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在大湾区突然开启大规模抛售模式。
四百多套房源低价入市,想要套取大量的现金,这低价的房子瞬间吸引了大量香港买家,中介们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李嘉诚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他又嗅到了什么危险?
说起李嘉诚,那可是商业圈里的传奇人物。过去几十年,他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玩的那一套“囤地增值”的游戏,堪称教科书级别。
就拿2004年在成都拿下的南城都汇项目来说,这块地李嘉诚一捂就是整整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的时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城市发展得多快呀,当初可能还算偏远的地方,到后来都成了城市核心区域。地价自然也是翻了好多倍。
等到合适的时机,长实集团开始开发售卖,赚得那叫一个爽。还有北京的御翠园项目,更是夸张。
二十多年前拿地的时候,成本才一千多块钱一平方米,可到了开盘的时候,房价已经飙升到九万一平方米。
哪怕后来打折促销,七折出售,利润空间依旧大得惊人。在上海,李嘉诚的操作同样让人惊叹。
陆家嘴的世纪汇广场,刚建成没多久,他就以两百亿的高价转手卖了出去。这一进一出,到手的利润丰厚得超乎想象。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15-07-30 06:21:00 【李嘉诚还要卖!报价200亿出售上海浦东商业项目】
那时候的李嘉诚,就像个精明的猎人,他看准了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知道土地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值。所以他不惜花重金囤地,然后耐心等待。
在别的开发商忙着快速开发、快速周转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靠“囤地”稳稳地赚大钱。
这种模式让他积累了巨额财富,也让他在房地产行业声名大噪,被很多人称为“超人”。
然而,形势变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到了2025年,一个重大政策的出台,彻底打破了李嘉诚的“囤地美梦”。
国家明确提出“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深圳等地率先开始试点强制收回机制,也就是说,如果开发商拿了地却一直闲置,不开发,那么政府就有权把地收回去。
这对李嘉诚来说,如果地被回收那可是一大损失。要知道,他过去赖以生存的“囤地”模式,核心就是低成本囤地,然后靠时间让土地增值。
可现在,土地闲置的成本一下子变得极高,囤地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血本无归。以前,土地闲置个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没什么大问题,开发商还能坐等土地升值。
但现在不行了,政策的大棒一挥,那些闲置的土地瞬间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李嘉诚也意识到,这个游戏规则已经彻底改变,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躺着赚钱了。
如果说土地政策的变化只是让李嘉诚感到有些压力,那么他最近试图进行的一笔重大交易受阻,则让他嗅到了更大的危险气息。
李嘉诚计划打包出售全球43个港口,这笔交易涉及金额高达两百多亿美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港口作为全球贸易的关键节点,战略意义重大。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5-03-06 12:26【世纪交易!李嘉诚228亿美元卖掉43个港口,全球港口控制权格局生变】
但这笔交易刚一曝光。美国政客就率先跳出来,喊话要“收回运河”,因为这笔交易涉及到巴拿马运河的枢纽港口,对美国的战略利益有影响。中国这边也迅速启动了反垄断审查。
毕竟,这么大规模的资产交易,涉及到全球贸易格局,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必须要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就连巴拿马政府也开始质疑这笔交易的合法性。在多方的压力下,这笔交易陷入了僵局。
通过这件事,李嘉诚敏锐地察觉到,资本的流动不再像以前那么自由了。以前,他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买卖资产,寻找利润最高的地方。
但现在,每一笔大额的、涉及战略资产的交易,都会受到严格的审查和监管。这对他的商业帝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土地政策变化和重大交易受阻的双重压力下,李嘉诚果断采取行动,开启了疯狂抛售资产的模式。
长实集团在内地的土地储备近年来连年下降,已经创下了历史新低。这说明李嘉诚在逐步减少在内地的土地投资,把重心转移到其他地方。
而最近在大湾区的大规模抛售房源,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四百多套房源,以非常诱人的价格推向市场。
“首付在香港,月供1500元起”,这样的宣传口号,对那些被香港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香港人来说,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2025-08-02 17:10【李嘉诚家族降价卖房!推售大湾区400套房】
甚至别墅的价格砍的都只剩原来的一半了,算下来,原来只够付首付的钱,现在可能就能全款买一套房子,搁谁谁不买?
一时间,香港人纷纷北上抢购。中介们忙得不可开交,电话被打爆,看房的人络绎不绝。
李嘉诚这一招,不仅快速回笼了大量资金,还巧妙地利用了香港和内地之间的房价差,成功地把这些房源卖了出去,不得不佩服他的战略思维。
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就已经陆续从内地和香港套现超过两千亿,这么夸张的金额,就被他这么悄咪咪的弄出来了。这次大湾区房源的抛售,只是他套现计划中的一部分。
他深知,在当前的形势下,现金才是最安全的资产。所以他想尽办法,快速把固定资产转化为现金,为自己的家族财富寻求安全保障。
李嘉诚的这一系列操作,不禁让人感叹。曾经那个在商场上呼风唤雨、靠“囤地”和资产腾挪赚得盆满钵满的商业大亨,如今也不得不面对时代的变革,做出顺应时代的抉择。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