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辅导员手持空气炮“发射”出一圈圈旋涡般的白色气圈,引得孩子们惊呼连连。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设立的“全国科普月”。9月1日上午,恰逢中小学开学日,河北省科协在省科技馆启动科普月全省首场科普活动,石家庄市建业小学、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小学部的师生们更是把“开学第一课”搬进了这场科普盛宴。
“空气竟然看得见!”在科学表演秀现场,河北省科技馆科技辅导员手持空气炮,“发射”出一圈圈旋涡般的白色气圈,引得孩子们惊呼连连。《空气动力学》《有趣的静电》等基础实验以互动形式鲜活呈现,让抽象原理变成可感可玩的奇妙体验。
科普活动现场展示的数学益智、基础物理类展品吸引孩子们争相尝试。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河北省科技馆西广场上,声悬浮、钟摆球、会导电的布、伯努利悬球等40余件便携展品吸引孩子们争相尝试。他们一边动手操作,一边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笑声与惊叹此起彼伏。
此外,科普大篷车同样人气爆棚。车载魅力物理展品、益智科普展具、3D展板、机器狗动态秀、VR体验、裸眼3D等项目,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地质灾害预测科普展则通过专家讲解与展板展示,生动传递地质灾害预防知识。
科普活动现场展示的数学益智、基础物理类展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随后,经典展品深度讲解将科普活动推向高潮。河北省科技馆精心策划四大主题路线——“机械之巧”“虚拟与现实”“探秘机器人”“空气威力”,由科技辅导员深入讲解实验原理并演示操作流程,孩子们亲手体验,共同解锁科学密码。
科普活动现场展示的数学益智、基础物理类展品吸引孩子们争相尝试。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在“燕赵学堂”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许大金博士带来《神奇的种子》科普讲座,讲解种子的生长、传播等生命过程,带领同学们走进种子的微观世界。从种子的结构、萌发过程,到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内容引人入胜。“谁知道种子都有什么形状?”许博士的提问一出,现场回应踊跃。透过动画演示,同学们深入感知到种子蕴藏的生命力与遗传智慧,也认识到保护种子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据悉,全国科普月期间,河北全省将推出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等各类科普活动3000余场,持续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