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这段时间,老字号的倒闭潮从广州蔓延到了深圳。
继华强北33年老店明香酒家正式歇业后,又一家老字号也为其曾经的喧嚣画上了句号。
近日,金皇廷酒家贴出一则停业告示,宣布将于2025年12月16日22时正式停止营业。

图源:金皇廷酒家停业通知
这个印着“90后回忆”“华强北地标”“婚宴记忆”标签的老字号,在深圳这座钢铁森林下终究是湮灭在时代浪潮里。
金皇廷在停业通知中承诺,会员卡余额可办理退款,并在两个月内办结。
这份带着仪式感的告别,既是传统酒楼对契约精神的最后坚守,亦为深圳餐饮史翻过沉重一页。

图源:小红书
停业通知里的那一句“虽然金皇廷酒家即将停止营业,但我们心中始终铭记与各位顾客的美好回忆。未来,若有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能再次与您相遇。”
道出了老字号在时代变革与自身经营困境下的无奈。
在深圳这座以“创新”为基因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关于“传统”的严肃对话。
这些曾用烟火气编织城市经纬的老字号,也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告别仪式。

图源:小红书

图源:网友评论
不是老字号不行了,而是在商业进化下,老字号太“慢热”了。
它们跟不上年轻人的需求,也无法有效地降低成本,解决高昂的成本账单......
这些几十年的老铺子,终究在效率革命与需求迭代的夹缝中,走出了最后一桌宴席。

老字号的集体谢幕
金皇廷酒家的歇业,并非深圳老字号传统餐饮企业的个案。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那些装满回忆的老地方正一个个消失。
老牌酒楼“明香海鲜酒家”在今年7月31日光荣结业,结束了其33年的传奇旅程。

图源:明香海鲜酒家
1992年刚开业时它还只是街边一家寻常大排档,凭着好味道和好口碑,回头客越来越多,菜式也愈发丰富,后来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字号酒楼。

图源:ShenzhenLOOK
靠着亲民的价格和品质的美味,明香海鲜酒家还曾获得“深圳老字号”“全国餐饮五星金牌企业”等称号。
10年前这里还算是古早网红店,当时很多来深圳华强北的游客,都会来这里打卡试一试地道的海鲜粤菜。

图源:网络
只可惜这家承载着深圳人几十年记忆的酒楼,终究还是抵不过时代的洪流。
明香海鲜酒家经营者林建利对记者坦言,歇业是无奈之举,“这也算是时代变化的结果,我们只能顺势而为。”

图源:网络
租金和人力成本的高企,以及年轻消费者的就餐习惯逐渐转向外卖与网红餐厅,导致传统大型粤菜酒楼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而创立于1971年的翠园,是美心集团首家于香港创办的粤菜酒店,主打“中式食品、西式服务”的经营理念。
其在深圳的最后一家门店也于今年3月31日迎来了谢幕,不少老深圳特意赶去吃 “最后一餐”。

图源:南方都市报
美心中菜市场部负责人邹伟莹接受采访时称,“坦白地说,8年时间里,在深圳这个餐饮激烈竞争的市场,我们的左邻右舍都已经换了好几轮了,所以我们也一直在积极思考转型之路,谋求品牌的长远发展。”
据悉,未来美心中菜打算换个更轻快的模式接着闯——开的店面积比翠园小一圈,人力成本也压得更低。另外还会将翠园这个餐饮品牌,发展自家零售产品上线到山姆等商超渠道。

图源:南方都市报 翠园(深圳万象城店)最后一天营业开门前,已有许多市民在排队

多重困境下的举步维艰
实际上,老字号们也很矛盾,它们一方面想要保持传统形象,依赖历史声誉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又想迎合现代市场需求,进行品牌升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平衡两者关系。
比如拥有161年历史的老字号全聚德,就在场地上玩起了新花样,把传统烤鸭店打造成“空中四合院”“龙凤呈祥宫廷风”,试图融合京味文化与现代体验的餐饮空间。

图源:网络
尽管这些主题餐厅确实吸引了不少的顾客,也成为了新的打卡点,但是场景火了,利润却没有涨。
全聚德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双降。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下降8.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8.29万元,同比下降57.79%。

图源:全聚德半年报
很多顾客吃完饭拍了照片就走,消费体验更多是被“打卡拍照”占据,回头客没有跟上,复购率也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全聚德也下场做食品副业,推出了鸭肉零食休闲小吃。甚至还开起了社区便民小店,卖起了卤味熟食。

图源:网络
只不过,全聚德这种既想守住“国宴级”定位,又试图用小零嘴攻占休闲零食市场,品牌调性让消费者难以适应。
结果导致核心客群流失——本地人嫌其“品牌被稀释”,游客抱怨“割韭菜”,最终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说到底还是老字号受传统思维束缚,在面对网红餐饮品牌的营销攻势和会整活的运营策略下,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在产品方面,老字号们也面临着创新不足的难题。

图源:网络
如今年轻人成为了消费主力,他们这群人更追求新鲜感,口味也日益多样化,对产品的品质、健康和个性化要求更高。
然而许多老字号仍然依赖传统产品和工艺,未能及时进行创新和改进。
全聚德的菜品就被消费者诟病多年未变,口味和品质配不上价格。

图源:小红书
更令人忧虑的是服务意识的集体性缺失。部分老字号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模式,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效率低下。
狗不理王府井店曾因服务问题被消费者吐槽,“价高、难吃、服务差”成为了人们对其的普遍评价,品牌形象严重受影响。

图源:小红书
当下餐饮竞争激烈,品牌需要靠差异化优势出圈,当年海底捞就是靠出众的服务在火锅这个红海市场突围成功的。
服务的本质不是端茶倒水的流程,而是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这座桥,需要用与时俱进的姿态才能跨越时代的鸿沟。

老字号的生存密码
当然,在这场老字号的闭店潮下也有破局者正在撕开裂缝。
当老字号放下身段走进市井,烟火气成为最动人的流量密码。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字号酒店加入摆摊这一阵营。

图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从实际经营成效来看,这些老字号酒店的摆摊尝试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
福建的漳州宾馆以“闽南古早味”为核心定位打造摊位,推出卤料、捞汁海鲜、特色糕点等品类,售价在6元至38元区间。

图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摆摊的第一天即使遇到了强降雨天气,700余份产品也仍在1小时内售罄。
有的老字号用街边摊拦截高频消费客群,也有的老字号通过精品店承接品质需求。
广州惠如楼这家150年的老茶楼就在大力推动门店形态创新,愣是把传统茶楼整成了年轻人扎堆的潮流地标。

图源:网络
走廊里悬挂着以非遗技艺编织的灯笼,店内一步一景,还融入了南洋风,吃个早茶都能拍出ins风大片,直接成了年轻人朋友圈的刷屏神器。
除了场地创新吸引年轻人打卡外,餐品的“古法新味”更令人眼前一亮。

图源:网络
师傅们把青柠黑糖蛋散传统白糖浆换成了古法熬的黑糖,再撒上青柠皮屑提鲜,咬一口酸酸甜甜直冲天灵盖。
酸菜鱼皮肠粉更是新奇,一口下去直接激活味蕾暴击,创新的菜品激发了年轻人的好奇心。

图源:网友评价
不得不说,这波传统与潮流的混搭,惠如楼算是玩明白了。
“挖掘餐饮老字号的品牌文化内涵,推动其与当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让传统与当代生活产生共鸣,是老字号积极探索创新运营模式的关键一步。”
广州国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夏雨的这番话,道破了老字号振兴的密码。
当老字号学会用年轻人的语言讲故事,百年老店就能在数字时代续写新传奇。

写在最后
当一家家老字号酒楼摘下招牌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几道传统菜肴,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但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真正的文化传承,从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而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中生生不息。
说到底,老字号要活下去,得学会在情怀和现实之间找平衡。
像是广州惠如楼等不甘于落后的老字号,这些老玩家正在用“新把戏”重新抓住年轻人的心。

图源:广州日报
情怀不是用来供奉的,而是用来激活的。
当老字号学会用年轻人的语言讲故事,用Z世代的方式造场景,百年老店就能在数字时代续写新传奇——毕竟,年轻人要的从来不是“老古董”,而是“能发朋友圈的老古董”。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洞察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