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3岁男孩喝珍珠奶茶被呛身亡,那位妈妈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这句话,含金量还在上升。


01


这两天,浙江台州发生了一起令人心疼的悲剧——


一名3岁的孩童,由于在喝奶茶之后玩蹦床,不幸窒息身亡。


而在小孩出事之后,父母没有归咎于自身监护的疏忽,反倒是把奶茶店告上法庭,又引发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这事发生在一家商场的游乐场内,在监控视频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悲剧是如何发生的。


一开始,小孩还开心地在蹦床上跳来跳去。


和他在一起玩耍的,还有另一个小男孩。



可在蹦床上跳了几下之后,小男孩突然走到旁边蹲坐了下来,小小的身体似乎有些不对劲。


此时,他还有一个明显呕吐的动作。


但遗憾的是,异物并没有被排出。



紧接着,小男孩又起身走到了后面的网格墙区域,继续玩耍了起来。


可仅仅过了十来秒,身体已经出现状况的他,再次无力地坐了下来。


而和他一起玩耍的另一位小男孩,察觉到了异样,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几秒钟之后,小男孩的妈妈和工作人员紧急地跑了进来。


从监控中隐约可以看到,妈妈迅速地抱起孩子,试图施救。


可小男孩的情况,比她想象的严重很多。


很快,她就抱着孩子快步走了出去。


同时,监控里也传来了她声嘶力竭的呼救声。



随后,这位妈妈抱着孩子到游乐场大厅求助工作人员,可对方称不具备救援技能。


于是他们便开车带着孩子去了医院。


可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救回孩子。


唉,看得真让人揪心。


一个才不到4岁的小孩,他本该有着美好的一生。


他本该快乐地长大,本该自由地在草地上奔跑,本该背起书包走进课堂,本该去体验这个广阔而奇妙的世界。


可因为喝了几口奶茶,就这么没了。


02


在这起悲剧中,最令人痛心的地方,是它本来可以避免。


可就是因为孩子妈妈接连犯的几个错误,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第一个错误,是给孩子喝奶茶。


据家属自述,这位妈妈带着孩子去商场游玩,在网上买了一杯珍珠奶茶。


随后,她的朋友去到了店里,取来了奶茶。


而在游玩期间,孩子口渴了,这位妈妈竟然直接就给孩子喝了珍珠奶茶。


可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喝珍珠奶茶呢?


不给幼儿吃容易呛噎的食物,这应该是家长都知道的共识啊。


孩子还不到4岁,吞咽功能根本没发育好。


而珍珠那么大一颗,Q弹难嚼,就连大人都有可能哽住,更别说一个不到4岁的小孩了。


退一步讲,就算孩子当时喝完没有事,可也不能立马就让他去又蹦又跳啊。


孩子天生好动,又缺乏自控力。


在蹦跳、跑动时,嘴里如果还有残留的奶茶或珍珠,剧烈呼吸之下,异物极易呛入气道。


这个风险,做父母的,怎么能想不到呢?



第二个错误,在看孩子的时候玩手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孩子在你身边遭遇了危险,而你却在玩手机。


根据现场监控,孩子在出事前后——


他妈妈的注意力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低头看着手机。


孩子从第一次蹲下,到后面另一位小孩出来呼救,中间有大概几分钟的时间。


在这关键的时间里,如果家长能及时注意到孩子的变化,第一时间过来施救,就有可能是不一样的结果。


可就是因为耽误了这黄金几分钟,最终酿成了悲剧。


我们当然理解,带娃辛苦,偶尔分神也属正常。


但在蹦床这样动态、高危的环境里,让孩子离开视线哪怕几十秒,都可能酿成大祸。



第三个错误,没有应急能力。


孩子被食物卡住的那一刻,他就是在和死神赛跑。


身边的大人,必须是那个能第一时间站出来、用正确方法为他争取时间的人。


可监控里的一幕幕,现在回看都让人心急如焚。


孩子呛噎后,妈妈冲进去抱起了他,慌乱地拍背、摇晃。


从动作上来看,她应该并不知道正确的急救法。


她的这些举措,对于气道完全阻塞的孩子来说,不仅无效,甚至可能让异物卡得更深。


我们不忍心过多苛责一个母亲的慌乱。


但这份“不会”和“不懂”,在生死关头,是致命的。



为人父母,肩上扛着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啊。


稍微一疏忽,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而让网友们更气愤的,则是在孩子出事以后,这位妈妈的做法。


她并没有反思自己在监护和急救上的重大失误,反而是指控了三家主体:


奶茶店,商场,游乐场。


她认为——


奶茶中的珍珠尺寸过大、粘性过强,是孩子致死的主因;


游乐场没有执行饮食制度,缺乏急救措施;


而商场则监管不力,且没有对应的应急预案。


甚至,她还举着“珍珠夺命”的牌子,站到了奶茶店门口,试图讨要说法,并拍摄了视频上传到了网上。


这样的行为,无疑让网友们很是无语。


明明最大的责任是在你自己监护不到位,可却反过来将矛头都指向别人。



总而言之,别人都有错,反正自己没错。


可不是被叫做“爸爸妈妈”,就有资格“为人父母”。


在“父母”这两个字的背后,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03


而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指责谁。


实在是因为,这样的悲剧我们已经见过太多太多次。


而每一次,本都有机会被挽回。


可就是因为大人们的一时疏忽,让一个个小小的生命,承受了最恶劣的后果。


在某个幼儿园,一名小朋友吃饭时不慎呛到,身体后仰、浑身抽搐。


可当时在场的老师,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异常。


等到她终于反应过来,慌慌张张把孩子送往医院,早已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最终,孩子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同样是在一家幼儿园,一个四岁男孩被食物卡住喉咙。


监控录像里,他急得满场乱跑,拼命用手抠嘴,中途甚至撞歪了教室的桌椅。


那么大的动静,却依旧没有引起任何一位老师的注意。


他一次次爬起又倒下,在地上痛苦翻滚,仍然没有人上前查看。


直到他第二次倒地、整整三分钟之后,才有一位老师匆忙跑来——


而那时,小男孩已经一动不动了。



还有的父母虽然很快意识到孩子不对劲,但因为不懂得急救方法,最终依然没有挽回。


一名六岁男童吃花生米时不慎吸入气管。


妈妈急忙带孩子去医院,在电梯里,她慌乱地把他倒挂在背上用力抖动,又扛到肩上拍打后背。


可因为方法不对,孩子始终没有反应,妈妈急得直掉眼泪。


医生后来表示,孩子送来时已无心跳,最终回天乏术。



看着这些无法挽回的悲剧,我想,每一位有孩子的家长都心有余悸。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落实好这两件基本的事。


第一,不要给儿童吃不该吃的东西。


根据《中国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80%的气管异物发生于1-3岁儿童,其中坚果类食物占据了异物的80%。


所以,请务必记住——


不要给4岁以下儿童任何硬质、粘性或圆形小颗粒食物。


比如整颗的坚果、果冻、爆米花、完整的小番茄、葡萄、QQ糖以及珍珠奶茶里的珍珠。


在孩子脆弱的呼吸道面前,这些看似普通的零食,都可能变成致命的危险。



第二,必须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孩子气管被异物卡住后,最佳“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


而这么点时间,根本不够我们赶到医院,找到专业的医生。


此时此刻,能挽救孩子的,只有身边的家长。


海姆立克急救法,我想很多家长都听说过。


它的原理就是,突然给肺部压力,利用肺部残留的气体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把异物排除。


它其实并不难学,只要花一点时间,就能掌握。


以下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详细步骤,大家都可以学一些。



父母之责,重于泰山。


养育孩子,从来没有“万一”可言。


而我们的知识和准备,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最后,希望所有父母都知道这些急救知识,也希望所有孩子平安长大。


记得“转发”、“收藏”,分享给更多人。


或许你小小的举动,就能挽救一个家庭。


我是双木君。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烦请点个关注,这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作者:双木君,一位三观正、思想深、态度明的90后中年男人,也曾鲜衣怒马少年时,但愿浮生看尽长安花。关注我,我会用独到的视角帮你解读世间万事万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育儿   浙江   珍珠奶茶   男孩   错误   妈妈   孩子   异物   奶茶   父母   蹦床   时间   悲剧   气管   小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