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秋色印记

有段时间没去颐和园了。

这几天手机里一直推荐颐和园的秋景,说西园仿佛如打翻的调色板。为了证明所言非虚,手机上还有图片,一个水塘边,分布了各种颜色的树,虽然银杏黄是主色调,可黄色里还插入了红色、绿色等,五色斑斓,甚是艳丽。

我有点按捺不住了,趁着好天色,急切地想带着伊人去颐和园溜达一圈。其实,赏秋不是主要的目的,到颐和园仅仅是想说明一点什么,到底要说什么,我好像也不便说出来。

吃过午饭之后,稍事休息,我便带着她驱车前往颐和园了。出门之前我其实还是挺担心的,因为,新闻里看到,这几天香山周边成了热门地带,堵车已经不是新闻,堵地铁成了常态。地铁香山线人山人海,进站上车,顺利的话也得排队50分钟以上。

其实,从家里骑车去颐和园还是最便捷的,考虑到伊的体质,我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开车不敢走大路,为了避免堵车,我沿着河边开着,算是我有先见之明,导航指示50分钟的路程,我绕开了拥堵路段,不到半个小时便到了颐和园西门。到西门不仅仅是因为那边车少好停车,更为重要的是,西边有我的记忆。

那是一年前秋日的午后,为了缓解整天待在家里的烦闷,趁着天色还好,我开车带着她来到了颐和园西门,停车场里面的车很多,我还是很顺利地找到一个车位。

停车场对面就是北坞公园,当时稻子已经成熟,黄黄的叶梗,低垂的稻穗,原本是丰收在望的景象,可稻子还是给了我们人在深秋的惆怅。大病初愈的她身体极度虚弱,脸色苍白,脚下无力,尽管我们走得非常慢,可她依然感觉非常吃力。原本想围绕公园里的池塘漫步一圈,看到前面的坡路,我们还是自觉地退了出来。

然后就沿着公路走到颐和园里,那里比较清静,我们溜达了一段距离,当时其实也是秋色正浓的时候,可我到现在也不记得那天是否看了周遭的风景,我们出来,仅仅是为了缓解一下焦虑的心情。

不时的有树叶从枝头飘下,感觉那已经不是叶子,而是一个生命终点的昭示,不知道花了多长时间,我们走到了西堤岸边,极目远眺,熠熠生辉的佛光阁在心中似乎增添了一抹亮色。

不敢靠湖水太近,怕平静的湖面会积蓄微风。这时候真的体会到弱不禁风的深意。天地之间,人是那么渺小,又是那么的脆弱。中年原本是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像稻田里等待着收割的稻子,可没想到,大病一场之后,仿佛抽丝剥茧,将人的身体一下子就掏空了。

虽然节令跟一年前差不多,可今天老天十分给力,艳阳之下,没有一丝微风,我把车子停在了北坞嘉园的路边停车场,这里离颐和园的西门大概有2公里的路程,她信心满满地说,走路到颐和园没问题。那一瞬间,我好像也被打了兴奋剂,我们便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我们都积攒了足够的能量。颐和园里去的次数太多了,算不上故地重游,可到哪儿还是感觉到新鲜。平素看着普通的柳树,在西边阳光的斜照下,树顶呈现的金黄色,倒映在水中,面前出现了一道明艳的风景画。

颐和园的西园原本是没有值得看的景色,因为鱼藻轩一直处于不对外状态,我想起来,西门那边还有一个耕织图景区,那是建园子的时候,乾隆皇帝在那里故意开辟的一亩三分地,目的是为了让那些生在福中的嫔妃们知道稼穑之苦,以及蚕桑之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西堤上的第一座桥就是叫豳风桥,以前叫桑苎桥,后来是为了避咸丰皇帝的讳,而改为“豳风”,这个词来自《诗经·豳风》,它是反映西周时期农耕劳作的篇章,无论是桑苎,还是豳风,都是表达清代帝王家的重农思想。

耕织图景区在1860年遭到了毁坏,后来重修过又毁坏,现在见到的是2003年修建的,蚕神庙是一座祭祀蚕神的院落,一直不对外开放。庙的东侧有水操学堂,那里曾经是皇家海军学堂,现在里面成了文物库房,一些不适宜露天摆放的汉白玉基座都收藏于此,学堂里还有一艘铁甲机动船,这是日本敬献给慈禧太后的,当年应该在昆明湖里行驶过。

水操学堂南面还有长廊和亭子,一看就是皇家陈设,长廊除了雕梁画栋,墙上还镶嵌着乾隆题诗的养蚕画面的刻石,要是没见过养蚕的北方人,可以在此慢慢地欣赏。正中的亭子南面出抱厦结构,前方一弯水塘,里面种植了荷花,夏天在亭子里纳凉,微风吹拂阵阵荷香,一定沁人心脾。现在看到的只有一水残荷,亦是另外一番光景。

我跟她讲解着养蚕缫丝的过程,她不经意地吟出“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句子。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叫《蚕妇》,作者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我想起了有一年家里养蚕的事。我经历了蛾子产卵,直到新的蛾子破茧而出的全过程。思绪至此,身体倍感轻松。

我们踩着夕阳的节奏,各自拿出手机在西园里随手拍着身边的风景。从界湖桥溜达到停车场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临上车的时候,看着纷纷离开停车场的人群,她又读了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没看到天空中南飞的大雁,心中也没有积攒太多的诗情,可就在这么一个秋日的午后,我们领略了身边御园的秋色,碧云天,黄叶地,空气澄清,心情愉悦,这是收获的感受,这是秋天最美好的印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旅游   颐和园   秋色   印记   养蚕   西园   西门   停车场   稻子   学堂   香山   秋日   目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