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90年10月3日凌晨,全世界看着德国举国欢庆。没人注意到,这场统一的代价,是彻底放弃19万平方公里的祖传土地。
这块地方,比整个广东省还大。并且科尔政府把这个放弃写进了宪法,永久性地画上句号。

1945年8月2日,柏林郊外的波茨坦。
美国新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坐在一起,商量怎么处置战败的德国。

桌上摊开的地图,奥得河和尼斯河被粗粗地画了两条红线。斯大林的手指点在上面:"这条线以东,归波兰管。"
丘吉尔皱眉:"那得有多少德国人?"
"一百多万吧。"斯大林轻描淡写。
实际数字是七百万。
会议记录上写这是临时安排,等德国有了正式政府,再签和约,到那时候才算数。听起来合情合理,对吧?
骗局就藏在这个"临时"里。

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的54万平方公里,到1990年的35.7万,整整少了18.3万。
东普鲁士没了,那是腓特烈大帝加冕的地方。西里西亚没了,德国最富的煤矿区。波美拉尼亚没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你以为波兰占了便宜?他们也是受害者。苏联从波兰东部切走了17万平方公里,然后拍拍波兰肩膀:"拿德国的地补偿你。"

一场向西平移的游戏。波兰往西挪,德国被压缩,几百万德国人被赶出家园,几百万波兰人搬进德国人的房子。
谁说这是"临时"的?

1950年7月6日,东德政府跟波兰签了条约,承认奥得河-尼斯河线就是国界。
西德总理阿登纳看到新闻,冷笑一声:"不算数。"

波茨坦协定说得清楚,要等全德国统一政府签字才算,东德?那不是合法政府。
1970年,勃兰特当总理了,这位前柏林市长跑去华沙,跪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全世界都说他有诚意,回来跟波兰签条约,承认边界"不可侵犯"。
但你看条约细节,里面有个词不可侵犯,不等于最终确定。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我现在不动你,但法律上这事儿还没完。
西德的《基本法》序言里,一直写着"全体德意志人民"。注意这个"全体",包括那些已经不在德国的地方。宪法法院的判决书里反复强调,德意志帝国1937年12月31日的边界,法理上依然有效。
这是一场长达40年的法律拉锯战。
波兰人急了,你西德嘴上说尊重,宪法里留着后手,谁知道哪天翻脸不认账?尤其看着西德经济越来越强,波兰心里越来越虚。

东德那边倒是痛快,反正是苏联控制的傀儡政府,让签什么就签什么。
西德就不一样,议会里时不时有人提案,要求政府正式声明放弃东部领土,每次都被否决。理由永远是统一之前,不能做决定。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可本质上就是在拖,拖到什么时候?拖到统一。

1989年11月9日晚上10点57分,东德政府发言人沙博夫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错了一句话。记者问什么时候开放边境,他愣了一下,说:"现在,立刻。"
两小时后,柏林墙垮了。

科尔正在波兰访问,听到消息,他说自己"在错误的时间待在错误的地方"。但这个身高1米93、体重120公斤的胖子,脑子转得比谁都快。
11月28日,他站在联邦议会讲台上,宣布了《十点计划》。
美国人懵了,英国人怒了,法国人傻了,科尔根本没提前打招呼。
撒切尔夫人在内阁会议上摔了文件:"德国人又要统治欧洲了!"法国总统密特朗跑去基辅,跟戈尔巴乔夫商量怎么阻止德国统一。
但科尔赌对了,他赌的是速度。
柏林墙倒塌三周后,东德政府已经是空架子,货币在贬值,工厂在关门,每天几千人往西德跑。科尔抓住这个窗口期,宣布东德马克跟西德马克1:1兑换。

赫尔穆特·科尔
经济学家都说他疯了,东德马克根本不值这个价,但科尔要的不是经济账,是人心。
12月19日,科尔去德累斯顿演讲,圣母教堂还是一片废墟,几万人举着黑红金三色旗,喊着"赫尔穆特!德国!"
他站在台上,说:"我们是一个民族!"
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五分钟。
但波兰人不鼓掌,华沙政府发了声明:必须参加统一谈判,必须确认边界。
科尔知道,这是绕不过去的坎。

1990年6月21日,东西德议会同一天通过决议,承认波兰边界,科尔在联邦议院说:"这是最终边界。"
话音刚落,议会里有人喊:"卖国贼!"
科尔不理,他清楚,不做这个承诺,统一就黄了。

1990年9月7日,科尔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
苏联要钱,苏军要从东德撤走,撤军费谁出?士兵安置费谁出?军营维护费谁出?

戈尔巴乔夫张口要185亿马克。
科尔反价要60亿。
谈了三天三夜。
9月10日凌晨,科尔把最后的底牌亮出来,120亿马克补偿费,30亿无息贷款。
戈尔巴乔夫沉默了一分钟,"成交。"
总共150亿马克,相当于今天的1500亿人民币。
但科尔拿到的,是苏联同意统一的德国留在北约,这在三个月前,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
9月12日,莫斯科,《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签字仪式。
条约第一条:奥得河-尼斯河线为德波永久边界。
第二条:德国放弃对该线以东一切领土的主权要求。
第三条:此规定具有国际法约束力。

11月14日,华沙,《德波边界条约》。
条约里写得明明白白,重新确认波茨坦协定订立的"临时边界"为永久边界。
45年的"临时",终于变成了"永久"。
10月3日零点,柏林国会大厦前,黑红金旗帜升起,东德正式消失。
科尔在讲话里说:"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他没说的是,为了这个时刻,德国宪法里关于"全体德意志人民"的表述被删除了。基本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德国领土范围仅限于现有16个联邦州。
那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此跟德国没有任何法律关系。
柯尼斯堡?现在叫加里宁格勒,俄罗斯的飞地。但泽?现在叫格但斯克,波兰的港口城市。布雷斯劳?现在叫弗罗茨瓦夫,波兰第四大城市。

你问那些被赶走的七百万德国人怎么想?
他们大部分已经死了,活着的,在西德拿着政府的补偿金,看着统一的德国,闭嘴了。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统一的代价。
有人说科尔是"统一之父",也有人说他是"卖国贼"。1998年,他输掉选举下台,晚年卷入政治献金丑闻,被罚款,差点坐牢。
2017年6月16日,科尔去世,欧盟降半旗致哀。
但历史记住的,不只是他促成了统一。还记住了他为统一付出的代价,用宪法,永久放弃了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块地方,曾经是普鲁士王国的发源地,曾经是德意志帝国的粮仓。
现在,它属于别人了,永远。

参考资料:
1. 新华网《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去世》(2017年6月16日)
2. 人民网《德国统一20周年:愿望或现实》(2010年10月)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德国统一史》研究专题(2016年)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