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羊这出戏比春晚还热闹!罚款7000万、粉丝跑了2000万、小杨哥躲起来装死,转头就偷偷搞了个“小杨臻选”APP想洗白。现在小杨嫂亲自下场站台,网上又爆“小三沫沫”签了保密协议——好家伙,这是把直播间的狗血剧本搬到现实里了?但咱普通老百姓可不是傻子:你罚款交了、老婆出来了、APP上线了,可那牛肉卷的馊味、月饼的霉味,我们还没忘呢!今天就扒开这层画皮,看看三只羊到底是真想“重生”,还是换个姿势继续割韭菜!
一、从“直播一哥”到“罚款专业户”:信任这东西,碎了就拼不回去了
去年三只羊被罚近7000万那事儿,现在提起来还觉得魔幻。卖月饼说“手工现做”,结果是工厂流水线;卖牛肉卷吹“百分百原切”,检测发现淀粉比肉多。当时直播间里小杨哥兄弟俩唾沫横飞,“家人们放心拍”“假一赔十”喊得比口号还响,转头就把消费者当冤大头耍。罚款通知书下来那天,网友直接炸锅:“合着我们花的钱,一半买了产品,一半买了你们的演技?”
更讽刺的是,他们一开始还嘴硬,说什么“行业普遍现象”“平台监管不严”,愣是把锅甩了个干净。直到粉丝一天掉上百万,股价跌得爹妈都不认识了,才灰溜溜出来道歉,说要“深刻反思”“全面整改”。可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信任这东西就像玻璃,碎了之后你哪怕用502粘起来,裂缝也永远都在。
现在他们搞出个APP,说要“砍掉八成合作品牌”“第三方质检全程监督”,还列了89项整改措施,搞得跟真事儿似的。但你猜网友怎么说?“89项措施?不如先把去年卖的假牛肉卷给我们退了!”“第三方质检?别是自己家开的质检公司吧?”——不是大家刻薄,实在是被坑怕了。想想看,你在直播间抢的“福利”,到手发现是垃圾;你信誓旦旦推荐的“好物”,转头就被市场监管局打脸。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掏腰包?
就像村口老王卖假种子坑了全村,现在换个马甲开网店卖化肥,你会买吗?恐怕只会呸一口:“滚蛋吧你!”三只羊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不是APP做得好不好,而是消费者已经把他们拉进“黑名单”了。
二、小杨嫂站台、小三传闻:家事比产品还热闹,这是要转行拍狗血剧?
最近小杨嫂露面的新闻,比三只羊APP上线还火。照片里她化着精致的妆,穿着名牌衣服,对着镜头微笑,配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想靠“贤妻良母”人设帮公司挽回形象。可网友不买账啊:“嫂子,你老公罚款7000万的时候,你咋不出来说句话?现在出来卖惨,晚了!”
更离谱的是“小三沫沫”的瓜。网上传得有鼻子有眼,说这个沫沫是三只羊的签约主播,跟小杨哥有一腿,现在公司花了大价钱签保密协议把她藏起来了。虽然三只羊紧急辟谣,但网友们跟打了鸡血似的:“没这事儿?那为啥罚款后沫沫直接消失了?”“保密协议?怕不是封口费吧!”——你看,好好一个电商公司,现在搞得比娱乐圈还乌烟瘴气,大家讨论的不是你的产品好不好,而是你家的八卦够不够劲爆。
这其实暴露了三只羊最大的问题: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搞明白,直播带货的核心是“货”,不是“人”。小杨哥靠耍宝、搞笑、低俗段子火起来,本质上是把直播间变成了“马戏团”,产品只是顺便卖的。现在马戏团团长出事儿了,观众自然就散了。你以为换个“家属站台”就能把人请回来?太天真了!大家当初买你的东西,要么是图个热闹,要么是信了你的“人设”,现在人设崩了、热闹变成了狗血,谁还陪你玩?
就像你去看电影,本来冲着喜剧片买票,结果放的是家庭伦理狗血剧,你不骂娘才怪!三只羊现在就该想想:到底是要当“演员”,还是要当“商人”?如果连这点都拎不清,APP做得再花里胡哨也没用。
三、从抖音到APP:换个坑就想割韭菜?风口早就变了!
三只羊搞自营APP,对外说是“摆脱平台依赖”“专注品质”,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被抖音罚怕了、限流了,没办法才另起炉灶。可他们怕是忘了:现在的电商早就不是“换个地方就能割”的时代了。
想当年直播带货刚火的时候,确实是“流量为王”。只要你嗓门大、会炒作、敢喊价,就能把垃圾卖成黄金。三只羊就是靠这个发家的:兄弟俩在镜头前互扇嘴巴、往头上浇墨水,搞得越低俗流量越高,然后趁机卖高价低质的东西。那时候大家图新鲜,也没那么多防备心,所以他们能迅速崛起。
但现在呢?消费者被割了这么多年韭菜,早就学精了。你说“全网最低价”?我去拼多多比比;你说“独家定制”?我看看成分表是不是跟9.9包邮的一样;你说“明星推荐”?明星自己用不用还两说呢!直播电商的风口早就过了,现在拼的是啥?是供应链、是品控、是售后,是实打实的“内功”。
三只羊倒好,放着抖音这个流量池不用,非要自己搞个APP。你以为APP是想搞就能搞的?淘宝、京东、拼多多搞了多少年才有今天的体量?你一个靠直播火起来的公司,既没有成熟的供应链,也没有稳定的用户群体,更没有电商运营经验,凭什么跟人家斗?
我敢打赌,现在下载“小杨臻选”APP的,要么是看热闹的,要么是等着看他们笑话的,真正想买东西的没几个。不信你去看看APP商店的评论:“刚下载就卸载了,怕手机中毒”“里面的东西比抖音还贵,当我们傻子呢?”——这就是现实:你想摆脱平台,结果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四、89项整改措施VS复播四天凉凉:口号喊得响,不如拿出真本事
三只羊说自己搞了89项整改措施,听起来挺唬人。但老百姓关心的不是你列了多少条,而是你到底改了多少。去年9月停播后,他们试水视频号复播,9万人围观,结果弹幕全是“小杨哥呢?”“牛肉卷退款!”“不敢买,怕又被骗”。播了四天,销售额连以前的零头都不到,直接凉透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不是不买直播带货的账,是不买你的账。你罚款交了,措施列了,可消费者没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比如那个“第三方质检”,到底是哪家机构?有没有公信力?检测报告能不能公开?这些都没说清楚,谁信你?
再说说他们APP里的产品。号称“小杨臻选”,结果点进去一看,跟普通电商平台没啥区别,价格还更贵。有网友晒图:同样一款洗衣液,抖音卖59,APP卖79,还说“自营更放心”。放心?放心你个大头鬼!这不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宰吗?
其实三只羊要是真想“重生”,根本不用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第一步,把去年骗大家的钱退了,假一赔十落实到位;第二步,把所有产品的检测报告、供应链信息公开,接受全网监督;第三步,小杨哥别躲在后面,出来跟消费者真诚道歉,别整那些“我错了但我下次还敢”的套路。
可他们偏不。宁愿花大价钱搞APP、请水军、买热搜,也不愿意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这就好比一个小偷被抓了,不反思自己偷东西不对,反而怪警察太严格,然后换个小区继续偷——你说这种人能有好下场吗?
五、结语:别整那些虚的,先把“人”做明白再说
三只羊现在的处境,说白了就是“自作自受”。靠低俗炒作火起来,靠虚假宣传赚快钱,现在出事儿了想靠APP洗白,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直播电商发展到今天,早就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消费者要的不是你的“人设”多完美,不是你的直播间多热闹,而是你的产品好不好、价格实不实在、售后靠不靠谱。三只羊要是真想活下去,就得把以前那套“流量思维”扔了,踏踏实实做产品、做服务。
至于那个“小杨臻选”APP,我劝他们别抱太大希望。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耍的那些小聪明,大家都看在眼里。罚款7000万不是结束,要是还不醒悟,下次可能就不是罚款这么简单了。
最后送三只羊一句话:想让大家掏腰包,先把“人”做明白。人品好了,产品自然有人买;人品烂了,就算把APP做上天,也没人会信你。不信?走着瞧!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