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关乎F-35战斗机和导弹制导系统的稀土,一边是每年为美国大学贡献超百亿美元学费的中国留学生。
两个原本互不相干的事物,被美国财政部长硬生生绑在一起。
10月13日,他在电视镜头前,像一个失去耐心的赌徒,用威胁掩盖恐惧。
贸易博弈的火光,居然烧到了教室,一个国家可以拿矿石当筹码,但当它开始拿学生当筹码,就说明形势已经乱了。
这场被称作“破防”的直播,成了美国焦虑的真实写照。
贝森特也许没想到,自己那天在福克斯财经频道的情绪,会掀起这么大波澜,主持人问他贸易摩擦、问稀土供应,他回答得还算有条理。
但几分钟后,他突然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八度,对着镜头说出一句让无数中国人瞠目结舌的话
如果中方不撤销稀土出口限制,我们有的是办法反制,比如重新审查中国学生的签证资格。
那一刻,他的表情有点扭曲,像是在拼命克制着什么,短短几秒钟,直播间的气氛冷得能结冰。
从稀土出口到中国留学生,这两条线本该毫不相干,却被他粗暴地拧在一起。
稀土是工业的骨头,留学生是知识的血液,骨头断了,战机造不出来;血液断了,大学的账目就要出血。
贝森特的这句威胁,看似强硬,实则像个赌气的孩子,冷战时代的影子,在2024年的镜头前投射出一张发抖的脸。
其实这种情绪早有征兆,早在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就宣称要“积极撤销”那些与中国政府机构有潜在联系的学生签证。
那时大家都以为只是姿态,但如今财政部长把话挑明,美国的“思想麻醉剂”似乎也不太够用了。
中国商务部于10月9日发布两项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这是经过层层评估的政策决策。
新规引入了“最小占比”和“直接产品”规则,这两个专业词看似晦涩,却意味着凡含有中国原产稀土物项价值占比0.1%的外国制造产品,都可能被纳入管制范围。
这不只是技术条款,而是供应链的防护墙。
对中国来说,这是合理管理;对贝森特来说,却像是一记闷拳——打在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命门上。
中国在稀土领域一直有话语权,尤其是在中重稀土的开采和提纯技术上。
美国虽然试图重建自己的供应链,比如重启加州芒廷帕斯矿,但那地方几十年前就被废弃过,重新启动的进度慢得像冬天里爬坡的乌龟。
事实很冷:美国工业体系严重依赖中国稀土。
稀土是什么?是电机、电控、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设备的隐形基石,中国中重稀土产量占全球85%以上,而这些正是美国军工企业的关键材料。
贝森特比谁都明白,美国不能离开稀土,可是,当他说要驱逐几十万中国留学生那一刻,他的逻辑就像一条绕进死胡同的蛇——越是挣扎,越被自己缠住。
稀土是美方的软肋,教育则是他们自己赖以呼吸的氧气,财政部长的口头威胁听起来强硬,却暴露出另一层脆弱。
在稀土的议题上,美国动辄谈“战略自主”,可他们造芯片、造军机、造新能源汽车,没有哪一块能离开中国的供应。
贝森特的焦虑表明,美国的产业链并不牢靠,他们的“自主”更像一面在风中颤抖的布。
而在教育这条线上,美国的脆弱甚至更明显,2024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约为27.7万人,虽然比2019年高峰期略有下降,但依然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经济支柱。
这些学生一年为美国带来的直观收益超过110亿美元,这是一笔实打实的现金流,是高校维持运营的血液。
注意单位是美元
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这些学校,国际学生学费占比超过25%。
如果贝森特真把几十万中国学生赶回去,最先倒下的不是中国的教育,而是美国那一摞摞依靠学费撑着的预算表。
要知道,美国大学的财务状况早已吃紧,他们靠的是学费、基金和捐款的“三根拐杖”,捐款减少,基金缩水,只剩下学费在勉强支撑,而中国学生正是那口及时的氧气。
这就是讽刺之处——贝森特威胁“中国留学生”,其实是在掐自己大学的喉咙,他想展示强硬,却把刀架在本国教育体系的动脉上。
真正了解美国教育的人都清楚,一旦失去中国学生,学校预算要缩水,科研项目要停摆,国际排名要下滑,连校园咖啡厅都可能关门,对于美国高校而言,留学生不是数字,而是生意。
同样的逻辑放在稀土上也是如此。中国的矿产资源和分离技术凝结了几十年产业积累,稀土出口管制并不是“政治作秀”,而是一种体系自我保护。
一旦全放开,市场会重蹈前几年“掠夺式开发”的覆辙,所以,那两个公告的出台,是理性决策,不是威胁。
而贝森特的过度反应,让人看到了焦虑背后的一种无力,他能说的只有威胁,他不能改变现实,只能喊话。
贝森特的这场“破防表演”很快就有了回音,他又出面“补话”,对华加征100%关税“不一定要发生”。
语气开始软了,笑容重新挂在脸上,外界看得明白——美方在释放“缓和信号”。
特朗普也随即表态说,关税在11月1日前不会生效,并会在本周举行工作级别的会谈,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转变,让人清楚地看见美国的焦虑。
表面强硬,实则动摇,他们在现实的墙面上碰了头,贸易战不只是政策较量,更是一场经济耐力赛,而美国的资本市场,是最怕疼的地方。
对比之下,中国方面的回应显得镇定得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说得很清楚:实施出口管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中方早已对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评估,对全球产供链的影响“非常有限”,这句话的背后,是自信,因为底子够厚,底气才足。
中国稀土产业不是一夜之间建立的,从地质勘探到分离提纯,从环保标准到价格体系,这条链条稳得像一块岩石。
而当美国还在怀念“旧日霸权”的光环时,中国的产业已经在全球制造的底层扎下了根。
贸易战没有赢家,每一次挥刀,都有成本,贝森特的“教育制裁”看似威风,却首先伤到了自己的膝盖。
美国把教育当筹码,就像一个酒鬼拿家里的房契去换酒钱,暂时来看是满足了,但是却让未来无处安身。
稀土与留学,本该是合作,是共赢;而在他们的悬崖边口中,成了交易工具。
但世界不是赌场,最终决定输赢的,不是威胁得有多响,而是谁能稳得更久。
贝森特破防的那一刻,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在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中,最大的输家,往往是那个先动手翻桌的人。
观察者网:《黔驴技穷!美财长慌慌张张谈“筹码””:美国可有30万中国留学生.》
海峡网:《贝森特称对华关税不一定要发生,分析人士:中国面对美国有牌打且敢打牌》
观察者网:《美财长倒打一耙:中国想拉全球下水》
环球时报:《美财长批评中国政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是“中国对抗世界”,中方驳斥》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