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四小龙之一云从科技裁员数据曝出,董事长年薪降低7万求生!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曾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耀眼明星企业、位列“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如今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2024年的财报数据清晰地揭示了其严峻的处境:营收同比大幅下滑36.69%,仅余3.98亿元,这一数字创下了近七年来的新低;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达到6.96亿元,至此,云从科技已连续八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更是超过了45亿元。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公司内部的人员变动情况。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员工数量急剧减少43%,研发人员比例更是大幅“腰斩”,下降了51%。董事长年薪也下调了7万元,而核心技术人员更是接连选择离职。这场大规模的“减员求生”行动,背后所反映的绝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艰难处境,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AI行业在泡沫褪去之后所面临的残酷现实。
云从科技的裁员规模之大,令人咋舌。2024年,公司员工总数从801人锐减至453人,研发人员数量也从467人降至228人,核心技术人员更是仅剩下2人。这一系列大幅度的“瘦身”举措,其直接导火索便是持续扩大的亏损压力。自2022年上市以来,云从科技的营收情况远不及预期,仅为招股书中预测值的12%。到了2024年,毛利率更是全面下滑,除了软硬件组合之外的所有产品线收入,均出现了同比萎缩的情况。公司原本试图通过“收缩低附加值业务”来优化业务结构,然而这一举措却事与愿违,导致新订单规模急剧减少,最终陷入了“越调整越亏损”的恶性循环之中。
而研发投入的削减,更是进一步暴露了云从科技在战略层面存在的矛盾。尽管公司对外宣称“智能技术平台已完成战略升级”,但研发费用却同比下降了18.27%,即便如此,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高达128%。这种“研发费用大幅削减却难以降低成本”的困境,充分凸显出云从科技的技术升级并未成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反而加速了人才的流失,造成了技术断层的问题。
云从科技的困境并非孤例。AI四小龙中的商汤科技累计亏损546亿元,依图、旷视同样深陷裁员与关停潮;就连OpenAI也因巨额亏损被迫放弃营利性重组计划。行业集体困境的背后,是技术商业化路径的普遍失灵。大模型开源趋势压缩利润空间,垂域AI落地需巨额数据与算力投入,而云从等企业既缺乏互联网巨头的生态支撑,又难以承受芯片采购与算力中心建设的成本压力。
与此同时,行业头部化趋势加剧。阿里、腾讯等巨头凭借资金与场景优势抢占市场,DeepSeek等新锐企业以更灵活的模式冲击传统AI赛道。云从科技既要应对华为等合作伙伴的竞合关系,如基于昇腾GPU的智能制造合作,又需在开源大模型与垂域定制化之间寻找平衡,生存空间被多重挤压。
云从科技曾试图通过两大路径破局:其一是押注AI终端与智能体市场,预言2025年将开启“AI手机元年”,并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制造大模型一体机;其二是参与重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以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赋能工业与服务场景。然而,这些布局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反而因研发资源分散加剧财务压力。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商业模式的重构能力。尽管其“从容大模型”在评测中超越GPT-4v2,但技术优势未能转化为商业壁垒。免费化趋势下,C端变现困难;B端垂域拓展需长期投入,而资本市场的耐心正在耗尽——第二大股东佳都科技连续减持套现,第三大股东跟进出逃,折射出投资者信心的崩塌。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云从科技当前面临的困境,无疑给整个 AI 行业拉响了警报: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不等同于就能在商业领域获得成功。随着资本热潮逐渐退去,AI 企业不得不直面以下三大关键问题:
①成本控制与技术迭代如何达成平衡。在芯片、算力、数据等方面竞争激烈的“军备竞赛”中,企业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被拖入发展困境?
②场景深耕与生态协同如何推进。垂直领域的 AI 应用怎样突破数据方面的限制,进而与行业专业知识实现深度融合?
③人才留存与组织韧性怎样构建。当 35 岁以上的技术骨干成为裁员的主要对象,像微软、Salesforce 在 AI 推动下进行的裁员,企业又该如何打造可持续的人才梯队?
未来,云从科技或许需更激进地聚焦细分场景,如重庆机器人产业的具身智能合作,借助政策红利,如深圳5亿元“训力券”等案例降低研发成本,同时探索AI硬件与垂域服务的联合变现。但能否在巨头围剿与新秀冲击下突围,仍取决于其战略定力与资源整合能力。这场求生之战,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存亡,更将为中国AI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议
网友热议
@沈逸1998(IP京):
当初吹上天的四小龙,现在裁员砍研发比谁都狠。技术再牛不能变现都是耍流氓,资本狂欢过后只剩一地鸡毛。
@JIYEON22(IP沪):
互联网巨头用AI裁掉30%员工,云从自己却被AI技术研发成本逼得裁员43%,黑色幽默拉满了。……
@冬小曦(IP粤):
核心技术人员跑光,管理层却还拿着百万年薪,这波操作真把'技术驱动'的牌坊砸得稀碎。
@乌拉那拉氏inlundun(IP吉):
裁掉十年经验的技术骨干,留着一堆跑不通的算法模型,这波AI升级怕不是反向升级?
@陈沃茨Watts(IP贵):
全球AI竞赛本质是美元霸权游戏,国内企业既拿不到顶级算力,又没全球市场输血,先天残疾。
@KerwinLee(IPHK):
用亲身经历给其他企业开课:《如何用大模型精准计算裁员比例》《AI赋能的成本削减方案》,说不定真能盈利。
最后一条,
不觉明历!
更新时间:2025-05-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