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作为游客出行的重要休憩场所,安全保障是基础要求。然而近日,四川九寨沟九寨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大堂内,一名游客发现一条剧毒蛇,更惊险的是,同行孩童起初误将其当作假蛇,还伸手触摸了蛇头,虽未造成咬伤事故,但仍让当事人心有余悸。这一事件不仅引发公众对景区酒店安全管理的关注,也凸显出山区酒店应对野生动物出没的防护漏洞。
惊险瞬间:大堂彩灯旁现毒蛇,孩童误触后慌忙逃离
9 月 9 日上午,一位游客带着孩子在九寨沟九寨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办理入住手续。酒店大堂装修精致,中央区域摆放着一座由彩灯缠绕而成的装饰城堡,暖黄色与彩色的灯光交织,成为大堂内吸引孩童目光的焦点景观,不少入住游客都会带着孩子在装饰城堡附近驻足观看、拍照。
当时,该游客正在前台核对入住信息,孩子则被装饰城堡的灯光吸引,独自跑到城堡周围玩耍。没过多久,孩子突然兴奋地朝着父亲大喊:“爸爸,这里有蛇!” 游客起初以为孩子只是看到了装饰城堡上的玩偶或模型,并未在意,随口回应孩子:“那是假蛇,别害怕。”
可孩子接下来的举动让游客瞬间紧张起来 —— 只见孩子伸出右手,径直朝着装饰城堡围栏上的 “蛇” 摸了过去,指尖轻轻触碰了蛇头。就在触碰的瞬间,那条 “蛇” 突然微微抬起头部,吐出细长的信子,身体也随之轻微蠕动了一下。孩子见状,瞬间意识到这不是假蛇,吓得立刻缩回手,转身朝着父亲的方向慌忙跑开,脸上满是惊恐。
游客听到孩子的哭声,立即放下手中的手续,快步跑到孩子身边。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他看到装饰城堡的木质围栏上,正盘着一条约 30 厘米长的蛇。蛇身以绿色为主,夹杂着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头部呈三角形,此时正安静地盘在围栏上,偶尔吐出信子感知周围环境。凭借以往对蛇类的了解,游客初步判断这条蛇可能带有毒性,当即拉住孩子后退到安全区域,同时提醒周围其他游客远离装饰城堡,避免靠近。
事后,该游客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忆当时的场景,仍难掩后怕:“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心跳加速,孩子离蛇最近的时候不足一米,还摸了蛇头,幸好蛇当时没有发起攻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他表示,之所以选择公开此事,是希望能引起酒店和相关部门的重视,避免类似危险情况再次发生。
蛇类鉴定:确认为剧毒菜花原矛头蝮,属 “三有” 保护动物
事件曝光后,蛇的种类与毒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松,将游客拍摄的蛇类图片发送给其进行鉴定。黄松教授长期从事爬行动物研究,对各类蛇种的特征有着深入了解。
经过仔细观察图片,黄松教授明确指出,这条蛇为菜花原矛头蝮,又称菜花烙铁头或菱斑竹叶青,属于剧毒蛇类。“这类蛇的典型特征是头部呈三角形,身体布满绿褐相间的斑纹,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高,很容易在植被丰富的区域隐藏自身。” 黄松教授介绍,菜花原矛头蝮的毒液含有溶血毒素,被咬伤后会导致伤口肿胀、疼痛、出血,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不过,这类蛇通常性情较为温顺,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有在受到威胁或被触碰时,才可能发起防御性攻击。
随后,记者又将图片发送给九寨沟县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地管理与国家森林公园管理股,工作人员经过专业核实,同样确认该蛇为菜花原矛头蝮。同时,工作人员补充说明,菜花原矛头蝮属于国家 “三有” 保护动物(即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受法律保护,不能随意捕捉、伤害。
从分布区域来看,该工作人员介绍,菜花原矛头蝮常见于海拔 1500–3000 米的高山区域,而九寨沟景区及周边山区恰好处于这一海拔范围内,因此这类蛇在当地属于自然分布物种。“每年夏秋季是蛇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季节,它们会为了寻找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偶尔进入人类活动区域。” 工作人员解释道,酒店地处山区,周边植被茂密,为蛇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这也是此次蛇类进入酒店大堂的主要原因。
酒店回应:地处山区偶有野生动物出没,日常开展防护工作
针对游客反映的 “大堂出现剧毒蛇” 事件,记者于 9 月 9 日上午致电九寨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一位负责客户服务的工作人员接听了电话。
当被问及酒店大堂是否出现剧毒蛇时,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收到详细的事件报告,暂不清楚具体情况,但酒店方面已安排安保人员对大堂及周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没有其他野生动物残留。“我们酒店位于九寨沟山区,周边自然环境保存完好,每年这个季节,确实会有少量野生动物偶尔进入酒店区域,比如松鼠、鸟类等,蛇类出现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介绍,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酒店日常会持续开展一系列驱赶与防护工作。“我们会定期安排专人对酒店外围的绿化带、草丛、墙角等容易藏有野生动物的区域进行清理和检查,投放驱蛇、驱虫药剂;在酒店入口、窗户等位置安装防护网或密封条,防止小型动物进入室内;同时,也会对员工进行野生动物应急处理培训,确保遇到情况时能及时、安全地处置。”
对于此次蛇类进入大堂的具体原因,该工作人员推测,可能是近期酒店周边山区降雨较多,蛇类的栖息地受到影响,才会误闯入酒店;也有可能是蛇类顺着大堂通风口、管道缝隙等隐蔽通道进入室内,最终爬到装饰城堡的围栏上。“我们会在后续排查中重点检查这些可能的入口,加强防护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当被问及是否会对受惊吓的游客进行安抚或补偿时,该工作人员表示,酒店会第一时间与涉事游客取得联系,了解其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保障游客的安全与舒适体验,是我们的首要责任,对于此次事件给游客带来的不便与惊吓,我们深表歉意。”
部门行动:两日内赴现场查看,要求酒店强化安全防护
九寨沟县林草局在确认蛇类种类及相关情况后,迅速制定了后续处理计划。上述管理股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该事件涉及游客安全,且蛇类属于保护动物,部门已决定在近两日内派工作人员前往九寨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现场查看,了解蛇类进入酒店的具体路径、酒店现有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事件后续处理进展。
“尽管菜花原矛头蝮属于保护动物,不能随意伤害,但游客的人身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该工作人员强调,现场查看后,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酒店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具体可能包括:扩大排查范围,不仅局限于酒店大堂,还要对客房区、餐厅、停车场、外围绿化带等所有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升级防护设施,在酒店外围设置更高规格的防护网,在通风口、下水道入口等位置安装防蛇网;增加巡查频次,安排安保人员 24 小时不间断巡查,尤其是在清晨、傍晚等蛇类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段;同时,在酒店公共区域张贴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防范野生动物,遇到情况及时联系酒店工作人员。
此外,该工作人员还表示,部门会联合当地林业保护机构,为酒店提供专业的野生动物防护指导,比如推荐有效的驱蛇方法、告知蛇类的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等,帮助酒店建立更科学、完善的防护体系。“我们会持续跟进酒店的整改情况,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切实保障游客与酒店员工的安全。”
蛇类习性与安全提示:活动规律与应对方法
为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菜花原矛头蝮,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记者结合黄松教授与九寨沟县林草局工作人员的介绍,整理了该蛇类的生活习性与应对建议。
从活动规律来看,菜花原矛头蝮主要在白天活动,尤其喜欢在清晨和傍晚时分外出觅食,食物以鼠类、鸟类、蛙类等小型动物为主。它们善于攀爬,常栖息在树枝、岩石、围栏等高处,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高度相似,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夏秋季是它们的活跃期,此时气温适宜,食物充足,活动范围也会相应扩大,偶尔会进入人类居住或活动区域。
若在户外或酒店等场所遇到菜花原矛头蝮,正确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黄松教授提醒,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避免做出突然的动作,如奔跑、挥舞手臂等,这些行为可能会被蛇误认为是威胁,从而引发攻击。其次,应缓慢后退,与蛇保持至少 3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不要试图靠近观察或拍摄,更不能用手或其他物品触碰蛇身。如果蛇没有主动移动,可以悄悄绕开它,前往安全区域;如果蛇出现攻击姿态,如头部抬起、身体紧绷,应立即停止移动,保持静止,等待蛇冷静后再缓慢离开。
对于酒店、景区等公共场所,黄松教授建议,除了日常的防护措施外,还可以在显眼位置张贴蛇类识别图谱与安全提示,让游客了解常见毒蛇的特征与应对方法;配备专业的捕蛇工具与急救药品,一旦发现蛇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处置,避免非专业人员擅自捕捉导致危险;同时,定期开展游客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广播、海报、公众号等渠道,向游客普及野生动物防护知识。
游客反馈:期待加强防护,保障出行安全
事件曝光后,不少有过九寨沟旅游经历或计划前往的游客,在社交平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曾入住过九寨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的游客留言:“去年我去九寨沟时住的就是这家酒店,当时觉得环境很好,靠近景区也方便,没想到会出现蛇类进入大堂的情况。虽然这次没造成伤害,但还是觉得有点担心,希望酒店能尽快加强防护,毕竟带孩子出行,安全最重要。”
还有计划国庆期间前往九寨沟旅游的游客表示,看到这个消息后,会提前与预订的酒店确认安全防护措施,“本来很期待去九寨沟看风景,现在多了一份顾虑,希望景区和酒店都能重视起来,让游客能放心游玩。”
也有部分游客认为,九寨沟地处山区,出现野生动物是自然现象,关键在于酒店是否能做好充分的防护与应急准备。“不能完全杜绝野生动物出现,但至少要做到及时发现、安全处置,避免对游客造成威胁。” 一位游客这样说道。
△来源于网络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