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得
编辑|晓得
2018年,四川绵阳警方发布的一则通缉令中,卿晨璟靓因容貌出众,意外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最美通缉犯”,甚至有人感叹“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刑满出狱几年后,她自称“大牢出来的女人”“最美酒托”,诱导观众付费加入粉丝群“听故事”。
4月27日,因为连线直播,以收礼物PK、惩罚游戏等形式互动,她的账号被永久封禁……
她为何会走上诈骗之路?明明已经“改过自新”,怎么号还被封了呢?
1999年,卿晨璟靓出生于四川绵阳一个普通家庭,但不幸的是,她的家庭完整,并非从头至尾,因为父母性格不合,所以她只能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
父母离异后,她跟着母亲生活,母女俩挤在涪城区一间不足40平米的出租屋里。母亲在服装厂打工,日夜颠倒的劳作让她过早衰老,却始终咬牙供女儿读书。
小学时的卿晨璟靓是街坊口中的“别人家孩子”——成绩稳居年级前十,5岁能背《唐诗三百首》,作文常被当作范文朗读。
13岁时,她成为中学生,憧憬着在不远的将来考入重点高中,而后步入名校,走向人生巅峰,却不成想,中学生活却成了她坠落的开端。
青春期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各自有着不同的柔软和敏感,金钱上的攀比也开始普遍出现。
所以,背着褪色帆布书包的卿晨璟靓显得格格不入。有同学故意在她课本上涂鸦“穷鬼”,班主任当众训斥:“你妈连校服钱都要分期,你怎么不能管好自己?”
青春期敏感的自尊被碾碎,她开始逃课、化妆、与社会青年厮混。初二那年冬天,她顶着一头刚染的金发走进教室,教导主任的巴掌落在她脸上时,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学校。
辍学后的卿晨璟靓在美甲店找到第一份工作,那年她还未满十八,以为人生最糟糕不过指甲油涂出边界。
美甲这份工作,干的好了,的确能挣不少,所以卿晨璟靓一呆就是好几年,但她没想到的是,美甲师这个身份,是美好未来,也暗藏万丈深渊。
2017年初春,18岁的她给客人画着樱花图案时,镜子里的倒影突然被一片阴影笼罩——那是常来店里做美甲的“玲姐”。
这个穿皮草戴金链的女人,指着她刚完成的彩绘嗤笑:“这么巧的手,在酒吧一晚上能挣你半个月工资。”
生而为人,自然想要大赚一笔,于是一天夜晚,卿晨璟靓跟着玲姐来到一个酒吧。
迷离灯光下,她看着玲姐用微信“附近的人”约来中年男人,三言两语就让对方开了瓶标价8800元的“皇家礼炮”。
事后玲姐甩给她500元:“这叫‘键盘手’和‘酒托女’的配合,键盘手冒充美女聊天,咱们负责见面宰客。”
于是,她社会身份的变化,正式开始了。
最初三个月,她总在凌晨惊醒。
直到某天接到母亲电话:“房东又要涨租了......”看着手机里刚收到的8000元转账记录,她咬牙涂上猩红唇膏。
到2018年夏天,她已练就“30分钟消费2万”的话术:先以“失恋买醉”激起保护欲,再娇嗔“想试试82年的拉菲是什么味道”。
2018年10月,绵阳城北分局民警盯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过去半年,他们接到上百起报案:男性通过社交软件结识“美女”,被带至指定酒吧消费后,才发现几千元的红酒实为勾兑饮料。
当侦查员破获卢兴波犯罪团伙时,主犯手机里的转账记录让所有人震惊——仅10月12日当晚,卿晨璟靓分账2.3万元。
11月20日,警方发布通缉令,当她的证件照上传系统时,不少人看到都忍不住感叹:“这姑娘长得像明星。”
果不其然,即便只是一张穿着白色卫衣、素面朝天的通缉照,也仍然在微博引发了海啸。网友一边转发“求地址我要被骗”,一边人肉她的信息。
八天后,派出所监控拍下戏剧性一幕:卿晨璟靓戴着口罩独自走进来,摘下的瞬间露出浮肿双眼:“我是来自首的。”
原来,她在逃亡期间也没忘记娱乐连刷了三天抖音,可几乎每条热门视频都在讨论她的长相,美貌让她在诈骗之路上混的风生水起,却也将她的逃亡之路一步步压缩收紧。
2020年11月17日,卿晨璟靓抱着装有释放证明的塑料袋走出监狱大门。经过绵阳万达广场时,她盯着曾经工作过的酒吧霓虹灯,突然说想开奶茶店。
奶茶店开业那天,店里的销售额让人欣喜,可她的身份放在那里,总有人能认出她,于是次日就有人举着手机进店:“你就是那个通缉犯吧?我要拍抖音!”
当“刑满释放人员卖奶茶”的话题登上同城热搜后,玻璃门上的“试营业优惠”海报旁,悄悄多出两道裂痕。
奶茶店没开成,卿晨璟靓又想起了自己入狱时的“梦想”,所以做起了网红,如果她积极输出正能量,或许并不会被封禁。
可是她却不清楚,真正的重生,是褪去“通缉犯”标签,以踏实行动赢得尊重。真正的改过自新需要以“诚恳重塑自我”为前提,而非将监狱经历包装为“人设”。
犯罪经历不应成为流量资本,改过自新的意义远胜直播间掌声。
2019年入狱时,卿晨璟靓便因为自己的高颜值引发过一次轩然大波,后来接受采访时,她对着记者镜头整理刘海:“等我出去开直播,肯定比现在这些网红强。”
谁也没想到的是,出狱之后的她,真的走上了这条路,但可惜,这路对她来说并不长远。
她迅速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账号,用户名直接用了自己的本名“卿晨璟靓”,头像更是选用了那张让她“走红”的2018年通缉令照片,仿佛在向众人宣告自己那段不光彩的过去。
直播账号注册成功之后,卿晨璟靓便开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
当她对着镜头说出“欢迎来到‘最美通缉犯’直播间”时,弹幕瞬间被“求揭秘监狱生活”刷屏。
在直播中,她毫不避讳地提及自己的犯罪经历,将“酒托”诈骗案的细节、狱中生活经历等当作谈资,与网友们分享。
她甚至多次以“大牢出来的女人”“最美酒托”等极具噱头的标题作为直播主题,诱导观众付费加入粉丝群“听故事”。
这样的直播内容,很快就引起了平台的注意。
2024年,她的账号因以“监狱服刑、违法犯罪经历”为噱头博取流量,被平台无限期封禁。
但卿晨璟靓似乎并没有就此放弃,2025年3月,她又重新注册了新账号,继续发布相关内容。
在短短一个月内,她就进行了多场直播,凭借着曾经“最美通缉犯”的话题度,她的粉丝数量迅速增长,至4月27日,粉丝已达8000多人。
某次连麦时,有观众甩出火箭礼物要求卿晨璟靓表演“吐舌头认罪”,她下意识照做后突然干呕,因为这个动作,与2018年诈骗话术中的“装可爱”套路如出一辙。
后来,卿晨璟靓与反诈宣传成名的前民警“老陈”连麦,对方调侃“咱俩都是靠‘诈骗’吃饭”,她笑着接梗:“陈老师反诈,我是反面教材嘛!”
不过,前民警与通缉犯同框娱乐,被不少网友认为是“丧失职业操守”,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好像“网红”“直播”真的可以没有底线。
因此,凭借“大牢出来的女人”这个噱头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卿晨璟靓的账号被封禁,但舆论却并没有一边倒的支持。
有人认为,她以“犯罪”和“颜值”这两个因素为噱头收割流量,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传递“犯罪可获利”的错误信号。
而她的直播内容,只要是“揭秘监狱生活”和“酒托诈骗内幕”,实质是将犯罪经历商品化,这样的人,如果还能爆火甚至以此牟利,绝对不允许。
也有人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卿晨璟靓已经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了一年零两个月的牢狱代价,服刑期满后,她理应拥有重新开始的权利。
可是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开来,可能会让一些年轻人产生错误的认知,觉得犯罪也能出名赚钱,从而对社会风气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流量至上的观念时有泛滥,一些人不惜剑走偏锋,以各种奇葩、低俗甚至违法违规的行为来吸引眼球。
从“最美通缉犯”到直播噱头,卿晨璟靓的走红离不开“颜值正义”与猎奇心理的推波助澜。
正是网友对“高颜值罪犯”的过度关注,无形中消解了犯罪的严肃性,甚至形成“黑红也是红”的畸形生态。
她的案例并非孤例,此前,杀人犯劳荣枝庭审时的“精致妆容”亦引发类似争议。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法犯罪经历绝不能成为博眼球、谋私利的工具。
因为当犯罪行为被娱乐化、商业化,当违法者能够通过消费自己的过去而获利,这无疑是在向社会传递一种错误的信号:只要能出名,不管用什么方式都可以。
所以,唯有在包容与底线间找到平衡,才能让“浪子回头”的故事成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5-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