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剪头发,我终于敢跟洗头的姑娘说“麻烦一会帮我冲下脸”了,这事儿搁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的,老实讲,我性格偏内向,打小就怕“麻烦人”。
过去十几年,每次去理发店都是一套固定流程,进店说句“理发”,服务员带我去洗头,理发师剪完后冲水、吹干,我付完钱就立刻走,多待一秒都觉得不自在。
那时候总觉得,我付的钱就只够“洗剪吹”这三项服务,要是多提一句别的,就是占人便宜,就是给人家添负担。
现在回头想,哪是怕麻烦别人啊,其实是怕自己的需求“不值当”,怕开口被人嫌事儿多,说到底还是不自信。
这次剪头发的时候,理发师帮我打薄头发,好多碎发落在脸上,粘在皮肤上好痒。
要是以前,我肯定会忍到回家自己洗,但那天不知道怎么了,可能是最近总想试着改变自己,就顺口跟洗头的姑娘说了句“一会能不能帮我冲下脸?脸上有点碎发不舒服”。
姑娘听完立马点头说“没问题”,洗完头还专门拿温水帮我把脸冲干净了。
吹干头发的时候,我看着镜子里的发型,又冒出个想法,本来想自己回家随便抓两下,但后来发现其实一直没搞懂怎么打发泥。
犹豫了几秒,还是跟理发师说“能不能教我下怎么打发泥啊?我总弄不好”。
理发师听完没一点不耐烦,反而笑着说“很简单”,然后一步步教我:先把头发吹到八成干,再取一点发泥在手心搓匀,从头顶往后抓,发尾稍微捏一下就行。
那会儿我站在镜子前,看着理发师认真教我的样子,突然就想通了,原来之前那些“怕麻烦”的顾虑,全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
你只要别提那种让人难办的要求,比如让理发店免单、让同事替你做所有活,没人会不乐意搭把手。
搞不清以前怎么就那么拧巴,总把自己的需求藏着掖着,结果委屈了自己,人家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要啥,这事让我想起刚工作那年的事。
2018年我刚入职没多久,领导和同事对我印象还不错,但说实话,那时候跟大家还没建立起足够的信任。
偏偏那段时间要学车考科目三,教练说必须每天去练一个小时,不然考试过不了。
我看着日历犯愁了,要是每天请假半天,刚入职就总请假,领导肯定不高兴,而且请假还得扣工资;可要是不练车,之前交的学费就白瞎了。
无奈之下,我只好坐在工位上琢磨:我真正要解决的不是“请假”,是“怎么既能练车,又不耽误工作、不扣工资”。
想明白这点后,我去找领导,没说“我要请假练车”,而是说“领导,我最近在考科目三,教练要求每天练一小时。
我想着咱们最近业务也忙,不想耽误工作,所以想跟您商量下,能不能每天晚到一小时?我保证把当天的工作都完成,不会落下进度”,没想到领导听完没犹豫,直接就同意了。
后来我才发现,提要求不是“跟人要好处”,是找个双方都舒服的办法。
你得先想清楚自己要解决啥问题,再琢磨对方能不能办,比如你想涨工资,先看看你的主管有没有调薪的权限,要是没有,你总跟他提,不仅没用,还会让他觉得为难。
并非明智之举。
后来我查过点相关的内容,才知道人都有“被需要”的心理,你让对方帮个小忙,比如教你打发泥、帮你冲下脸,对方反而会觉得自己有用,两个人的关系还能近点。
要是你总憋着不说,表面上客客气气,其实谁都不自在。
就像我以前理发,每次都匆匆忙忙走,服务员可能还觉得“是不是服务不好,客人不高兴了”,反而造成误会。
如此看来,“提要求”真不是麻烦别人,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别人知道你的需求,也让自己不用憋着委屈。
以前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结果事事都委屈自己;现在才明白,合理的需求就该说出来,你不用怕麻烦人,也不用怕被拒绝,大不了换个方式再沟通。
毫无疑问,会提要求的核心,从来不是嘴皮子厉害,是你既懂自己要啥,又懂对方的处境。
就像我当年没说“我要请假不扣钱”,而是说“晚到一小时但保证工作”,本质上是把“我的事”变成了“咱们一起解决的事”。
希望下次你再想提需求的时候,能少点犹豫,你值得被好好对待,你的合理需求,也值得被认真听见,别再把“提要求”当成麻烦,它其实是帮你找到更好生活的钥匙。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