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报道,近日,宜宾五粮液仙林生态酒业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将于8月15日正式上市一款中式五粮精酿啤酒,命名“风火轮”,定价为19.5元/罐。而在此之前,已有餐饮、茶饮甚至渠道商等业外玩家涌入这一领域。受访人士指出,精酿啤酒的市场门槛不高但突围不易,多数品牌企业入局可能处于尝试阶段。
新兴啤酒纷纷诞生(AI制图)
白酒企业做啤酒行不行?证券时报说,在业内人士看来,凭借渠道网络资源、供应链资源、品牌势能和营销团队资源,白酒进入精酿啤酒赛道具备一定优势,但目标消费者与白酒消费者相距较远,可能带来的效果一般。
不只是白酒企业,好想你、三只松鼠等食品加工企业也在布局。比如好想你称,公司已在电商和专卖店渠道推出啤酒相关产品,主要是红枣口味,还有毛尖绿茶口味、茉莉花茶口味及樱花蜜桃口味,满足消费者多口味需求。
无论啤酒市场多么的光怪陆离,只要还有市场,就有机会,这也是外行企业纷纷入局的主要动因。那么机会是什么?那就是传统啤酒巨头尚未完全覆盖新兴领域,或者说传统企业服务新兴人群天然就是做不好的,这才会为跨界企业提供了差异化机会比如同样是低糖啤酒,你会觉得元气森林推出“夏日限定”更有健康活力,还是青岛啤酒的更加青春?
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是不拼一下怎么知道不行?至少,这是非啤酒企业的品牌延伸与用户价值挖掘。现有品牌希望通过啤酒拓展消费场景,还能增强用户粘性。比如餐饮企业推出定制啤酒,能提升用餐体验和客单价。饮料企业包括纯水企业,利用渠道优势补充酒类产品线。
更重要的是,有钱赚。有数据称,精酿啤酒毛利率可达50%-70%,远高于普通工业啤酒(30%-40%),由此吸引企业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何况,啤酒具有社交属性,跨界品牌可通过联名款、限量款吸引年轻消费者,类似于推出“啤梨冰糕+啤酒”套餐。
但是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客观风险。啤酒行业集中度高,新品牌需面对巨头价格战和渠道比如餐饮店的封锁。在供应链与品控上,新厂受到的挑战也要大很多。啤酒生产依赖麦芽、啤酒花等原料稳定性,跨界企业若缺乏酿造经验,易出现口感问题。一旦消费者对非专业啤酒品牌的品质存疑,“饮料厂做的啤酒”就可能被贴上“不专业”标签。
当前,酒精饮料广告受限,且部分创新产品还可能面临监管审查。部分跨界产品依赖营销噱头,复购率低,最后还是很容易被市场淘汰。跨界企业入局啤酒的核心逻辑是 “寻找增量市场+盘活现有资源”,但需警惕行业壁垒和长期竞争压力。只有精准定位并找到真正的细分市场,强渠道或IP赋能;加上有技术或原料创新才可能形成差异化优势。
图、文丨记者 戚耀琪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