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大事,可能比当年“下海经商”的动静还大!
国家刚批了一个文件,名字挺绕口,叫《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简单说就是要把咱们国家的“家底”好好重新摆一摆,让钱、地、人、技术这些“家当”能更顺畅地流动起来。
这事可不小,跟咱们每家每户的生活,尤其是儿女们的前程、咱们自己的养老看病,那可太有关系了!
先唠唠这“要素”,咱们平时买菜买衣服,想买啥买啥,价钱合适就行,这叫“商品市场化”。
但“要素”不是商品,它是生产商品需要的东西,主要是五大样:土地、钱(资本)、人(劳动力)、技术、还有现在最时兴的数据。
而“要素不市场化”更简单,咱们这辈人,特别是家里有孩子在外打工的,体会最深了,举个例子:
你儿子闺女在深圳上海拼了十几年, 但孙子孙女能在那边参加中考高考吗?难!想申请个便宜的公租房、保障房,有份吗?基本没戏。
咱们自己老了, 从老家去北京上海帮孩子带孙子,生个病看个医生,老家的医保能顺顺当当地报销吗?各种手续折腾得你头晕。
你要是老家村里有块地, 能像卖白菜一样随便卖给有需要的企业家来建厂吗?规矩多得很。
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根源就是“要素”被各种条条框框锁住了,不能像买东西一样自由流动。
这就好比咱们炒菜,锅、油、盐、菜都备齐了,但规定你必须用老家的盐,不能用别地方的,这不就太死板了吗?
而这些条条框框说白了,是地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每个省市都想把自己家的经济搞上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好的资源都留在自己家里。
怎么留人? 就用户口、教育、医保这些福利把你“拴住”,你生在河南,就是河南的劳动力,你去了广东,广东得了实惠,但你的社保、医保可能还是个麻烦事,这就增加了你流动的成本。
怎么留钱留企业? 就把好地皮、好政策先紧着本地企业,外地来的好企业想拿地,门槛就高得很!
短期看,一个地方是赚了,但长期看,全国这盘“大棋”就下不活了,结果就是,好的资源越来越往东部沿海挤,咱们中西部、东北的老家发展就慢了,这就导致了区域发展不平衡。
而且,各地都关起门来搞建设,容易一窝蜂上马同一个项目,比如前些年的光伏,最后产品卖不出去,厂子倒闭,工人下岗,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次的新政策,就是由国家出面,当个“大管家”,把各家各户的“篱笆墙”拆掉,让大家能在一个更大的院子里互通有无,具体怎么干呢?
首先是对人“松绑”:推行“经常居住地登记”。这基本就是取消户口限制了,以后你儿子闺女在哪个城市长期工作居住,就在哪里登记,享受和本地人一样的上学、高考、就医、社保待遇,这下,“异地高考”、“跨省医保难”这些老大难问题,真有可能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其次是给地“松绑”:农村土地也能入市了。别觉得现在房地产不景气地就不值钱了,很多地方的建设用地指标其实很紧张,新政策允许在保住耕地的前提下,让农村的土地也进入市场流动。
这意味着,咱老家村里的地可能更值钱了,能换来真金白银,增加一份财产性收入,而且好项目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也就多了。
最后是让钱和技术畅通无阻。打破地方保护,让资本和技术能自由地去到最需要它们、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你在合肥有个好技术,成都的资本愿意投,这事就能成,不用再被各种看不见的门槛卡住。
这么一改,机会可就大了去了!
对年轻人来说:选择更多,活得更自在, 他们可以真正凭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城市,不用再为了一个户口死磕一线城市。
在长沙、西安、郑州这些发展势头很好的新一线城市,同样能找到好工作,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这就叫“族旺留家乡”,以后优秀的孩子留在老家发展,未必比去北上广深差。
对咱们中西部地区来说:能接住“泼天的富贵”了。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饱和了,它的资金、产业、人才自然要向外溢,以前因为制度障碍流不出来,现在路通了,就会像水一样流到中西部来,咱们的老家,机会就来了。
对咱们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晚年生活更安心。 以后无论去哪个城市帮儿女带孩子,看病、医保都方便了,不再为报销的事发愁,而且地区发展平衡了,老家的医疗、养老条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晚年,岂不是美事一桩?
这项改革现在先在十大地区试点,给两年时间摸索经验,之后就会在全国铺开。
可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变化,它要解决的,正是咱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头疼的那些事。
它带来的,是一个更公平、机会更均等的未来,一个好社会,就应该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一天,真的越来越近了。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