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西方唱衰言论喧嚣】
国内外也跟着冒出些不实质疑,有人像王维洛那样瞎扯“基础不牢”“蓄水不足”,说坝体根本扛不住水压,蓄水时连设计水位都达不到。
外媒更离谱,早几年就伪造过“坝体变形”的卫星照片,故意把坝顶道路的正常弧度P成扭曲的样子,还把汛期泄洪时的水流喷溅说成“溃坝前兆”,标题里动不动就加个“危!”“即将崩塌?”的耸动字眼。
这些人要么拿不出任何工程数据,要么就把正常的工程现象歪曲成致命缺陷,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中国搞出这样的超级工程。
【硬核技术实力根基】
三峡大坝根本不是西方专家嘴中“脆弱不堪”的样子,它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靠自重就能稳稳抵住水压——28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的坝体,堆起来能从北京一直铺到上海的高速公路,再加上50万吨钢筋像筋骨一样扎在里面,整个坝体稳如泰山。
设计时就按“千年一遇洪水”来扛,坝体混凝土里还加了特殊添加剂,抗裂又抗渗,从根基上就没给那些“溃坝论”留任何机会。
【监测维护体系全解析】
大坝身上早布好了“千里眼”“顺风耳”,上万个监测点像神经末梢一样扎在坝体、坝基和两岸山体里,24小时不停地“体检”。几毫米的坝体位移、每秒几滴的渗漏量,数据都能实时传到中控室,技术员盯着屏幕就知道大坝“身体状况”怎么样。
2023年建起的数字孪生系统更厉害,能把大坝和流域的水文数据搬进电脑,提前几天预报洪水、发出预警,还能模拟不同洪峰下的调度方案,等于给大坝加了“科技大脑”,再加上人工巡检的经验,形成“科技+人工”双保险。
【实战检验成果展现】
2020年碰上百年一遇的洪水,7.5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冲过来,大坝直接削掉32%的峰值,等于硬生生“吞”下1.5个太湖那么多的水,荆江分洪区都不用启用了。
到2024年累计挡了21次二级以上的洪水,枯水期的时候中下游150多座城市的用水也靠它稳稳保障着。
【维护与延寿实力展现】
大坝设计寿命本来就有150年,平时定期给坝体做"体检",裂缝该补的补,金属闸门刷防腐涂层,关键部件到了年限就换,一直保持动态维护;
泥沙问题有"沙峰调度""库尾减淤冲刷"专门对付,2025年数字孪生系统还能帮着冲刷掉195万立方米泥沙恢复库容,这技术跟美国胡佛大坝的延寿经验比也不差。
【国际认可情况】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迈克尔・罗杰斯早说过,中国工程师是全球最优秀的,俄罗斯那些搞大坝的同行也直夸这是“世界第一”。
19年稳稳当当运行,21次洪水都挡住了,设计150年寿命还能靠技术延寿,西方当初喊的“活不过50年”早成了笑话。
真正的大国重器,就是这样拿事实说话,不怕时间磨。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