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面临危机难以自救,曾经的高端零食,为何老百姓不买账了?

那个红色的罐子,几乎是几代人童年绕不开的记忆,它曾把一个濒临破产的食品厂,推上过市值神坛,也让它的创始人蔡衍明一度坐上台湾首富的宝座。

可如今,这个企业显得无比凄凉,超过1000亿港元的市值人间蒸发。

那个曾经全民喜爱的红色罐子为何这般境地?它还能重回巅峰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货架上的活化石

故事得从1976年说起,那年22岁的蔡衍明接手了家里快倒闭的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他最初的尝试,比如“浪味鱿鱼丝”,并不成功,真正的转机,来自日本,他专程跑到日本,向米果大师甄继座请教技术,并与日本岩冢公司达成合作。

1983年,“旺旺仙贝”横空出世,品牌名寓意“兴旺发达”,那个圆脸红扑扑的“旺仔”形象,也开始深入人心,1992年,旺旺作为首批台企之一,正式抢滩中国大陆市场,真正让它封神的,是1996年推出的复原乳饮品——旺仔牛奶。

它的成功秘诀简单粗暴:广告轰炸加渠道深耕,央视的黄金时段,被“你旺我旺大家旺”和那个叫“李子明”的男孩轮番轰炸,“再看就把你喝掉”这句广告词,成了当年的流行语。

广告打响知名度后,紧接着就是“地毯式覆盖”的线下渠道,旺旺的策略是“送旺下乡”,经销商数量在2007年就突破了1.5万名,产品几乎覆盖了中国大陆98%以上的县级市场。

在那个“货架为王”的年代,旺旺仙贝和雪饼这类米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70%,而旺仔牛奶这个超级大单品,年销售额曾轻松突破百亿大关,它就是超市货架上的“硬通货”,是经销商们抢着要的香饽饽,然而,2013年成了旺旺发展的“分水岭”,增长速度突然熄火。

他们首先错失的是“电商时代”,当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些互联网原住民,绕开层层经销商和沉重的货架,直接在网上和消费者对话时,旺旺的反应慢了不止半拍,它的思维还停留在和商超、经销商“掰手腕”的旧模式里。

直到2023财年,线上营收占比暴跌,这错过的黄金十年,让它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了追赶者,如果说错过电商是战略上的迟钝,那么在“折扣时代”的尴尬更是节节溃败。

近年来,像好想来、赵一鸣这样的量贩零食店异军突起,迅速抢占了约40%的线下零食份额,成为新的流量入口,这些店的核心逻辑就一个字:便宜,这下旺旺彻底傻眼了,一罐6元左右的旺仔牛奶,在这些主打性价比的店铺里,显得格格不入。

它旁边摆着的,可能是3元一盒的纯牛奶,或是各种价格更低的“白牌”产品,价格没优势,品牌溢价在新渠道里又不起作用,最终,那个曾经的货架霸主,在新零售的货架上,沦为了无人问津的“陪衬”。

童年的糖,成年的伤

如果说渠道的变迁是外伤,那么产品本身的问题,则是重大内伤,那个曾是它成功的核心,现在却成了与主流消费趋势背道而驰的“原罪”。

旺仔牛奶的配方,堪称精准,以复原乳为基底,再加入大量的糖,这种香甜的口感,对味蕾尚未完全发育的儿童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健康概念模糊的年代,它就是家长奖励孩子的“高级饮品”。

但时代变了,当年的孩子们长大了,新一代的家长们崛起了,他们开始研究配料表,开始在意“健康”,于是,旺仔牛奶配方里的“高糖”、“复原乳”等字眼,被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它曾经的优点,一夜之间变成了缺点。

它精准打击的目标客群,开始主动抛弃它,把这罐红色的牛奶,放到今天琳琅满目的饮品市场里,它的处境十分尴尬,它打不过“健康”,当元气森林举着“0糖0脂0卡”的大旗横扫市场时,旺仔牛奶的高糖配方,几乎是被降维打击。

年轻消费者宁愿选择更健康的替代品,它也打不过“性价比”,它的价格,比3元左右的纯牛奶要贵,比起均价5元的蜜雪冰城这类新式茶饮,它又少了点“情绪价值”和“新奇感”。

一来二去,旺旺陷入了一个致命的困境:变成一个既不那么健康,又不那么便宜的过时饮品,当然,旺旺并非坐以待毙,它也曾尝试过自救,推出过0糖版的旺仔牛奶,甚至和明星厨师联名推出高端零食。

可惜,这些努力都像是蜻蜓点水,旺旺庞大而传统的供应链,反应速度太慢,新品推出的节奏完全跟不上市场的变化,这些所谓的创新,大多是小修小补的“改良”,而非能引发市场震动的“颠覆”。

情怀这张牌,快打烂了

当渠道和产品都亮起红灯时,旺旺手里剩下的最后一张牌,似乎就是“情怀”了,“旺仔”这个IP,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它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但问题在于,品牌过度依赖这份怀旧价值,导致在创新上故步自封,越来越难以和当下的社会建立新的情感连接。

而同样是老品牌的卫龙,却通过包装“潮牌化”、营销趣味化的年轻化运作,成功把自己从“垃圾食品”的印象里摘出来,让年轻人再次爱上,反观旺旺,它的品牌故事似乎还停留在那个年代。

面对困局,旺旺祭出了最新的大招:将公司名称从“旺旺”改为“中国旺旺”,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一次试图将“品牌情怀”升级为“爱国情怀”的营销赌注,意图很明显,可惜大家早已看破,也不为所动。

当下的年轻人追求的是颜值、是新奇、是能发朋友圈的“情绪价值”,而那个红扑扑的男孩形象,除了唤起一丝怀旧,似乎再也提供不了更多,那个红色的罐子,终将把自己给困住了!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美食   旺旺   不买账   零食   老百姓   危机   牛奶   货架   品牌   饮品   渠道   市场   日本   罐子   情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