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起:不可混为一谈的“两个”概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抗日战争的文章,其中不乏质量很高的佳品。这些佳品文章,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还原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雄伟历史画卷,深刻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给人以深深启迪。这是很值得欣慰的。

当然,在阅读有些文章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有的文章,在概念的使用上,还有欠甄别的现象,比如“全国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概念混淆,如《抗战为什么赢——读毛泽东与斯诺的“窑中对谈”》一文,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文中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爆发”,这样表述就误读了历史。

“全面抗战”与“全国抗战”,是中国抗战历史上两个完全不同的抗战形态,在概念上决不能混用

先说说“全国抗战”。它实则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对应局部抗战。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9.18事变,从此开始了中国的局部抗战阶段,这一阶段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整整6年时间。这个局部抗战阶段,主要是东北和部分华北、华中地区进行的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局部抗战,而此时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奉行的则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非但不抗日,还残酷地镇压共产党和人民的抗战。1937年7.7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对日作战,才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这正如毛主席讲的“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二是对应全面抗战。从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抗战阶段,存在着“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两条完全对立的抗战政治路线。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就是主张和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军队和依赖外援进行抗战。这条“片面抗战”路线,也是导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抗战一败再败的根本原因。

再说说“全面抗战”。 “全面抗战”是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就是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党各界,不分民族,不分阶级,团结坚固,实行抗战的人民战争。这是毛主席共产党一直主张和坚持的抗战路线。

毛主席说,抗日战争是“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所以,要坚持统一战线,要坚持人民战争,要坚持持久抗战。历史告诉我们,正是这条唯一正确的抗战路线,才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装备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彻底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中国自1840年以来对外战争的第一次胜利。

受篇幅所限,在此只是提出问题,不做详细论述。总之,就是希望我们的学习研究,要更加的严谨,以免错误流传。

2025年8月20日上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历史   概念   两个   卢沟桥   事变   中国   路线   全国   局部   抗日战争   帝国主义   日本   片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