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加多宝全球互殴,这回真"上火",凉茶巨头海外血拼到底图啥

说到王老吉和加多宝,那真是一对“欢喜冤家”,简直是凉茶界的“八点档连续剧”。最近这剧情又升级了,直接把战火从国内烧到了海外,真是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说起这俩牌子,那简直就是凉茶界的“前任与现任”,撕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旷日持久。你以为他们只在国内打嘴仗、扯官司就完了?太简单了!最近这哥俩又搞出了大新闻,直接把战场搬到了国际舞台,让全世界人民都围观了一把中国企业的“相爱相杀”。

故事的起因,要从去年秋天说起。九月底,加多宝那边先是“官宣”了一波猛料,大意是他们在加拿大和欧盟的法院里,把王老吉给“干”趴下了,赢得了官司。不仅如此,他们还得意洋洋地甩出一张清单,宣称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老吉”这三个字儿的商标权,都牢牢握在自己手里。那架势,仿佛在说:“看好了,全世界的王老吉,都姓加!”

这消息一出,国内瞬间炸开了锅。还没等大家消化完这波“喜讯”,王老吉那边就不干了。当天晚上,立马发出严正声明,直斥加多宝是“胡说八道,误导大众”,指控他们是通过“离岸公司”玩儿阴的,恶意抢注商标。王老吉这边也亮出肌肉,表示自己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王老吉”以及英文品牌“WALOVI”等系列商标,都妥妥地注册好了。言下之意:你那点小伎俩,在我这儿不好使!

本以为这只是一场口水仗,谁知道这俩兄弟根本没打算消停。没过几天,十月十号,加多宝又出招了,这次他们打出了“情怀牌”,声称自己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从王老吉的后人手里,拿到了祖传的凉茶秘方,所以海外商标那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

这“祖传秘方”一说,听着还挺有历史感的,但王老吉那边可不吃这一套。就在当天晚上,他们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甩出了那句至今都让人津津乐道的回应:“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 这短短十二个字,简直就是把“无语”和“不屑”写在了脸上,瞬间火遍全网,成了当年度的“金句”。

这下好了,彻底撕破脸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王老吉那边公布,已经在澳门、台湾、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对加多宝提起了商标撤销或无效宣告的程序,而且已经有10个地方的法院或机构,支持了王老吉的诉求,撤销了加多宝的商标。而加多宝呢,则死死抓住加拿大和欧盟的胜诉判决不放,坚称自己在全球60多国的注册都是有效的。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这俩牌子怎么这么喜欢打官司?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其实啊,这可不是他们头一回上演这种“撕逼大战”了。早在十几年前,也就是2011年的时候,加多宝的实际控制方鸿道集团,和王老吉的母公司广药集团,就因为“王老吉”品牌的授权到期,彻底闹掰了。

那场“品牌争夺战”,在国内可是轰轰烈烈,人尽皆知。从那以后,这俩牌子就没消停过,从商标授权、包装设计,到广告语,大大小小打了几十场官司,牵扯的金额高达几十亿元。直到去年,也就是2023年7月,广东高院还判决六家加多宝公司侵权,要赔偿王老吉3.17亿元。结果加多宝不服,说要上诉!你看,国内的官司还没个准信儿呢,这不,战火又烧到国外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俩在国内斗得你死我活还不够,非得把战线拉到国外呢?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大背景:国内凉茶市场,真的“卷”不动了!

这些年,凉茶这个品类在国内,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甚至可以说,它正在面临萎缩的风险。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从2016年开始,中国凉茶的零售规模就一直处于波动之中,过去十年,总体增幅也就20%左右。这对于一个曾经风靡全国的饮料品类来说,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啊!

再看看王老吉的母公司白云山,旗下的以王老吉为主的大健康板块,2019年之后的营收就不太稳定,去年正常年份里竟然还首次出现了下滑,营收才97.05亿元。至于加多宝,虽然不是上市公司,数据不透明,但从早年重组时透露的信息看,它在2015到2017年里有两年是亏损的。虽然现在口号喊得响亮,要“二次创业”,但和当年的巅峰时期比起来,那真是差远了。

所以,国内市场这条路越走越窄,海外市场自然就成了两家企业眼中的“新大陆”和“救命稻草”。更何况,全球植物饮料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4年,全球植物饮料的复合增长率接近10%,这在整个饮料行业里,绝对是令人垂涎的增速!

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王老吉和加多宝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王老吉早在2013年就把美国市场作为重点,又是去达沃斯论坛露脸,又是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打广告,甚至还建了凉茶博物馆,力推国际标准。直到2023年,才正式推出了国际英文品牌“WALOVI”,成功进入美国的Costco、H Mart等连锁超市和各大电商平台。

加多宝也不甘示弱,早在它还租用广药商标的21世纪初,就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注册了“王老吉”商标。2016年在马来西亚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后来又在泰国合作建设了第二座工厂。只不过,后来因为国内官司缠身,才不得不放缓了海外扩张的步伐。

按理说,海外市场这么大,本来是这两家可以携手把“中国凉茶”这个品类做大做强的好机会。想象一下,如果他们能一起推广“中国凉茶”的文化,一起制定国际标准,一起教育海外消费者,把这块蛋糕做得更大,那大家都能受益,岂不美哉?

可现实这俩兄弟偏不!明明是一起出海的“战友”,结果到了国外,还是老毛病不改,又开始为了商标、为了官司,互相拆台,搞起了内耗。这就像是兄弟俩出门做生意,结果一到新地盘,就先把自己人给打得头破血流,让旁人看尽了笑话。

这种内耗的危害有多大?咱们可以回头看看国内市场。这些年凉茶行业发展不景气,除了外面竞争激烈,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这些老牌巨头在做植物饮料,元气森林这种新势力也加入了战局,甚至连蜜雪冰城、喜茶这些奶茶店都推出了植物饮品,分流了凉茶的消费者——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王老吉和加多宝这十几年,把大量的精力和金钱,都消耗在了无休止的官司上。

结果他们没有心思去搞产品创新,没有精力去提升用户体验,凉茶产品的功能一直局限在“去火”这一个点上,始终未能拓展出新的功能,也没能跳出凉茶这个单一品类。

现在,这种“窝里斗”的模式,又被复制到了海外市场。本来,海外市场对“中国凉茶”来说,是块相对空白的处女地,是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可现在,他们又为了商标争得不可开交,这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更可能让“中国凉茶”这个品类,错失在全球市场发展的绝佳机会。

想想看,人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全球市场上竞争了几十年,虽然也是老对手,但从来没有像王老吉和加多宝这样撕破脸皮,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能联手压制其他国家的饮料公司。这背后,固然有它们相似的股东构成、管理层之间的默契等原因,但更体现出一种“竞而不争”、“求同存异”的商业智慧。

王老吉和加多宝要想达到这种境界,那可真是任重道远啊!这不仅考验着两家企业管理层的智慧和格局,甚至是对整个行业法规环境、以及股东们长远眼光的巨大考验。

凉茶,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能够走向世界,本是一件值得骄傲,也能输出中华文化的好事。我们真心希望,王老吉和加多宝这对“欢喜冤家”,能够少一些内耗,多一些合作,把“中国凉茶”这个金字招牌,真正地推向全球,而不是继续在海外市场拼个你死我活,最终两败俱伤,那可真是亲者痛仇者快,得不偿失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美食   加多   凉茶   巨头   海外   王老吉   全球   商标   官司   品类   中国   市场   饮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