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论抗日战争,总会提到正面战场。这是历史,无法回避。国民党军队,确实在广阔的战场上,与日寇进行过一次又一次的血战。血流成河,尸骨成山。这一点,我们不否认。
但,历史是复杂的。它不是非黑即白。
承认其参与,绝不等于要无条件地夸大其作用,更不能对其在抗战期间的种种倒行逆施、残民虐民的行径视而不见。那段历史的真相,远比“正面抗战”四个字……要沉重得多,也黑暗得多。
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以抗战为名义,行压榨之实。
“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呢? 水深火热都不足以形容。国民政府要求民众为国家无止境地奉献——献粮,献钱,献人。献出最后一粒米,最后一个儿子。
可是他们自己呢?那些达官显贵,那些手握权柄的“党国要员”们,却在后方大发国难财。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前方将士的军饷,他们敢克扣;美国援助的物资,他们敢倒卖;灾区人民的救命粮,他们也敢侵吞!
这是一种怎样的讽刺?手电筒只照老百姓,不照自己人。对人民的要求无上限;对自己的约束却无下限。只要有人敢于发声,呼吁一点点民主,要求改善一下民生,给快要饿死的人留条活路,一顶“破坏抗战”、“通匪”的大帽子就扣下来了。接着,就是特务的铁拳。
这种腐败,连盟友都看不下去了。
美国人,当时是中国最重要的援助来源,他们对此的批评几乎从未停止。他们发现,无论援助多少钱、多少物资,都会像水泼进沙子里一样,迅速被国民党各级官僚体系贪墨、挥霍。
史迪威将军,那位被派来中国的美国将军,对此更是深恶痛絕,他与蒋介石的矛盾几乎公开化。美国人想不通,一个在进行殊死搏斗的国家,内部怎么能腐烂到这种地步?
所以美国一直要求国民政府,不能光伸手要援助,也要自己搞点内部改革。蒋介石对此什么态度呢? 一方面,他感到羞耻;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是“家务事”,你美国人援助我是应该的,凭什么干涉我的内政?他那种既离不开美国援助,又对美国的“指手画脚”极度反感的矛盾心态,贯穿了整个战争后期。
更有意思的对比,来自延安。
美军派了一个观察组,史称“迪克西使团”,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考察。他们看到了什么?一个与重庆截然不同的中国。
身着中国军装的美国"迪克西使团"
这里的军民关系,这里的廉洁高效,这里的抗战决心和乐观精神,都让美国人感到震惊。他们向华盛顿报告,认为中国的希望,或许不在重庆,而在延安。
史迪威甚至直接要求,把援助武器的一部分分给八路军。他甚至想在组建远征军时,征召一部分八路军参战。
这种要求,当然都被蒋介石严词拒绝了。他宁可让武器烂在仓库里,也绝不给共产党的军队一枪一弹。
如果说高层的腐败离普通人还很远,那么国军在各地的胡作非为,就是悬在每个人头上的刀。
征兵,到后来完全变成了抓壮丁。抗战八年,国民党军队前后征召(或者说抓捕)了约1500万壮丁。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数字!然而,根据国民党自己的数据,战场上真正阵亡的军人数字大约在300余万。
那么剩下的一千多万人呢?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死在了去往前线的路上。饿死、病死、被虐待致死……无数的青壮年,还没有见到日本人的影子,就先死在了自己“国家”的军队手里。这种惨状,与人间地狱无异。
征粮,更是血泪斑斑。各战区驻军以“军粮”为名,强征、强抢。河南大饥荒,1942年到1943年,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军队的粮仓里却堆满了粮食。记者报道灾情,却被斥为“破坏抗战”。
为了所谓的“战略需要”,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人民。
1938年,花园口决堤。为了阻碍日军南下,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堤。洪水滔天,瞬间淹没豫、皖、苏三省数十县,造成了近百万无辜百姓的死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黄河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此后连年灾荒。而此举对日军的阻碍,仅仅是暂时的。用百万生民的性命,去换取一点点军事上的喘息空间,这是何等的残忍!
同年,长沙大火。又是一次“焦土抗战”的“杰作”。日军还远在百里之外,守军在仓皇撤退前,竟下令焚城。一夜之间,千年古城化为焦土,数万百姓在睡梦中被活活烧死。事后,却只枪毙了几个低级军官了事。
这样的“抗战”,人民怎么可能拥护?
第九战区司令薛岳,被吹嘘为“战神”。可他在湖南干了什么?
以阻止日军坦克为名,将公路挖得千疮百孔,把良田挖成无数大坑;以修工事为名,强拆民房,不给任何补偿;在预计守不住的地区,就搞“坚壁清野”,实际上就是烧光抢光,理由是“不能资敌”。
日军打来,他们一撤了之,美其名曰“转进”。日军走了,他们就回来大肆宣传“辉煌胜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审视那段历史,很多事情就通了。
为什么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国民党的抗战是“片面抗战”?因为它从始至终,都只是一场政府和军队的战争,它非但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动员和领导全国最广大的人民。
它防民,甚于防寇。它对待人民的残暴,很多时候,与侵略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抗战当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这份灾难,至少有一半,是国民政府的错误政策、官僚的贪污腐败以及军队的胡作非为造成的。他们与日军,在给这片土地和人民制造苦难方面,某种意义上,是“同气连枝”。
所以,当战争胜利后,仅仅四年时间,一个看似拥有四百万军队、得到美国全力支持的庞大政权,就迅速土崩瓦解,败退到了台湾一岛。
为什么?
人心,没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最古老的道理,国民党终究没有懂。他们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也就失去了执政的根基。
历史,终究是人民写的。谁真正为这个民族浴血奋战,谁在国难当头还只顾一己私利,人民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杆秤,最公道,也最无情。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