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岁这年,我在儿子的书包里翻到一张被揉皱的数学试卷 ——65 分的成绩旁,他用铅笔写了句 “我就是个笨蛋”。那天我才猛然想起,上周同学聚会时,我当着儿子的面跟闺蜜说 “你家乐乐数学总考 90 分,我家这孩子咋就不开窍”;辅导作业时,我盯着他错题本吼 “隔壁小明同个老师教,怎么就你错这么多”。
38 岁前总觉得 “比较是动力”,直到看见孩子偷偷藏试卷、故意拖延写作业,甚至拒绝参加亲子活动,才懂:家庭不该是 “比成绩的赛场”,父母的每一句 “别人比你强”,都是扎在孩子自信上的小刺。这 4 个和我一样的中年家庭故事,藏着所有 38 岁父母该醒的悟。
38 岁的林姐是公司财务总监,对儿子的成绩要求近乎苛刻,尤其见不得 “马虎”。每次儿子数学因粗心丢分,她总拿邻居小明举例:“小明做题连小数点都不会错,你怎么总漏题?”
有次期中考试,儿子数学考了 82 分,错题全是 “计算失误”。林姐忍不住又提小明:“你要是有他一半细心,早就上 90 了!” 那天晚上,她发现儿子在房间里反复抄错题,抄到手指发红,却故意把简单的计算题算错。儿子小声说:“反正我再细心,也不如小明,错了反而不用听你说他。”
直到老师找林姐谈话,说儿子上课总盯着小明的作业本,遇到简单题也不敢下笔,怕 “写对了也不如小明写得好”,林姐才慌了。她试着改了口:“这次你比上次少错 2 道计算题,进步了呀!” 儿子眼睛突然亮了,第二天主动把错题本拿给她看:“妈妈,我把易错点都标出来了。”
38 岁才懂:我们总拿 “别人的优点” 比孩子的 “缺点”,却忘了孩子的 “小进步”,比 “不如别人” 更值得被看见。
38 岁的老陈有两个孩子,12 岁的儿子和 8 岁的女儿。女儿成绩拔尖,老陈总忍不住拿兄妹俩对比:“妹妹才二年级,数学就考 98,你都六年级了,还在 80 分徘徊。”
儿子起初会反驳 “我比妹妹会打篮球”,但老陈总说 “打球能当饭吃?成绩好才有用”。慢慢的,儿子开始故意考差 —— 作业瞎写,考试睡觉,甚至在试卷上画小人。老陈气到打了他一巴掌,儿子哭着喊:“我就是不如妹妹,你打死我也考不过她!”
后来老陈在儿子的作文里看到一句话:“爸爸眼里只有妹妹的分数,我再努力,也只是‘不如妹妹的哥哥’。” 他这才想起,儿子曾兴奋地跟他说 “篮球比赛拿了冠军”,他却敷衍 “不如多做两道题”。现在老陈改了方式,每次儿子打球回来,他都会问 “今天传球有没有更准”,儿子的成绩反而慢慢从 80 分涨到了 88 分。
38 岁才懂: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拿 “不同阶段的孩子” 比成绩,就像拿苹果和橘子比甜,比到最后,只会让孩子觉得 “自己天生就不好”。
38 岁的张敏是职场妈妈,最怕同事聊 “孩子升学”。去年同事们的孩子陆续考上重点班,她急得给女儿报了 3 个补习班,每天盯着女儿做题:“你看王阿姨家的朵朵,奥数都拿奖了,你怎么连基础题都错?”
女儿以前喜欢画画,每天放学都会画一张画给张敏看,可自从报了补习班,女儿再也没碰过画笔。有次张敏发现女儿躲在厕所里哭,手里攥着一张画 —— 画里的小女孩背着满是 “分数” 的书包,旁边写着 “我不想做朵朵,我想画画”。
张敏突然想起,女儿曾说 “长大想当插画师”,她当时却怼 “画画能上重点班吗”。现在她停了两个补习班,每周留一天让女儿画画,女儿反而主动说 “妈妈,我做完作业再画画好不好”。今年女儿的画还入选了学校的画展,成绩也稳定在班级中游。
38 岁才懂:我们总羡慕 “别人的孩子走得快”,却忘了孩子有自己想走的路,盲目把孩子塞进 “别人的赛道”,只会让孩子丢了自己的热爱。
38 岁的老周总爱跟儿子说 “我小时候的事”:“我当年数学次次考第一,你怎么连我的一半都不如?” 儿子每次都低着头不说话,直到有次家长会,老师说儿子在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言,怕 “说错了被爸爸笑话”。
老周这才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没补习班,作业也没现在难,可他却拿 “过去的标准” 要求儿子。有次儿子数学考了 75 分,老周没像往常一样批评,而是说 “我像你这么大时,也有次考了 70 分,后来把错题弄明白了,下次就考好了”。儿子突然抬头问:“爸爸,你也考过 70 分吗?” 从那以后,儿子遇到错题会主动问老周,成绩慢慢提了上来。
38 岁才懂:我们总用 “过去的光环” 对比孩子的 “现在”,却忘了时代不同、难度不同,这样的比较,只会让孩子觉得 “连爸爸小时候都不如,我真的很差”。
38 岁这年,见过太多因比较受伤的孩子,才明白:家庭不是 “比成绩的赛场”,而是孩子的 “安全港”。孩子的自信,从来不是 “比出来的”,而是父母 “看见他的不同、认可他的努力” 养出来的。
其实不用做 “完美父母”,只要记住 3 件事:
38 岁的我们,或许还会在看到别人孩子的成绩时焦虑,但请记得:你家孩子的笑容、他的小进步、他对热爱的坚持,才是比分数更珍贵的东西。
你 38 岁后,有没有因为比较跟孩子产生矛盾?后来是怎么化解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做 “不比较的父母”!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