增多”的恶性循环。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小熊电器还出现了核心人员变动,今年年初,创始元老、董事兼副总经理欧阳桂蓉因个人原因辞职,三个月后,原兼任董事会秘书与副总经理的刘奎辞去董秘一职,开始专职担任副总经理。
再加上此前股东“泰牛1号”私募基金和副总经理刘奎的减持套现,一系列动作让外界对小熊电器的未来发展充满疑虑。
目前,济南养生壶爆炸事件的责任还未判定,品控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行业竞争压力持续加大,小熊电器想要在下半年扭转局面,无疑面临着一场硬仗。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重建消费者信任,即便短期内依靠低价策略维持市场份额,长期来看,也很难摆脱“凉凉”的风险。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