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厦门市海沧区幼师林芳(化名)被举报携带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遭解聘一事有最新进展。
林芳在医院体检(图源: 新京报)
今年5月,林芳所在幼儿园通知她被举报患有“地中海贫血、隐瞒病史”。6月15日,林芳被幼儿园解聘。林芳要求海沧区教育局复核解聘决定。6月28日,海沧区教育局复核决定维持解聘处理。
今年8月,林芳提交了一份备注“携带地贫基因”的合格体检证明,向海沧区人社局提起再复核申请。
9月28日,林芳发微博称,海沧区教育局在6月28日作出的复核决定,存在事实性错误。9月30日,海沧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致电林芳称,因申诉案情复杂,决定延长审理期限。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林芳做招聘体检的医院证实其3次体检结果均不贫血。
海沧区教育局认定林芳患有“地贫”病并隐瞒病史的依据来源于举报材料。该举报材料提供了林芳在招聘前曾做过产检,检出她携带有“地贫”基因。
林芳坚持认为自己从不贫血,更不存在隐瞒不报行为。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2018年修订)》的规定,体检检出“血液系统疾病”,属于“不合格”。
“地贫”属于血液系统疾病,携带“地贫”基因的患者是否就是“地贫”病患者?
据新京报报道,福建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携带者和患者是两个概念,二者区别在于是否有临床症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小儿血液科主任乐少华认为,基因是先天且终生不变的。她表示,“地贫”基因携带者仅有一条异常基因,另一条正常的基因有代偿作用,可以正常保持血红蛋白的功能。而“地贫”病患者则是两条基因均异常,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从临床症状来看,携带者通常没有临床表现,所以从疾病定义角度来说,不应该把携带者简单地归于病人。”乐少华说。
针对有人因携带“地贫”基因而被视为体检不合格的情况,有媒体认为,这容易导致两方面问题:
一是从标准本身来说,携带“地贫”基因,并不影响本人工作、生活,也不会传染给他人,因携带“地贫”基因遭拒聘,是对“地贫”基因携带者的歧视,影响其公平求职、就业;
二是当前教育部门、学校发现求职者体检“不合格”,是依靠他人的举报,或求职者自己报告携带“地贫”基因。如果没有举报,或者求职者没做基因检测,“地贫”基因携带者就不会被发现。这可能迫使一些女性求职者,为消除被拒聘风险,在产检时不做这项筛查。
实际上,为促进公平就业,一些地方已经修订了体检标准。例如,广东、广西等地已经针对事业单位招聘出台了更细致的体检标准,明确区分了“地贫患者”和“无症状基因携带者”,并规定无症状或轻型的“地贫”基因携带者,在血红蛋白水平稳定且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应给予合格认定。
来源:极目新闻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