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的皎洁圆月与国庆的鲜红旗帜在黄土高原交相辉映,环县将千年文脉与节日欢腾巧妙融合,为八方游客献上了一场沉醉人心的文旅盛宴。这个黄金周,环县以文化为魂、生态为骨、农业为脉,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文旅市场“井喷式”增长,交出了一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亮眼答卷。
数据创新高,文旅热潮势头猛
秋高气爽的时节里,环县文旅市场活力尽显。记者从环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获悉,截至10月8日,全县共接待游客36.6万人次,带动旅游花费2.15亿元,两项核心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成为环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注脚。
而这股文旅热潮的核心引擎,当属环州故城景区。作为依托秦代长城、宋代砖塔等历史遗迹打造的文旅综合体,环州故城将皮影非遗、窑洞民俗、羊肉美食等特色资源集于一体,双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占全县接待总量的七成以上,成为游客打卡的“明星地标”。
“我们所有工作都围绕‘让游客玩得舒心、看得尽兴’展开。”环县嘉隆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公司财务总监孙梅介绍,为应对大客流,景区制定了涵盖游客疏导、服务保障、安全巡查的完整预案。工作人员从早八点到晚十二点连轴转,吃饭休息争分夺秒,“但看到游客漫步故城的惬意模样,尤其是孩子脸上的笑容,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游客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多元体验足,非遗美食引客来
除了环州故城“C位出圈”,环县特色景区矩阵同样亮点纷呈。毛井镇凭借“一件羊肉”的美食名片,迎来客流高峰。“好多外地朋友专程开车来,就为尝一口地道的毛井羊肉。”毛井镇高家洼村党支部书记苏元瑞说,村里用自家养的本地羊,保证现宰现炖,“就是想以真诚周到的服务,让大家吃得放心、玩得开心,记住毛井的美味与热情。”
来自天水的游客叶强兵直言,前一天逛环州故城时就被夜景和节目吸引,“今天尝了毛井羊肉,完全不膻还鲜嫩,一口满是肉香,这趟没白跑!”西峰游客孙永奇也点赞:“和朋友特意来吃大件羊肉,肥而不腻、有嚼劲,比外面吃的都好!”
若说美食满足了味蕾,非遗则滋养了精神。在环州故城皮影馆内,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精彩上演,艺人们手指翻飞,牛皮影人在灯影中演绎《大闹天宫》,独特唱腔穿透时空,让游客沉醉。“之前在西峰博物馆看过皮影制作展览,这次现场看演出更精彩!”成都游客唐旭珂感叹,传统文化魅力十足,值得传承发扬。
双节期间,环县策划的“传承经典、留住根脉”非遗沉浸式体验活动,更是成为游客青睐的项目。皮影雕刻、泥塑、面塑、剪纸等非遗传承人坐镇街巷,手把手教游客体验传统技艺——孩子们用刻刀勾勒影人、用彩泥捏生肖,成年人专注刺绣香包,在一针一线中感受传统文化温度。
沉浸式体验不仅让游客领略技艺魅力,更带火了非遗文创。印有故城特色纹样的“通关文牒”成了网红爆款,皮影摆台、拼图、魔方,以及环县宋塔主题文创等,也深受游客喜爱。“这些文创既有纪念意义,又能当伴手礼送给家人朋友。”文创店主何粉娟说。
此外,环州故城剧院每晚的艺术演出同样点燃节日激情。大型舞剧、陇剧、管弦音乐会轮番登场,国家一级演员演绎的《卷席筒》《铡美案》等经典秦腔剧目,让陕甘宁三省戏迷过足瘾;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则以灵动舞姿、恢弘场景,再现古丝路繁华,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没想到历史故事能这样演,直观又震撼,我对历史更感兴趣了!”小观众慕之恒兴奋地说。故城沙场风云片区的马术表演也引得阵阵喝彩,游客或驻足观赏,或亲自体验骑马,感受古代边塞的豪迈。
农文旅相融合,服务暖心留客久
“来环县不吃羊肉,等于白来一趟!”在环州故城美食街区,这句共识道出了环县羊肉的吸引力。作为“中国羊谷”,环县将羊文化发挥到极致,“神州第一大锅羊肉”香气弥漫,毛井大件羊羔肉、手抓羊肉等“羊肉十八吃”,让食客甘愿排队。北京游客冯庆熙带着三家亲友专程而来:“去年吃了环县羊羔肉就念念不忘,今年再来尝鲜,还看了皮影、听了秦腔,这里太有地方特色了!”
美食街商户吴平透露,双节期间羊肉销量大幅上涨,“平常每天卖十来只,这几天能卖15只左右,虽然辛苦,但看到顾客吃得开心,我们也高兴。”
羊肉热度的背后,是环县农文旅融合的深度布局。在故城农特产品展销会上,20个乡镇的“代言人”化身“主播”,将黄花菜、黄小米、荞麦醋、土蜂蜜等农特产搬上展台。八珠乡乡长周鹏一边招呼游客品尝黄酒,一边直播推介:“我们的黄酒用本地谷子、糜子传统工艺酿造,无添加剂,这几天现场卖了4000多斤,线上订单也多,游客说要带回去给老人尝,寻一份乡愁记忆。”
这场“庆丰收、晒特产”活动,正是环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旅游搭台、农业唱戏”,环县让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既丰富了旅游供给,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为提升游客体验,环县还打出“免费服务组合拳”:开通高铁直达环州故城的免费公交,提供重点客人与团队定制化接送服务;城区及景区周边停车场免费开放,景区内摆渡车免费接驳,从“最后一公里”保障游客“全程无忧”。
软性的志愿帮扶同样暖心。高铁站、高速路口、景区门口,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着,提供路线指引、门票咨询、应急帮扶等服务。“我是环城初中的学生,主动报名当志愿者,能为家乡文旅事业做贡献,特别有意义。”志愿者樊怡涵说。
针对客流高峰,环县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增派安保人员维护秩序,设置热门项目标识;文旅部门开通24小时投诉热线,投诉办结率达100%。住宿方面,城区及景区周边酒店入住率持续攀升,环州故城窑洞民宿更是出现满房状态。“我们提供免费早餐,今年游客订房更早,外地游客占比约一半。”环州故城窑洞宾馆前台工作人员马宝娥介绍。陕西游客花女士直言,就是冲着窑洞宾馆的特色而来,“体验感远超预期”。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