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元年八月(712年)唐睿宗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不过他仍保留了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以及重大刑案的裁决权,此时朝中其实是三股势力三足鼎立,除了太上皇和唐玄宗之外还有镇国长公主太平公主,朝中大臣自然也分成三派,其中雍州长史杜铭就是太上皇的人。
历史上唐睿宗是因为彗星出现才退位,所以他内心有可能还是想重新掌权,《唐朝诡事录》第二部的《参天楼案》和第三部《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中的第一个案子《康国的金桃》其实都是太上皇想重新执政的尝试,结果都失败了。

第二次尝试失败后太上皇明确表示不再过问朝政,并且把三品大员的任命权也一并交给了当今圣上,算是彻底退居幕后了,他这一退杜铭就有些尴尬了,唐玄宗和太平公主一开始都不怎么待见他,后来杜铭的立场慢慢偏向了唐玄宗,这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满,第三个案件《白泽的踪迹》给了太平公主一派弹劾他的理由,最终杜铭被免去雍州长史贬为宁湖州刺史。
唐玄宗一连否决了太平公主提出的几个人选,最后南州刺史熊千年成为新的雍州长史,熊千年和杜铭一升一降各自升降了多少级呢?

唐朝官制官员品级分九品三十等,三品之上有正从之分,四品到九品除了正从之分外还有上下之分,比如七品就有正七品上、正七品下、从七品上和从七品下四个等级,卢凌风的雍州司法参军就是正七品下。
那么雍州长史和宁湖州刺史分别是几品呢?

众所周知别驾、长史、司马都是刺史重要的佐官,所以大多数人估计都想当然地认为刺史的品级肯定在长史之上,比如上州刺史从三品,上州长史只有从五品上,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唐代长史是个较为常见的官职,不仅州府有长史,都督府、都护府、亲王府这些都有长史,而且品级都各不相同。
雍州长史更为特殊,因为唐朝三都(雍州、洛阳和太原)的最高长官是“牧”而不是刺史,而且“牧”和大都督一样是由亲王遥领,也就是只挂名不到任,代领州事的就是长史。

唐代一品和二品都是虚衔,三品就有资格当宰相了,雍州牧从二品可见品级之高,代行州事的雍州长史从三品,这一点从杜铭和熊千年身穿紫袍就能看出来,因为唐朝三品之上才有资格穿紫袍。
雍州长史是从三品,那么宁湖州刺史是几品呢?这就要看宁湖州是上州、中州还是下州了,因为上州、中州和下州刺史的品级各不相同,其中上州刺史和雍州长史一样也是从三品,中州刺史是正四品上,下州刺史是正四品下。

唐朝官员服色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唐朝下州司马从六品上,中州司马正六品下,上州司马从五品下,《唐朝诡事录》第一部苏无名担任南州司马和宁湖州司马的时候虽然都是身穿深绿色官服,但苏无名从南州司马调任宁湖州司马应该是升迁了。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南州应该是下州,更为富庶的宁湖州则是中州,那会不会是上州呢?因为上州司马从五品下就有资格穿绯袍了,但苏无名仍然穿深绿色官服,可见宁湖州不会是上州。
雍州长史从三品,宁湖州刺史正四品上,如此看来杜铭也只是降了一级而已。

如前所说,南州是下州,下州刺史正四品下,所以熊千年当南州刺史时穿的是深绯色官服,现在他升为从三品的雍州长史,这样算下来他相当于直接跳过正四品上连升了两级,绯袍也换成了紫袍,成为了三品大员。
不过雍州长史这个位置其实并不好做,原因很简单,很容易成为斗争的牺牲品,这也就是为何杜铭明明被贬出京城他还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