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庭文件摊开的瞬间,娃哈哈帝国深藏三十多年的家族秘密终于曝光,而第一个跳出来捅刀的,竟是自家人。
“宗馥莉胸怀不够大,不够厚道。”
当亲侄女被三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起诉不到48小时,宗泽后——这位宗庆后的亲弟弟、宗馥莉的亲叔叔,对着媒体镜头劈头盖脸地批评起来。
他指责宗馥莉既然继承了父亲的一切,“就没必要赶尽杀绝”,还强调“即使父亲没有遗产给他们,她也有义务负责起来”。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叔叔甚至直言宗馥莉“从小就很自私,六亲不认”。
这番言论迅速引爆网络,而网友深扒宗泽后的过往后,发现这位“正义凛然”的叔叔,自己竟是个多次碰瓷娃哈哈品牌被罚款的“老赖”。
2025年7月,香港高等法院受理了一宗引人瞩目的争产案。
三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将长姐宗馥莉告上法庭,要求分割高达340亿的遗产。
这三名原告均为美国籍,声称是宗庆后与前娃哈哈高管杜建英所生。
他们向香港法院请求冻结宗馥莉名下汇丰银行账户内18亿美元资产,并追讨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
同时,他们还在杭州中院提起股权继承诉讼,要求分割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按当前市值估算价值超过200亿人民币。
一夜之间,那个以“布鞋首富”、“家文化”著称的宗庆后形象崩塌了。
公众这才惊觉,这位低调的企业家背后竟藏着如此复杂的家庭关系。
就在宗馥莉面临内外夹击之时,她的亲叔叔宗泽后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公开向媒体捅刀。
在专访中,宗泽后直言不讳地批评侄女:“胸怀不够大,不够厚道。”他认为宗馥莉既然继承了父亲的一切,就不该对弟妹们“赶尽杀绝”。
更令人心寒的是,宗泽后甚至翻起了旧账:“她从小就很自私,六亲不认。”
他还以一种看似超脱的姿态质问:“也不知她怎么想的,要那么多钱干嘛?天堂又不能使用。”
网友迅速扒出,这已不是宗泽后第一次背刺侄女。
2024年宗馥莉因公司内部矛盾递交辞职信时,宗泽后就在朋友圈公开称“是件好事”。
随着舆论发酵,宗泽后自己的“黑历史”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
原来这位指责侄女“不厚道”的叔叔,自己就是个多次碰瓷娃哈哈品牌的“山寨专家”。
2022年,宗泽后推出“娃茅”白酒品牌,因推广中仿冒娃哈哈误导消费者被罚款30万元。
娃哈哈集团当时就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与“娃茅”不存在任何关系。
2023年至2024年期间,宗泽后实际控制的公司又因违规使用“娃哈哈 宗盛商业”图形标识被罚80万元
随后他变本加厉,推出“宗师傅AD钙奶”,从品牌名称到外包装全方位模仿娃哈哈。
更“高明”的是,宗泽后通过股权架构设计多层防护,让这些仿冒产品与自己没有直接股权关联。通过层层嵌套的方式控制经营公司,以此规避风险。
在批评宗馥莉的言论中,宗泽后一句话暴露了真实目的:“如果娃哈哈国有股将她(宗馥莉)的股份收购,我倒愿意出场为娃哈哈振兴出一份力。”
目前杭州国资凭借46%的持股比例,仍是娃哈哈集团的最大股东。宗泽后显然在向国资递橄榄枝,试图借机重返娃哈哈权力中心。
网友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慷他人之慨,还帮着私生子,斗自己的亲侄女,这样的行为才是真的六亲不认,一心向钱。”
宗泽后还借机批评娃哈哈现状:“娃哈哈现在有三大难题。一是产品老化,二是渠道老化,三是人员老化。
这些问题宗馥莉可能也看到了,但她没有很好的对策。”
全然无视宗馥莉2024年带领娃哈哈业绩突破700亿的事实——这一成绩上一次达成还是在2013年。
面对三个突然冒出来的“弟妹”和背刺的叔叔,宗馥莉并没有坐以待毙。在遗产纠纷爆发前,她早已开始清理门户。
2025年初,娃哈哈突然关停了18家分厂的生产线。其中包括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大理娃哈哈饮料、重庆娃哈哈广盛饮料等多家公司。
这些被关停的企业有个共同点:宗继昌在大理娃哈哈饮料、双城娃哈哈乳品、南京娃哈哈饮料等公司任董事;宗婕莉则在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任董事。
宗馥莉的关厂行动,切断了杜建英及其子女在娃哈哈体系内的权力触角。娃哈哈官方对此解释是“为增强终端市场的响应能力,需要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
这场争产大战的核心是两大法律问题:血缘关系确认和遗嘱效力认定。
三名原告已向法院提交宗继昌1989年的出生证明(父亲栏标注宗庆后),并申请调取宗庆后2023年在浙一医院的血液样本进行DNA比对。
若鉴定成立,根据《民法典》第1071条,非婚生子女将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
宗馥莉则手握父亲2020年的遗嘱,写明“所有境外资产由宗馥莉一人继承”。
但这份遗嘱因见证人均为娃哈哈高管、无家族成员签字,被指程序存在瑕疵。
香港法院已将案件延至9月18日审理,等待杭州DNA鉴定结果;而杭州法院则需厘清股权是否已被家族信托隔离。
就在宗家内斗白热化之际,娃哈哈的商业版图已开始动摇。全国工商联饮料业商会调研显示,诉讼曝光后已有3家省级代理商因担忧股权变动暂停进货,部分区域销售额下滑15%。
农夫山泉等竞争对手趁机扩大市场份额,新兴饮品品牌也在加速渗透。娃哈哈内部同样动荡不安——供应链账期缩短30%,研发部门离职率高达往年的3倍。
更棘手的是,宗馥莉推动的“去娃哈哈化”改革(更名子公司、转移商标)及渠道调整(经销商转签宏胜营销公司)遭遇强大阻力。
杭州国资作为最大股东,正阻止宗馥莉将娃哈哈商标划归其全权控制的“宏胜”名下。
法律界普遍认为,这场争产大战和解的可能性极低。
争议资产规模巨大(340亿)、证据对抗激烈,还涉及跨境司法协作。
宗庆后生前虽通过遗嘱试图隔离境外资产,但未对境内股权进行信托安排,导致非婚生子女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
这种制度设计的缺失,成为中国家族企业财富传承困境的典型样本。
案件走向可能改写娃哈哈的未来。
若杭州法院判决原告胜诉,娃哈哈股权结构将从“国资(46%)—职工持股平台—宗馥莉”变为“国资—职工—多子女”格局,控制权争夺恐引发长期动荡。
香港高等法院门外,记者们架起长枪短炮等待主角现身。
9月18日信托案开庭前,杭州实验室的DNA鉴定结果将决定诉讼走向。
网友几乎一边倒支持宗馥莉:“换谁腹背受敌,都得狠。”而宗泽后碰瓷娃哈哈的斑斑劣迹,让他的道德指责显得格外苍白。
娃哈哈业绩重回700亿高峰的数字背后,宗馥莉的管理能力已经得到市场验证。
这场豪门恩怨的终局,将为中国家族企业的财富传承敲响警钟:唯有阳光下的制度设计,能让财富跨越代际时不灭其价值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