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正在大规模购买稀土,但转手就卖给了美国人。如此一来,我国对美国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似乎就被破解了。
从美国人的角度看,自从特朗普第二次进驻白宫后,就对稀土充充满了执念。无论是想拿下乌克兰的所有稀土矿,还是想把格陵兰岛并入美国,特朗普的本质都是想要稀土资源。
现在韩国人主动帮忙,能否缓解特朗普的稀土焦虑呢?对我国来说,面对韩国人的这种奇葩做法,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网上有消息说,韩国的稀土进口激增了137%。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韩国是世界上电子产品以及半导体的生产大国,所以极其依赖我国的稀土供应。
以去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为例,韩国从我国进口的稀土材料价值就高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
这从侧面充分说明,韩国离不开我国的稀土供应。韩国的电子企业也坦言,他们不能失去中国这个关键供应商。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国从4月份明确出台了稀土出口的限制政策,虽说主要是针对美国的,但却让韩国人陷入了两难境地。
很多中国人可能会觉得美国失去了稀土供应,韩国人跟着着急,完全是一种孝子贤孙的心态。但从客观层面来看,韩国人之所以担心,是另有原因。
对韩国的电子企业来说,一方面他们需要来自中国的稀土供应,另一方面也需要美国的市场,尤其是美国国防领域的客户。韩国的电子企业更是恨不得把他们当成祖宗供起来。
恰恰在军事和国防领域,在研发和生产上,需要稳定的稀土供应。中国已经掐断了供应,对美国人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韩国人似乎找到了折中方案,他们从我国进口稀土,再把产品偷偷摸摸的转卖给美国人。如此一来,韩国既不用担心失去中国这个供应商,也能保证美国的客户有稀土产品使用。
从韩国的角度来看,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但问题是,如此操作的时候,经过中国的同意了吗?
很显然,韩国人如此操作并没有取得我们的同意,4月底的公开消息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已经明确警告韩国的一些企业,不能像美国的军事和国防企业出口含有稀土矿物的产品。
除此之外,我国还向韩国多个行业的公司,具体包括了电力设备、电池、显示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电梯等行业,向他们发出公开信函。
明确表示,如果这些企业违反了限制政策,将会面临来自中国的制裁。对韩国人来说,这些企业最害怕的制裁无非就是他们自己的稀土供应也被卡了脖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韩国人已经进退失据,陷入两难境地。韩国自身的经济高度依赖出口,不管是电池、电动汽车还是半导体产业,美国都是韩国最大的客户之一。
随着我国坚持对韩国的企业实施管制措施,未来韩国将不能够随随便便的把稀土产品转卖给美国人。
对特朗普来说,接下来的局面将会更加糟糕。
我国的管制措施是从4月初开始的,正式实施以来,所有稀土出口基本上接近停滞,稀土出口的相关企业,正在就政府采取的措施申请出口许可证。
很多外国的客户4月份的时候也集中询问中国的供应商,什么时候能从中国发货。按照以前的情况,通常的发货周期是60天,但随着国家采取了新的措施,这个时间无疑会拉长,变得更久。
美国已经撑不住了。4月底,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试图减轻限制措施带来的经济损失。白宫牵头的多个委员会已经参与到稀土稳定供应的这个问题中来。
特朗普竭力解决问题,尤其是希望企业能够寻找中国以外的供应商,但是实际的解决方案并不会那么容易就能达成。
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在稀土供应上拥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不管是稀土原材料还是供应链,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在中国。
让美国企业更为担心的是,大量企业的库存只够使用60天左右,如果库存用完,中国还没有批准新的出口合同,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否继续就成了未知数。
极为讽刺的是,美国过去曾经大量储存稀土作为战略物资,储存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500亿美元。
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持续抛售稀土库存。从当时美国人的角度来看,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了,他们似乎不再有后顾之忧。
显而易见的是,很多美国人现在已经后悔。有些美国学者坦言,抛售稀土库存让现在的美国处在了非常脆弱的境地。
特朗普为什么急于想和乌克兰达成稀土矿协议?主要原因就在于想要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
现在,美国虽然和乌克兰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但距离开采和使用还是遥遥无期的,尤其是俄乌冲突还没有完全停止,在战争持续的状况下,美国人想从乌克兰开矿难度相当大。
至于特朗普一再声称要把格陵兰岛并入美国,那更是一种遥远的异想天开。理论上来说,格陵兰岛上确实埋藏着大量的稀土资源,但由于该岛地处北极,能否有效的开采利用都还是未知数。
面对中国的稀土限制政策,特朗普采取的方案实际上都没有什么效果。正所谓远水不解近渴,想要寻找代替供应商,就需要重新构筑供应链。
这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完成的事,即便美国在政策上采取优先应对措施,打造一个完善的供应体系也需要时间。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中国采取强有力的管制措施,澳大利亚的机会就来了,因为该国也有丰富的稀土等矿产资源。
本月澳大利亚即将举行大选,现任总理在4月底公开表示,如果他能取得连任,接下来将会投资12亿澳元,用以建立战略性关键矿产储备。
其中就包括了稀土矿产的储备,而且澳大利亚总理还直言不讳的表示,他们的战略储备将会供应国内使用,同时也供应伙伴使用。这里所说的伙伴显然是指美国和欧盟等国家。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澳大利亚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够扭转局势。虽然澳洲也有大量的稀土矿产资源,但是国际上的稀土提炼主要掌握在中国手里。
而且,不光是稀土金属,其他矿产资源国际上也深度依赖中国的提炼作业。比如锂矿,澳大利亚每年的开采规模占到了全球33%的份额。
虽说开采量大,但是澳大利亚却没有稳定而完善的提炼深加工体系。再来看我国开采的规模,虽然只有23%,但全世界57%的提炼深加工都是在我国完成的。
所以说来说去,澳大利亚也不具备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该国矿产行业的人士坦言,如果要完全建立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最少需要10~15年的时间。
很显然,美国等不了这么久,接下来他们肯定还会采取灰色的方式来保证稀土的获取和供应,其中就包括了走私的手段。
2024年,国安部就曾表示,近年来国外的间谍情报机关为了打压中国的稀土产业发展,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
国内的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和国外的企业合作,非法走私稀土,甚至有些不法分子直接跟国外的一些政府和军方合作。
除此之外,国外的间谍情报机关还一直试图向我国的稀土产业领域进行渗透,遥控指挥一些外贸企业以商贸进行掩护,在稀土行业里广泛搜集情报。
从稀土战略储备到生产加工,再到进出口的各项内部信息,这些都是国外间谍情报机关觊觎的目标。
而从走私的角度来看,多年来稀土的走私一直没有绝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产品名目上做掩护,把稀土含量高的产品隐瞒申报,为含量低的产品偷偷出口,逃避监管。
另一种就是钻政策漏洞。有一些稀土企业在国内进行提炼加工的产品中,往往含有超量的稀土元素,经过加工以后再出口到国外,然后再提取其中的稀土元素,这样就能逃避出口管制。
此外,由于稀土产品名目多,有些不法分子冒用别的相似产品进行出口,在海关识别和查验的时候,过去并不能做到每一批次都进行检查,更何况有些产品还是免检的。
如此产生的漏洞就给走私提供了机会。所以综合来看,在稀土走私领域,不法分子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目前,随着我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加强,美国和其他国家为了保证自身的供应,接下来肯定会狗急跳墙,在灰色地带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以保证自身的供应。
因此,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在管制和出口查验方面一定要加强监管力度,这样才能确保稀土不会轻易被走私出去。
美国国内也有稀土矿,但是开采困难重重。业内人士指出,在美国开一座稀土矿至少需要29年的时间。
稀土虽然属于战略矿产品,但在全球市场的应用规模相对于其他常规的矿产品要小得多。如此一来,很多美国企业并不愿意在稀土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正因为如此,美国的企业也越来越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显而易见,美国现在想破局,但不管采取怎样的措施,打造完善的供应体系都需要时间。
参考资料:
《稀土为何成了特朗普的执念》 新华社 2025年2月27日
《稀土供应可能被切断,美政府却找不到简单的解决方案》 环球时报 2025年4月26日
《“中国警告韩国公司不要向美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矿物产品”?。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 2025年4月24日
《中国限制韩企向美国国防承包商出口含重稀土产品》 联合早报 2025年4月23日
《中国实施稀土产品出口管制,澳洲能否乘势而起》 BBC 2025年4月28日
《中国是如何掌控全球稀土产业的》 纽约时报 2025年4月17日
《稀土走私的五类方式》 东方早报 2012年8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