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全国扶贫楷模蜕变为涉黑组织老大:前泸州首富的起伏人生

王德彬出生于四川泸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年家境贫寒,初中尚未毕业便辍学跟随泥水匠学习手艺,本可成为建筑领域的普通劳动者。

1979年,他应征入伍,前往云南服役,这段军旅生涯本应培养坚韧品质,却在退役后未能转化为正途上的动力。退伍归来,他选择投身商界,起初通过倒卖烟草等活动积累原始资本,同时涉足餐饮业。

随着资金逐步增多,王德彬的商业版图开始扩展。1983年后,他在泸州本地经营餐饮场所和娱乐设施,这些生意虽带来经济收益,却夹杂不正当手段。

到1996年,他正式成立四川王氏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好百年食品有限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和食品生产,特别是抓住白酒市场机遇,推出“王氏川酒王”品牌,针对中小城市销售散装酒,以低价和高回报策略迅速占领份额。

1997年的成都糖酒会上,他的产品吸引上百家经销商,甚至出口香港,年销量达数千吨,产值逾亿元,企业占地数百亩,拥有大量生产设备。

不过,王德彬的成功并非纯粹靠市场竞争。他在公司内部设立保卫科和稽查队,招募社会闲散人员充当保安,这些人直接听命于他,用于压制对手和对抗官方检查。

1998年至2001年间,为保护商场内非法烟草经营,他多次指使手下阻挠执法,辱骂并推搡检查人员,从而在当地确立非法权威。

这种行为逐渐演变为有组织的犯罪,涉及抢劫、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敲诈勒索、妨害公务等多项违法活动。例如,通过垄断生猪屠宰副产品市场,强制他人交易,获取不当利益。组织成员还从事赌博和组织卖淫,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王德彬进一步壮大势力,采用高薪和亲信委任方式,将家族成员、同乡和社会流氓纳入公司体系,恩威并施进行管理,形成以他为核心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逾四十人。该组织以商养黑、以黑护商,长期盘踞泸州,实施十九起以上违法犯罪,非法获利数亿元。

同时,王德彬注重营造正面形象,通过捐款扶贫和助学活动博取声誉。2017年,他因此获得全国扶贫楷模称号,企业也获爱心捐赠表彰。这些善举虽帮助部分弱势群体,却源于非法所得,最终无法改变本质。

王德彬的违法活动并非孤立,他还卷入跨省案件。2007年至2008年,通过战友关系,他请托时任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官员袁鹏,为孙小果案说情,并行贿以求从轻处罚。

这些行为最终引起司法注意。2019年,王德彬因行贿和单位行贿罪先被判七年徒刑。入狱后,更多罪行曝光,公安部门于2020年5月和7月公开征集线索,成立专案组深挖彻查。

2021年1月13日,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王德彬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抢劫罪、组织卖淫罪等多项罪名,与先前刑罚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财产。

其余三十九名成员获相应刑罚。此次审判还牵涉打伞行动,立案调查五十五名公职人员,包括多名市厅级和县处级干部。如今,王德彬仍在服刑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泸州   楷模   首富   组织   人生   全国   成员   刑罚   泸州市   社会   和县   烟草   泥水匠   稽查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