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一包,年售50亿包?卡游快被小学生买上市了?

你相信光吗?别管你信不信,卡游的老板李奇斌肯定信。

他靠给小学生卖奥特曼卡,一年赚了100多亿,公司都要上市了!

两块一包,一包五张的小纸片子,它一年卖出去50亿包,包装连起来能绕地球三圈。不光销量高,它的产品利润率还特惊人,足足有70%!

在赚钱效率这块,卡游是拳打泡泡玛特,脚踢奥迪双钻。怪不得有人说,如今世界上最高效的印钞机不在美联储,而在卡游的工厂里。

这游戏卡赚钱,真就这么简单?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卖小纸片子的卡游,凭啥捞钱这么猛!

卡游卖卡,也翻过车

乍一看,卡游的财富密码好像很简单,找个知名度够高的IP,然后弄个盲盒抽卡的噱头,从各种氪金抽卡的手游到卡游如今的各类TCG卡牌,这套玩法似乎屡试不爽。

但实际上,卡游在这条赛道上是翻过车的,想靠卖卡发财,诶,还真的不容易。

咱们先来看看卡游翻车的经历,早在2013年,卡游就推出过以大IP为基础的卡牌游戏,叫《零次元》。

你看现在卡游蹭的IP,奥特曼、小马宝莉、名侦探柯南啥的,咖位是不是都挺大?欸,那会的《零次元》,主推的IP和现在相比毫不逊色!

有六个,分别是漫威、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七龙珠和圣斗士,各个是当年的顶流,像火影海贼这种作品,更是不少老二次元的入坑启蒙作。

为了给《零次元》造势,卡游甚至还推出了漫画《无限对决》。照理说,这款卡牌该和奥特曼卡一样,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爆火的。

但当时他们对《零次元》的运营实在太糟糕,卡游早期是卖儿童玩具起家的。

卖《零次元》卡时,他们依旧依赖传统的玩具分销网络,销售主力是各种玩具店,未能深入校园周边的零售终端,没建立成熟的校边店渠道体系,选购玩具的主动权,在带孩子来逛街的家长手里。

很多小孩生意,表面上是卖给小孩东西或者服务,但掏钱的是家长,所以让家长满意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喜不喜欢其实意义不大,那会的传统玩具市场就是这样。

所以,同样的价格,家长们当然会买一些他们能理解的玩具,而非印着动漫人物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子。

而且,《零次元》的卡牌背景故事和对战规则,对小学生来说过于复杂,初高中生又不太会去逛“小孩子才去的玩具店”,因此一直到2014年,这款卡牌的销量都非常惨淡。

等到卡游发现问题,准备调整销售方向时,以王者荣耀为首的一批手游,又开始爆火了起来,那会可没有如今这么严格的未成年人防沉迷啊!

卡游的卡牌再咋设计,娱乐性上也无法和互联网大厂的手游相比,《零次元》就成了干烧钱不回本的“赔钱货”,每年仅IP授权费开销就超过千万。

卡游入不敷出,根本撑不住,最终,这款卡牌在2016年时停更,逐渐淡出了市场。

那奥特曼卡为啥能获得成功呢?当然是因为它处处和《零次元》相反。

2017年,从新创华获得奥特曼的非独家授权后,卡游就马上开始张罗全新的分销网络。

把主阵地从精品店、玩具店、动漫店等地方,移到了校门口的小摊和挂着晨光招牌的文具店里,甚至给经销商预留了近40%的利润空间,激励线下渠道广泛铺货。

《国际金融报》报道,截至2021年,卡游已布局超25万家实体店铺。

其次,奥特曼卡的定价也来了个大跳水,《零次元》的定价是10-20一盒,奥特曼卡直接变成两元一包。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小学生自己掌握购买的主动权,两块钱,完全在小朋友们零花钱的购买力范围内。

然后,奥特曼卡的阵容划分也特别清晰,光和暗,好和坏,奥特曼和怪兽,一目了然。

你问小学生,宇智波鼬是正派还是反派?七武海和四皇谁更厉害?琴酒周围有没有二五仔?小朋友们不一定知道。

但你把赛文和雷德王放在一起,问他俩谁是“正义大朋友”?谁最后能取得胜利?

那估计除了凤源之外,其他小朋友就算没看过赛文奥特曼,不知道这个酷似米其林轮胎的怪兽叫雷德王,也一定会把“77777”打在公屏上。

最后,就是玩法了,相比需要50张卡才能完成卡组构筑的《零次元》,奥特曼卡甚至只买一包也能玩。

卡游最早的奥特曼卡对战规则有多简单呢?用一句话概括,双方比大小,攻击力大于防御力就赢,否则就平局。

虽然如今卡游的奥特曼卡有了更复杂更完善相对更好玩的新系统,但这种简单到简陋的玩法,卡游依旧还保存着。

什么,小朋友嫌这种玩法也麻烦?哎,好说,还有更简单的呢!

卡游的奥特曼卡,分成了23种稀有度,让玩家直接互相攀比谁的卡更稀有,一下就能激起小学生的攀比心。

为了获得更多的稀有卡,小学生就会反复体验“买卡包”-“开包”-“抽卡”这个过程。

甚至会自发的用各种方法和有稀有卡的人进行交换,一下让奥特曼卡成了小学生中的硬通货,从玩具一跃而成变成了社交货币。

另外,或许是当年被王者荣耀拷打的太狠了,所以卡游在奥特曼卡刚推出的时候,对家长进行宣传时,喊的最响亮的slogan就是“放下手机,健康游戏”、“用更健康的卡牌游戏来替代电子产品游戏”。

你要是让李奇斌说,为啥他的实体氪金抽卡比虚拟氪金抽卡更健康,估计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是,架不住当时的很多家长愿意相信,在他们看来,只要和手机游戏唱反调,就是好东西!所以卡游的这套组合拳还真就是老少通吃。

有了正确的运营,卡游的卡牌业务这才稳中向好,2021年,随着“最严防沉迷新规”的出台,小学生们基本失去了手机游戏这个娱乐渠道。

但娱乐是各个年龄层的刚需,小孩子们玩不了游戏,就开始转向各种短视频平台。

卡游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变化,直接通过“线上赛事+直播拆卡”的方法,构建了多维度的消费场景。

光线上通过某音某手直播拆卡的手段,就不知道刺激到了多少小朋友,让即时消费和用户粘性显著提升,卡游的业务也直接起飞。

2021年,卡游共售出12.71亿包集换式卡牌,全年总收入为22.98亿元,只能说,卡学长这招太狠了。

腾讯入局,卡游起飞

但真正让卡游起飞的,还是腾讯这个互联网巨头。虽然腾讯的游戏业务不会完全依赖低龄化玩家,但2021年的“最严防沉迷新规”也确实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腾讯急需寻找一家公司,与他们形成“游戏+卡牌”的年龄分层布局,弥补政策风险。

那以腾讯的眼光,找就要找国内卡牌游戏行业里做的最大的,那就是垄断了70%实体卡牌市场的卡游。

于是,在2021年,红杉中国和腾讯分别以1.05亿美元和3000万美元入股,卡游投后估值达到了近10亿美元。

在获得腾讯的融资后,卡游兜里有了钱,腰杆一下硬气了起来,买下了更多的大IP。

除了咱们之前说过的奥特曼和小马宝莉,还有什么叶罗丽、斗罗大陆、咒术回战、哈利波特等,里里外外有足足70个,可谓是财大气粗。

同时,卡游的卡牌还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二级市场,有卡牌,有交易,有估价,有专业的鉴定机构。

虽然我觉得所谓“花200万给孩子集卡”有炒作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卡游的种种卡片在爱好者圈子里,确实有了流动性,是“有价有市”的,这也是卡游强大生命力的有力保障。

不光如此,卡游还开始往其他领域进军,特别是文具业务,2022年,卡游的文具业务营收仅有2090万元,等到2024年,就飙升到了5.1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374%,非常恐怖。

卡游在文具上的策略,和卡牌一样,选小朋友喜欢的IP,定极致下沉的价格,再加上铺满学校周边的小摊,让小朋友自主选择,自己买得起,绕过家长这一关。

事实证明,卡游在文具领域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同时,卡游仗着自己手里的IP多,开始猛猛捣鼓人偶与周边,这些小玩意做工不复杂,成本也很低,譬如谷子圈里超级暴利的“吧唧”。

本身只是个马口铁的小徽章,成本很低,但只要带上“正版授权”的光环,这小玩意就能马上身价翻倍。

而卡游手里,最不缺的就是正版授权。2024年,卡游的人偶收入为3.22亿元,徽章、立牌等品类贡献10.23亿元,占玩具业务13.4%。

今年年初,哪吒2爆火,卡游又买了相关IP,哪吒2的卡牌全渠道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赚了个爽。

再结合它们“三年营收100亿”的战绩,看上去,卡游如今是蒸蒸日上,似乎距离上市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实际上,如今的卡游其实隐患不小。

生与死,轮回不止

卡游最大的问题,还在它们的盈利模式上,虽然卡游在文具和人偶、周边等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他们最主力的营收项目,依旧是带有强烈诱导消费性质的盲盒卡包,这种经营模式,绝对算不上健康。

2023年6月,有关部门出台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禁止向8岁以下儿童销售盲盒。政策重击下,卡游当年销售额就暴跌35.56%,暴露出其对盲盒模式的深度依赖。

一直到现在,卡游的各级经销商都不可能做到真正杜绝卖给8岁以下的孩子卡包,卡游没有任何手段限制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和这些经销商“正义切割”,宣布这是他们的个人行为。

但这真的行得通吗?没上称还好,要是上了称,卡游会不会挨个大的呢?

其次,卡游的原创能力很差,目前它手里有70个IP,但只有一个是自己原创的,而且市场接受度并不算高,玩法也比不上国内外的各种老牌TCG。

如今卡游在原创思路上,把目光聚焦到了四大名著和金庸的武侠作品,啧,这咋说呢?依旧算是依赖成熟的大IP啊?

在国外,有一款TCG卡牌,叫《万智牌》,这款卡牌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它有宏大的世界观和引人入胜的背景故事。

卡游现在的原创作品,是没有这份吸引力和深度的,很明显,原创并非是卡游的舒适区。

对现有IP,卡游的利用率也不高,截止到目前,卡游手上70个IP,商业价值较高的就五个,分别是奥特曼,小马宝莉,叶罗丽,火影忍者和斗罗大陆,这五个IP。

让卡游入账86.53亿元,占总营收的86.1%,其他IP浪费相当严重。而这五个IP,每年的授权费也在飙升,卡游能否一直拿稳它们,是个问题。

虽然小马宝莉和奥特曼都给卡游授权到了2029年,但这不代表市场会一直青睐这俩IP。

2023年开始,卡游手里的奥特曼IP销量就一年比一年低,这其中既有政策变动的影响,也有卡游自己的问题,譬如,超发稀有卡、新卡做工粗糙、品牌整体收藏价值下跌等。

现在尚有小马宝莉给卡游兜底,但倘若有一天,这俩IP都遇冷了,那卡游咋办?还要再掏钱去买新IP吗?手里这些过气IP又该如何处理?总不能就堆在这里吧?

最后,就是时间,留给卡游的时间其实并不充沛,它之所以这几年年年尝试融资上市,就是因为它在获得腾讯和红衫的融资时,签署了对赌协议。

如果2026年年底,卡游还不能成功上市,拿就要把当初投资给它的钱超级加倍吐回去,需支付1.35亿美元的本金及5200万美元的利息,可能会导致现金流断裂。

卡游前几年上市都失败了,大家觉得,它能赶上对赌协议的最后期限吗?

其实啊,不管是哪种 TCG卡牌,它印的,是玩家和消费者的认可与共识。

现在从年轻人到孩子,从收藏市场到普通玩家,对卡游还是有一定认可度的,但未来会咋样,资本市场又会如何看待它,我就不好说了,咱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游戏   小学生   腾讯   文具   玩法   稀有   手里   家长   玩具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